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丛子

孔丛子

作者 王钧林周海生
开本 32
书名 孔丛子
ISBN 9787101070088
出版日期 2009年10月1日
目录导航

图书信息

   书 名: 孔丛子

  作 者:注译:王钧林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 2009年10月

  ISBN: 9787101070088

  开本: 16开

  定价: 18.00 元

  

内容简介

  《孔丛子》是一部相当于“孔家杂记”的书,主要记述从战国初期到东汉中期十几位孔子后代子孙的言语行事。时间跨度近六百年,涉及的内容广泛而丰富,对于了解汉以前孔子世家的发展、演变以及一些著名人物的嘉言懿行、家学传授等等,有着重要的文献价值。

文章概述

       《孔丛子》,旧题陈胜博士孔鲋撰。现存的版本有七卷和三卷两种系统,篇数皆为23篇,两种传本除分卷不同外,并无太大的差异。其中,1至21篇,是《孔丛子》,内容由孔子(1至4篇)、子思(5至10篇)、子高(12至14篇)、子顺(15至17篇)、子鱼(18至21篇)五位孔氏人物的言行记录,加上属训诂材料的第11篇〈小尔雅〉所构成。第22、23篇为〈连丛子〉上下,上篇记载了孔臧的赋与书信、子丰的言谈事迹及相关世系,下篇则为孔季彦的言谈记录。各篇的篇名,大抵与该篇的内容有关,如〈论书篇〉收录孔子论《尚书》的言论。〈对魏王〉为魏王与子高的问答记录。每篇之中,分别收录若干则材料,但每则材料之间,没有明显的繫属关系。

       《孔丛子》载有大量孔子和子思的对话,但是,学界普遍认为子思在孔子去世时年龄太小,无法亲受孔子之道,从而怀疑《孔丛子》的史料价值。《史记。孔子世家》等几种子思生年的说法均不能成立。伯鱼比颜回早卒,颜回的卒年是考察子思生年的下限时间。颜回卒于公元前491年(鲁哀公四年),子思最晚生于此年。

  

图书目录

  卷一

  嘉言第一[4]

  论书第二

  记义第三

  卷二

  刑论第四

  记问第五

  杂训第六

  居卫第七

  卷三

  巡守第八

  公仪第九

  抗志第十

  卷四

  公孙龙第十二

  儒服第十三

  对魏王第十四

  卷五

  陈士义第十五

  论势第十六

  执节第十七

  卷六

  诘墨第十八

  独治第十九

  问军礼第二十

  答问第二十一

  卷七

  《连丛子上》第二十二

  《连丛子下》第二十三

  ……

编辑推荐

《孔丛子》:中华经典藏书

文摘

此篇共十六章,主要记载孔子与列国诸侯或弟子辨析《尚书》大义,重点解释了《尚书》受终于文祖、有鳏在下、一人不刑、纳于大麓、袒于六宗、奠高山钦四邻、明德慎罚、祖甲不义惟王、百兽率舞、夔一足之义以及总论《尚书》典、谟、誓、诰之义,故以《论书》名篇。论,论说;书,指《尚书》。子张问日:“圣人受命,必受诸天①。而《书》云‘受终于文祖②,何也?’”孔子日:“受命于天者,汤武是也。受命于人者,舜禹是也。夫不读《诗》、《书》、《易》、《春秋》③,则不知圣人之心,又无以别尧舜之禅、汤武之伐也④。”注释:①诸:“之于”合音。②语出《尚书·舜典》。终:指尧帝终结帝位。文祖:指祖庙。《尚书·舜典》孔传:“文祖者,尧文德之祖庙。”③夫:助词,用于句首有提示作用。④别:辨别。伐:征伐。译文:

子张问道:“(君主里面的)圣人秉受天命,一定受之于天。但是《尚书》却说‘舜在尧帝的太庙里接受了尧帝禅位’,这是为什么呢?”孔子说:“受命于天的君主,有商汤、周武王。受命于圣人的君主,有舜帝、夏禹。不读《诗》、《书》、《易》、《春秋》,就不能体会圣人之心,也没有办法分辨尧舜禅让与商汤、周武王攻伐桀、纣的的区别。”

子张问日:“礼,丈夫三十而室①。昔舜三十征庸②,而《书》云‘有鳏在下③,日虞舜’,何谓也?曩者师闻诸夫子日④:‘圣人在上,君子在位,则内无怨女,外无旷夫⑤。’尧为天子而有鳏在下,何也?”也。舜,父顽母嚣⑥,莫能图室家之端焉,故逮三十而谓之鳏也。《诗》云:‘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⑦。’父母在则宜图婚,若已殁则己之娶必告其庙。今舜之鳏,乃父母之顽嚣也。虽尧为天子,其如舜何?”注释:①室:娶妻,成家。②征:被征召。庸:任用。③语出《尚书·尧典》。鳏(9uan):无妻之人。④曩(nang):从前。师:子张,姓颛孙,名师。⑤内无怨女,外无旷夫:古代女子居内,男子居外,故用内外代指男女。亦见《孟子·梁惠王下》。⑥顽:愚顽。(yin):暴虐,愚顽。⑦语出《诗经·齐风·南山》。译文:子张问道:“礼,男子三十岁娶妻成家。过去舜三十岁的时候被征召入朝任用为官,但《尚书》却说:‘有一个光棍在民间,名字叫虞舜。’怎么这样说呢?从前,我听老师说:‘圣人、君子在上位,家里就不会有大龄而未嫁人的女子,外面也不会有大龄而未娶妻室的男子。’尧帝为天子但是却有光棍在民间,这是为什么呢?”孔子说:“男子二十岁而行加冠成年礼,成年后娶妻成家,古往今来的道理都是这样的。舜的父亲愚顽,母亲常用假话欺骗父亲来陷害舜,不能够给他谋划娶妻成家的事情,拖到了三十岁,所以就称舜为光棍。《诗经》上说:‘娶妻应该怎么办?一定要事先报告父母。’父母在则适宜谋划婚姻之事。

序言

《孔丛子》是一部相当于“孔家杂记”的书,主要记述从战国初期到东汉中期十几位孔子后代子孙的言语行事。时间跨度近六百年,涉及的内容广泛而丰富,对于了解汉以前孔子世家的发展、演变以及一些著名人物的嘉言懿行、家学传授等等,有着重要的文献价值。

传世本由《孔丛子》、《连丛子》、《小尔雅》三部分组成,共23篇。《孔丛子》部分21篇,其中有《小尔雅》1篇。《连丛子》部分2篇。由于分卷不同,形成了两个版本:一个是见之于《四库全书》的3卷本,一个是为《四部丛刊》所收的7卷本。3卷本和7卷本大同小异,应该是来源于同一个祖本。

一、《孔丛子》、《连丛子》的基本内容

如果我们将《小尔雅》从《孔丛子》21篇中分离出来,使之独立成书,《孔丛子》全书可以分为《孔丛子》、《连丛子》、《小尔雅》三部分。《小尔雅》与全书不类,如何羼入《孔丛子》,并且被编为第十一篇,迄今仍无合理的解释。因本书不收《小尔雅》,兹不做介绍。《孔丛子》和《连丛子》的基本内容如下。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