斯特拉斯堡(8)斯特拉斯堡属于法国领土。但是在历史上,德国和法国曾多次交替拥有对斯特拉斯堡的主权,因而该市在语言和文化上兼有法国和德国的特点,是这两种不同文化的交汇之地。谷登堡、加尔文、歌德、莫扎特、巴斯德等德法两国名人都曾在斯特拉斯堡居留。
斯特拉斯堡街头斯特拉斯堡历史悠久。罗马帝国曾在斯特拉斯堡所在的地方建立了一个军事哨所,名为阿让托拉通,属于上日尔曼行省。这个地名在前12年首次被提及。自从4世纪起,该市就成为斯特拉斯堡总主教的驻地。357年,阿拉曼人在斯特拉斯堡战役中与罗马作战,被后来的罗马皇帝尤利安击败,他们的国王也被俘。366年1月2日,大批阿拉曼人穿过封冻的莱茵河,入侵罗马帝国。5世纪初,阿拉曼人已经穿过莱茵河,征服并定居在今天阿尔萨斯和瑞士大部分地区。 在5世纪,该市接连被阿拉曼人、匈奴人和法兰克人占领。842年,包括三种文本(拉丁文、德文和一种古法文)的斯特拉斯堡誓言在此签署。923年,洛林公爵将斯特拉斯堡交给德国国王亨利一世,神圣罗马帝国控制了这个重要的商业中心。在斯特拉斯堡的早期历史中,总主教与市民之间发生过长期的冲突。1262年,市民一方获得胜利,国王士瓦本的腓力普恩准斯特拉斯堡获得帝国自由城市的地位。1332年革命后,同业公会广泛参与城市管理,斯特拉斯堡宣布成立共和国。1348年的黑死病后,1349年2月14日,发生了可怕的大屠杀,近三千名犹太人被公开烧死,其余人被驱逐出该市。在必须离开城市的时刻,传令官吹响了法国号。直到18世纪末,还不准许犹太人在晚上10点以后留在市内。 斯特拉斯堡主教座堂始建于12世纪,到1439年才基本完成(南塔楼尚未完工),是当时世界最高的建筑,超过了吉萨大金字塔。1520年代宗教改革期间,该市接受了马丁·路德的教导,他的追随者在下一个世纪创建了斯特拉斯堡大学,新教清除偶像的主张导致许多天主教堂和修道院被毁。斯特拉斯堡是人文主义学术中心和神圣罗马帝国早期的印刷中心,它在知识与政治方面,对新教在德国西南部确立其地位产生了重大影响。1530年,在帝国奥格斯堡会议上, 斯特拉斯堡和另外4个自由城市一起呈递了一份表明他们新教信仰的信条,不过与他们呈交给查理五世的奥格斯堡信纲略有不同。16世纪初,神圣罗马帝国宪法改革以后,成立了帝国循环(Reichskreis),斯特拉斯堡成为帝国西南部的上莱茵循环的一部分,主要负责供养军队监督造币、确保公共安全。
斯特拉斯堡自由市在三十年战争期间保持中立。1681年9月,斯特拉斯堡被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夺取,这次吞并得到了1697年里斯维克和约的承认。1685年,法国公布枫丹白露法令,宣布废除1598年的南特敕令,官方的宗教不宽容政策导致许多新教徒被逐出斯特拉斯堡和阿尔萨斯。斯特拉斯堡主教座堂也从路德会手中交给罗马天主教。德语的路德会大学一直坚持到法国革命,其中著名的学生有歌德和赫尔德。
1900年 斯特拉斯堡kleber 广场法国革命期间,在1792年4月25日,德利斯勒(Claude-Joseph Rouget de L'Isle)在斯特拉斯堡市长德特里希家中进晚餐时,谱写了莱茵守军战曲(Chant de guerre de l'Armée du Rhin),即后来的法国国歌《马赛曲》(La Marseillaise)。不过,法国革命也废除了斯特拉斯堡的自由市地位。激进的雅各宾俱乐部用铁腕手段统治该市,直到罗伯斯庇尔倒台后才被推翻。这段时期内许多教堂和修道院不是被摧毁就是被严重损坏。主教座堂损失了数百雕像(19世纪时又加以复制),并且提议要拆除教堂尖顶,因为它损害了平等原则。教堂尖顶保住了,不过市民们给它戴了一顶弗里吉亚无边便帽(现在早已丢失)。随着工商业的增长,该市人口在19世纪增长了三倍,达到15万人。在普法战争和斯特拉斯堡包围战期间,该市受到普鲁士军队的猛烈炮击。1870年8月24日,美术博物馆和市立图书馆被大火烧毁,市立图书馆位于哥特式的前多明我会教堂内,独家收藏中世纪手稿(包括著名的快乐花园,Hortus deliciarum)、罕见的文艺复兴时代书籍和古罗马文物。1871年战争结束后,根据《法兰克福条约》的规定,该市并入新成立的德意志帝国,成为阿尔萨斯-洛林的一部分。德国统治时期,斯特拉斯堡得到了重建,并新建了一个豪华的新城(Neue Stadt),包括一个新的博物馆和新的图书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被击败,根据《凡尔赛条约》,斯特拉斯堡被重新划入法国。
斯特拉斯堡由于曾归属德国47年,斯特拉斯堡有浓重的德语口音。纳粹党据此极力促使德国夺回这座城市。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0年法国沦陷以后,该市再次被并入德国。新统治者采取的第一项行动就是将大犹太会堂烧毁并夷为平地,该犹太会堂完成于1890年代末,曾是欧洲最大的犹太会堂之一,也是该市的标志建筑。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斯特拉斯堡未受到严重破坏,但在1944年受到了英美轰炸,大片地区被摧毁。1945年,法国军队再次开进斯特拉斯堡,这座城市又重新成为法国领土。今天,一条主要街道以解放日命名。1920年,一个早期的跨国机构,莱茵河航运中央执委会从曼海姆迁到斯特拉斯堡。1949年,该市被选为欧洲理事会的所在地,1979年,斯特拉斯堡又成为 欧洲议会的所在地,尽管每个月只在斯特拉斯堡举行四天会议,其他事务则在布鲁塞尔处理。议会大厦建于1998年,是世界上最大的议会建筑。此前会议在欧洲宫举行,其不凡的内部结构 已经为欧洲的电视观众所熟悉。1992年,德法合作的Arte影视机构在斯特拉斯堡成立。
2000年,极端穆斯林恐怖分子曾密谋在斯特拉斯堡主教座堂进行爆炸,被德国警察阻止。2001年7月6日,在一次露天音乐会上,突然有一棵大树倒地,造成13人身亡,近百人受伤。
2016年1月1日起,阿尔萨斯、香槟-阿登和洛林三个大区合并成为"大东部大区"。斯特拉斯堡成为新的大区首府。
使用德语名的有轨电车车站斯特拉斯堡在古代叫做阿根图拉特(凯尔特语:Argentorate,拉丁文:Argentoratum)。这个名字来自于最早居住在此的凯尔特人的语言,然而自罗马人占领了这一地区后也一直使用,其意思是伊尔河边的山丘,延伸有“河边之城”之意。5世纪末时日耳曼人重建此城,并取名为Strateburgum(由Strate与Burgum拼接而成),意为“道路上的城市”,因为在日耳曼时期,斯特拉斯堡位于东西横跨莱茵河的交通要道边上。现今斯特拉斯堡的名称Strasbourg是日尔曼语言的法语化。德语中的斯特拉斯堡写作Straßburg,而“Straße”是街道的意思,“Burg”是城堡的意思。
斯特拉斯堡地区在法国的位置
在法国,法定的行政区划仅有“省”(Département)和“市镇”(Commune)两个基本等级。在此基础之上,省与省之间可以自由组成“大区”(Région),而市镇之间既可以组成相对稳定的“地区”(Arrondissement)[2]和“县”(Canton),;同时又可以跨区县甚至跨省进行新的组合,形成“社区”(intercommunauté)、“都市区”(Unité Urbaine)、“城市圈”(Aire Urbaine)和“就业集中区”(Zone d'Emploi)。不过,除了省和市镇之外,其它的行政级别在法国宪法当中没有明确的规定和说明,但这些行政区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行使一定的管理权、立法权和行政权。
斯特拉斯堡是法国大东部大区首府和下莱茵省(67省)省会。该省共有5个地级行政单位(一个省会,四个副省会)。斯特拉斯堡和与其相邻的27个市镇共同组建了斯特拉斯堡欧盟大都会(Strasbourg Eurométropole),相当于“城市社区”,旨在协调这一地区之间的发展。该社区总面积为315.93k㎡。2015年1月1日,经法国民政部批准,原有的斯特拉斯堡城市地区(Arrondissement de Strasbourg-Ville)和斯特拉斯堡农村地区(Arrondissement de Strasbourg-Campagne)正式合并,成立了新的斯特拉斯堡地区(Arrondissement de Strasbourg),地区行署驻斯特拉斯堡。
根据2015年的法国最新行政区划方案,新的斯特拉斯堡地区共包括10个完整的县(Canton),以及另外1个县的其中部分市镇,共计33个市镇(Commune),总面积337.61k㎡。值得注意的是,在法国,“地区”和“县”的划分主要是为了投票或选举,并没有太多实际的作用,而日常的市政建设和管理则主要由“大区”、“省”或者“市镇”协调负责。
以下为斯特拉斯堡地区的县级行政区划。中文名称均为非官方正式翻译,仅供参考。
以下区县当中的部分市镇属于斯特拉斯堡地区
斯特拉斯堡地图斯特拉斯堡(北纬48.58度,东经7.75度),位于法国东北部,阿尔萨斯大区的北部和下莱茵省的东部,东侧隔莱茵河与德国相望[3]。
以斯特拉斯堡的正东方向,顺时针与其接壤的地级行政单位(法国:Arrondissement;德国:District)依次为:
卡尔斯鲁厄行政区(Karlsruhe),德国巴登-符腾堡州
弗莱堡行政区(Freiburg),德国巴登-符腾堡州
塞莱斯塔-埃尔斯坦地区(Sélestat-Erstein),67省
莫勒海姆地区(Molsheim),67省
萨维尔讷地区(Saverne),67省
阿格诺-威森堡地区(Haguenau-Wissembourg),67省
斯特拉斯堡位于莱茵河(Le Rhin)左岸,市区地势平坦,海拔在132—151米之间。斯特拉斯堡西部为孚日山脉(Vosges),而东面25千米处就是德国黑森林,北侧为阿格诺森林(Forêt d'Haguenau),南方则是莱茵河平原。
市区以小法兰西为中心,向四个方向均有发展。其中东部靠近莱茵河地带为物流和工业区;西侧和北侧以普通居民住宅为主;南侧则为科教文化区。
莱茵河莱茵河(Le Rhin)流经市区东部。但斯特拉斯堡市区离莱茵河畔大约还有2公里的距离。其支流伊尔河(l'Ill)则由西南流向东北,在市中心形成一个大岛,即小法兰西(Petite France),之后流向市区北部,在与莱茵河平行了很长一段之后才最终交汇。市内除了伊尔河(L'Ill)外,还有多条人工开凿的水道,很多至今仍在使用当中。
斯特拉斯堡是法国本土距离海洋最远的城市之一,但仍然受到来自大西洋气流的影响,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不过这里的大陆性较为明显:夏季较热,偶有极端高温;冬季寒冷且漫长,降雪量较多。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
最低均温(°C) | -0,8 | -0,6 | 2,5 | 5,2 | 9,8 | 12,8 | 14,5 | 14,1 | 10,6 | 7,1 | 2,8 | -0,3 | 5,7 |
均温(°C) | 1,9 | 2,9 | 7 | 10,5 | 15,1 | 18,1 | 20,1 | 19,8 | 15,8 | 11,2 | 5,8 | 2,8 | 11 |
最高均温(°C) | 4,5 | 6,5 | 11,4 | 15,8 | 20,3 | 23,4 | 25,7 | 25,4 | 21 | 15,3 | 8,8 | 5,2 | 14,4 |
降水量(mm) | 32,2 | 34,5 | 42,8 | 45,9 | 81,9 | 71,6 | 72,7 | 61,4 | 63,5 | 61,5 | 47,0 | 50,0 | 664,6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
最低均温(°C) | -0,8 | -0,6 | 2,5 | 5,2 | 9,8 | 12,8 | 14,5 | 14,1 | 10,6 | 7,1 | 2,8 | -0,3 | 5,7 |
均温(°C) | 1,9 | 2,9 | 7 | 10,5 | 15,1 | 18,1 | 20,1 | 19,8 | 15,8 | 11,2 | 5,8 | 2,8 | 11 |
最高均温(°C) | 4,5 | 6,5 | 11,4 | 15,8 | 20,3 | 23,4 | 25,7 | 25,4 | 21 | 15,3 | 8,8 | 5,2 | 14,4 |
降水量(mm) | 32,2 | 34,5 | 42,8 | 45,9 | 81,9 | 71,6 | 72,7 | 61,4 | 63,5 | 61,5 | 47,0 | 50,0 | 664,6 |
Roland Ries斯特拉斯堡现任市长为洛兰·里耶斯先生(Roland Ries),他是法国最大的左翼政党法国社会党(PS)的一名成员。
上任年代 | 卸任年代 | 市长 | 党派 |
---|---|---|---|
2008 | (现任) | Roland Ries | 法国社会党 |
2001 | 2008 | Fabienne Keller | 人民运动联盟 |
2000 | 2001 | Catherine Trautmann | 法国社会党 |
1997 | 2000 | Roland Ries | |
1989 | 1997 | Catherine Trautmann | |
1983 | 1989 | Marcel Rudloff | UDF-CDS |
1959 | 1983 | Pierre Pflimlin | MRP/CD/ UDF-CDS |
1955 | 1959 | Charles Émile Altorffer | RPF |
1945 | 1955 | Charles Frey |
上任年代 | 卸任年代 | 市长 | 党派 |
---|---|---|---|
2008 | (现任) | Roland Ries | 法国社会党 |
2001 | 2008 | Fabienne Keller | 人民运动联盟 |
2000 | 2001 | Catherine Trautmann | 法国社会党 |
1997 | 2000 | Roland Ries | |
1989 | 1997 | Catherine Trautmann | |
1983 | 1989 | Marcel Rudloff | UDF-CDS |
1959 | 1983 | Pierre Pflimlin | MRP/CD/ UDF-CDS |
1955 | 1959 | Charles Émile Altorffer | RPF |
1945 | 1955 | Charles Frey |
斯特拉斯堡虽然只是法国第七大城市,但是它与日内瓦、纽约以及蒙特利尔一样,是少数几个并非一国首都,却是国际组织总部所在地的城市。斯特拉斯堡地处德法边界,处于欧洲大陆的腹地,与各个方向联系都较为方便。
和比利时的首都布鲁塞尔一样,驻有欧洲联盟许多重要的机构,被称为“欧洲第二首都”。其主要机构如下:
欧洲议会
欧洲委员会
欧洲人权法院
欧盟反贪局
欧洲军团(Eurocorps)
欧洲视听观察
欧洲药典委员会
德法Arte影视机构
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正面
负面
国际
城市 | 国家 | 签字时间 |
---|---|---|
波士顿Boston | 美国 | 1960年 |
莱斯特Leicester | 英国 | |
斯图加特Stuttgart | 德国 | 1962年 |
德累斯顿Dresde | 1990年 | |
拉马特甘Ramat Gan | 以色列 | 1991年 |
奥兰Oran | 阿尔及利亚 | 2013年 |
国内
法国西部城市佩里格斯特拉斯堡的国内友好交流城市,是位于法国西南阿基坦大区的多尔多涅省(24省)省会佩里格。
二战时期,斯特拉斯堡被德军占领,很多机构和企业都纷纷搬迁到法国西南的非沦陷区。佩里格地理位置较为隐蔽,因而成了较为理想的“大后方”。二战后,两地之间仍有不少项目的交流与合作。1984年,两地正式签署了友好交流城市的协定。
佩里格距离斯特拉斯堡大约870公里,坐火车需要在巴黎或波尔多中转。
城市 | 国家 | 签字时间 |
---|---|---|
波士顿Boston | 美国 | 1960年 |
莱斯特Leicester | 英国 | |
斯图加特Stuttgart | 德国 | 1962年 |
德累斯顿Dresde | 1990年 | |
拉马特甘Ramat Gan | 以色列 | 1991年 |
奥兰Oran | 阿尔及利亚 | 2013年 |
伊尔河斯特拉斯堡在传统上是一个典型的航运与贸易之城。在中世纪的汉撒同盟时代,斯特拉斯堡和美茵茨、法兰克福一同作为莱茵河流域的主要港口而兴起。法国占领斯特拉斯堡以后,又在18-19世纪先后开挖了莱茵-马恩运河和莱茵-罗纳运河,均以斯特拉斯堡为起点,使它可以方便地通过水路到达巴黎和里昂,也成为法国与中欧地区进行贸易(主要是粮食贸易)的枢纽,酿酒业(包括葡萄酒和啤酒)和食品业(如香肠和鹅肝酱)也发展起来。该市至今是法国唯一大量消费啤酒的城市,同时也盛产法国葡萄酒(如里斯灵葡萄酒)。进入现代,上述两条运河因多小型闸门,已经不适于现代航运的需要。不过,莱茵河航运仍很重要,5000吨级的船舶可以从荷兰鹿特丹直航斯特拉斯堡。斯特拉斯堡自治港和巴黎自治港一同被列为法国最重要的2个内河港口。
作为开发较早的地区,斯特拉斯堡的农业已经非常现代化,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比例很低,大部分都实现了机械化操作和自动化生产。
斯特拉斯堡在19世纪末德意志帝国统治时期,现代工业开始得到发展(机械、电器、医药、食品)。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斯特拉斯堡的经济发展受到影响。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该市经济才得到迅速发展,成为法国东部新兴工业中心。利用从马赛经里昂、斯特拉斯堡至德国卡尔斯鲁厄的输油管道,该市发展了炼油、合成橡胶等工业部门。
圣诞集市斯特拉斯堡的另一个主要经济部门是第三产业,特别是新兴的旅游业。作为世界遗产项目,该市旧城大岛地区众多的中世纪风貌的建筑,小法兰西的沿河风景和独特的木结构建筑,以及著名的圣诞集市[4](Marché de Nöel),吸引了来自欧洲各地的众多游客来此观光。而作为欧洲联盟众多机构的所在地,斯特拉斯堡也从中获益匪浅,不仅在城北形成一片新兴的“欧洲区”,而且集中了欧洲各国的美食供人消费。同时,斯特拉斯堡还在音乐和戏剧方面有一些获得国际声誉的机构:斯特拉斯堡爱乐乐团管弦乐队、斯特拉斯堡国家剧院、莱茵省国家歌剧院、斯特拉斯堡打击乐团,每年还举行古典音乐节和现代音乐节。这些节目都是吸引外地游客的亮点。
斯特拉斯堡是法国第七大城市,但是斯特拉斯堡的中产阶级家庭大多居住在斯特拉斯堡附近郊区的一些市镇,市区主要为个体户、工人、学生以及离退休人员,加之斯特拉斯堡南部地区分布着大量的外来人口以及罗姆人贫民窟,故而从单个的市镇来看,斯特拉斯堡的收入水平并不高。
2011年,斯特拉斯堡市区的人均工资(Moyenne des salariés)为2296欧元,家庭平均可支配收入(Revenu par ménage)的中位数为2018欧元,后者在法国36717个市镇中排名第26134位,低于下莱茵省平均水平(2607欧元)、阿尔萨斯大区平均水平(2618欧元)和法国本土的平均水平(2410欧元)。
2011年,斯特拉斯堡市区的家庭平均消费水平(Niveau de Vie)为1405欧元,在法国36717个市镇中排名第23757位,低于下莱茵省平均水平(1707欧元)、洛林大区平均水平(1717欧元)和法国本土的平均水平(1602欧元)。
以斯特拉斯堡为中心,前往法国主要城市的公路里程(KM):
城市 | 里程 | 城市 | 里程 | 城市 | 里程 |
---|---|---|---|---|---|
巴黎 | 487 | 马赛 | 803 | 波尔多 | 968 |
里昂 | 492 | 南特 | 864 | 图卢兹 | 973 |
里尔 | 517 | 卡昂 | 725 | 奥尔良 | 586 |
第戎 | 301 | 鲁昂 | 582 | 普瓦捷 | 800 |
雷恩 | 800 | 梅斯 | 161 | 贝桑松 | 249 |
利摩日 | 770 | 亚眠 | 508 | 香槟沙隆 | 313 |
格勒诺布尔 | 577 | 克莱蒙费朗 | 589 | 蒙彼利埃 | 738 |
以斯特拉斯堡为中心,前往周边主要城市的距离:
斯特拉斯堡市区有多个长途汽车上下车站点,详情请参考词条“斯特拉斯堡站”中的“大巴车”章节。
城市 | 里程 | 城市 | 里程 | 城市 | 里程 |
---|---|---|---|---|---|
巴黎 | 487 | 马赛 | 803 | 波尔多 | 968 |
里昂 | 492 | 南特 | 864 | 图卢兹 | 973 |
里尔 | 517 | 卡昂 | 725 | 奥尔良 | 586 |
第戎 | 301 | 鲁昂 | 582 | 普瓦捷 | 800 |
雷恩 | 800 | 梅斯 | 161 | 贝桑松 | 249 |
利摩日 | 770 | 亚眠 | 508 | 香槟沙隆 | 313 |
格勒诺布尔 | 577 | 克莱蒙费朗 | 589 | 蒙彼利埃 | 738 |
斯特拉斯堡是法国东部重要的铁路枢纽,也是连接德法两国最大的铁路口岸。
详情请参考词条:斯特拉斯堡站
斯特拉斯堡恩茨海姆机场斯特拉斯堡恩茨海姆国际机场(Aéroport International de Strasbourg),简称斯特拉斯堡机场,是法国东部重要的航空枢纽之一。位于斯特拉斯堡市区西南的小镇恩茨海姆(Entzheim)附近,距离市中心大约8公里,可从斯特拉斯堡站乘坐TER列车前往。
详情可参考词条:斯特拉斯堡机场。
详情请参考词条:斯特拉斯堡公交。
高中
普通大学
斯特拉斯堡是一个人文主义的中心,拥有长期的高等教育的历史,结合了法国和德国知识分子的传统。尽管1683年斯特拉斯堡被并入法兰西王国,在18世纪它仍与德语国家的知识界联系密切,大学也吸引了许多来自神圣罗马帝国的学生,歌德和梅特涅都在斯特拉斯堡接触的法学院学习法律[5]。
斯特拉斯堡大学(Université de Strasbourg)
斯特拉斯堡大学斯特拉斯堡原有3所大学:斯特拉斯堡第一大学(路易·巴斯德大学)、斯特拉斯堡第二大学(马克·布洛克大学)和斯特拉斯堡第三大学(罗伯特·舒曼大学),享有盛誉的斯特拉斯堡政治科学学院是罗伯特·舒曼大学的一部分。2009年1月1日,这三所大学合并为斯特拉斯堡大学。现开设以下科系和学院:
路易·帕斯特尔应用技术学院(IUT de Louis-Pasteur),隶属于斯特拉斯堡大学,现开设以下专业:
罗贝尔·舒曼应用技术学院(IUT de Robert-Schuman),建于1967年,隶属于斯特拉斯堡大学,现开设以下专业:
大学校
ENA大学校(grande école),中文有时也译为“高等专业学院”、“精英大学”,是法国对通过入学考试(concours)来录取学生的高等院校的总称,用来区别于大学(université)(持有高中会考毕业证书的学生都可以申请进入本科阶段学习)。因为法国高中毕业生通过全国会考(Bac)后,可以直接进入普通大学(université),或者进入技术专科学校读“高级技术员文凭”(BTS)。但是只有优秀学生可以进入精英大学预科(大学校预科班,classe préparatoire),经过两年的专门培养,再参加竞争激烈、淘汰率高的竞考(Concours),通过者才可根据成绩双向选择,然后进入某一大学校。被录取的考生在大学校里学习3到4年。作为法国东部的教育重镇,斯特拉斯堡拥有多个大学校。
法国国家行政学院(École nationale d'administration)
简称ENA[6],是法国著名的大学校之一,创立于1945年戴高乐政府时期。其作用为训练高级文官或行政法院法官,每年只招收一百多人,校友(称“Enarque”)多有从政之辈(走上政治这条路的Enarque另外被称为“Enarchie”),故有人称法国政治为“ENACRACY”(ENA统治)。在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历史上,曾经有3位总统、7位总理以及众多部长毕业于此学校。
斯特拉斯堡国立高等建筑学校(L’École nationale supérieure d’architecture de Strasbourg)(ENSAS)
斯特拉斯堡高等艺术学校(École supérieure des arts décoratifs de Strasbourg),建于1892年
斯特拉斯堡物理通信学校(Télécom Physique Strasbourg)
斯特拉斯堡水环境整治工程学校(École nationale du génie de l'eau et de l'environnement de Strasbourg)
法国国家环境整治学院(L’Institut national des études territoriales)(INET)
国立斯特拉斯堡应用科学学院(INSA de Strasbourg)
是INSA集团的第五所,也是最新的一所工程师大学校。在校的工程师专业学生1400人,其中11.4%为国际学生;116人从事教学及科研,90人从事技术管理等工作。下属7坐实验室。
欧洲聚合化学与材料学校(l’Ecole européenne de chimie, polymères et matériaux)(ECPM)
斯特拉斯堡国立高等物理学校(l’Ecole nationale supérieure de physique de Strasbourg)(ENSPS)
法国高等地球科学学校(l'Ecole et observatoire des sciences de la Terre)(EOST)
斯特拉斯堡高等生物科学学校(l’Ecole supérieure de biotechnologie de Strasbourg)(ESBS)
斯特拉斯堡国际商业学校(EM Strasbourg Business School)
足球
斯特拉斯堡足球俱乐部队徽斯特拉斯堡足球俱乐部(Racing Club de Strasbourg Alsace,简称RCSA),是斯特拉斯堡最大的足球俱乐部,创建于1906年,二战时曾一度解散,1945年重新成立并一直为职业球队,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为黄金时期,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不断萎缩,以至于2011年后降级到了业余联赛。
号码 | 位置 | 队员 | 生日 | 国籍 |
---|---|---|---|---|
1 | 门将 | Corentin Schmittheissler | 1997年4月22日 | 法国 |
16 | Alexandre Oukidja | 1988年7月19日 | ||
30 | Olivier Blondel | 1979年7月9日 | ||
3 | 后卫 | Abdallah N'Dour | 1993年12月20日 | 塞内加尔 |
21 | Yoann Salmier | 1992年11月21日 | 法国 | |
22 | Ernest Seka(队长) | 1987年6月22日 | ||
23 | Felipe Saad | 1983年9月11日 | 巴西 | |
24 | Éric Marester | 1984年6月12日 | 法国 | |
25 | Milovan Sikimić | 1980年10月25日 | 塞尔维亚 | |
26 | Jean-Philippe Sabo | 1987年2月26日 | 法国 | |
29 | Lilian North | 1996年12月26日 | ||
6 | 中场 | Jéméry Grimm | 1987年3月27日 | |
7 | Yannick Aguemon | 1992年2月11日 | 贝宁 | |
8 | Massiré Kanté | 1989年3月31日 | 法国 | |
10 | Abdelhak Belahmeur | 1991年7月26日 | ||
14 | Corentin Munch | 1996年5月9日 | ||
15 | Ali Karasahin | 1994年6月13日 | ||
18 | Mayoro N'Doye | 1991年12月18日 | 塞内加尔 | |
20 | Loris Ieraci | 1995年3月16日 | 法国 | |
11 | 前锋 | Dimitri Liénard | 1988年2月13日 | |
13 | Jérémy Blayac | 1983年6月13日 | ||
14 | Oumar Pouye | 1988年6月19日 | 塞内加尔 | |
17 | Gaëtan Weissbeck | 1997年1月17日 | 法国 | |
19 | Stéphane Bahoken | 1992年5月28日 |
其他项目
项目 | 名称 |
---|---|
男篮 | Strasbourg Illkirch-Graffenstaden Basket |
女篮 | Strasbourg Alsace Basket Club |
冰球 | Etoile Noire de Strasbourg |
手球 | Racing Club de Strasbourg Handball |
场地
名称 | 项目 | 可容纳观众数量 |
---|---|---|
Le Stade de la Meinau | 足球 | 29000 |
Le Stade Emile Stahl | 3000 | |
Le Rhenus Sport | 篮球、手球 | 6000 |
La Patinoire de l'Iceberg | 冰球 | 2400 |
L'Hippodrome de Strasbourg-Hoerdt | 赛马场 | 10000 |
号码 | 位置 | 队员 | 生日 | 国籍 |
---|---|---|---|---|
1 | 门将 | Corentin Schmittheissler | 1997年4月22日 | 法国 |
16 | Alexandre Oukidja | 1988年7月19日 | ||
30 | Olivier Blondel | 1979年7月9日 | ||
3 | 后卫 | Abdallah N'Dour | 1993年12月20日 | 塞内加尔 |
21 | Yoann Salmier | 1992年11月21日 | 法国 | |
22 | Ernest Seka(队长) | 1987年6月22日 | ||
23 | Felipe Saad | 1983年9月11日 | 巴西 | |
24 | Éric Marester | 1984年6月12日 | 法国 | |
25 | Milovan Sikimić | 1980年10月25日 | 塞尔维亚 | |
26 | Jean-Philippe Sabo | 1987年2月26日 | 法国 | |
29 | Lilian North | 1996年12月26日 | ||
6 | 中场 | Jéméry Grimm | 1987年3月27日 | |
7 | Yannick Aguemon | 1992年2月11日 | 贝宁 | |
8 | Massiré Kanté | 1989年3月31日 | 法国 | |
10 | Abdelhak Belahmeur | 1991年7月26日 | ||
14 | Corentin Munch | 1996年5月9日 | ||
15 | Ali Karasahin | 1994年6月13日 | ||
18 | Mayoro N'Doye | 1991年12月18日 | 塞内加尔 | |
20 | Loris Ieraci | 1995年3月16日 | 法国 | |
11 | 前锋 | Dimitri Liénard | 1988年2月13日 | |
13 | Jérémy Blayac | 1983年6月13日 | ||
14 | Oumar Pouye | 1988年6月19日 | 塞内加尔 | |
17 | Gaëtan Weissbeck | 1997年1月17日 | 法国 | |
19 | Stéphane Bahoken | 1992年5月28日 |
项目 | 名称 |
---|---|
男篮 | Strasbourg Illkirch-Graffenstaden Basket |
女篮 | Strasbourg Alsace Basket Club |
冰球 | Etoile Noire de Strasbourg |
手球 | Racing Club de Strasbourg Handball |
名称 | 项目 | 可容纳观众数量 |
---|---|---|
Le Stade de la Meinau | 足球 | 29000 |
Le Stade Emile Stahl | 3000 | |
Le Rhenus Sport | 篮球、手球 | 6000 |
La Patinoire de l'Iceberg | 冰球 | 2400 |
L'Hippodrome de Strasbourg-Hoerdt | 赛马场 | 10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