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闻韶

汪闻韶

出生地 江苏省苏州市
出生日期 1919年3月
社会评价 土力学及土坝,地基抗震学家
国籍 中国
目录导航

简介

  汪闻韶 1919年3月生,江苏苏州人。 1952年毕业于美国伊利诺理工学院,获博士学位。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荣誉会员,中国水利学会荣誉理事,中国振动工程学会顾问暨土动力学专委会荣誉主任, 中国建筑学会工程勘察学委会顾问,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工程专委会委 员。

主要成果

  “ 直流电在土中作用及其对土的 物理力学性的影响”获 中国科学院1957年科学奖三等奖,“土的液化研究”获 国家自然科学奖1987年四等奖。参加编著 《唐山大地震震害》获 国家地震局1988年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 国家科技进步奖1989年二等奖。主持完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岩土与 水工建筑物相互作用研究”,其中具体负责的课题“ 散粒体地基上 土石坝混凝土 防渗墙研究”获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科学进步奖1997年一等奖和水利部科技进步奖1999年三等奖、主编《中国水利工程震害资料汇编1961-1985年》内部资料,出版《土的动力强度和液化特性》科技专著。1978年被 水利电力部评为水利电力科学技术先进工作者,1985年被城乡建设 环境保护部评为全国抗震系统先进工作者,1992年被建设部授予抗震防灾先进工作者称号;1993年获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 茅以升科技 教育基金1993年度 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大奖。

社会评价

  土力学及 土坝、地基抗震学家。

生平

  1943年毕业于中央大学(现南京大学)。

  194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硕士学位,1952年获伊利诺伊理工学院博士学位。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从事结合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和水工建筑物地震震害分析和抗震设计中饱和土液化问题的研究,重点研究饱和砂土的液化机理及其在振动作用下的孔隙水压力产生、扩散和消散基本规律,初步建立了计算模式的雏型。

  1966年邢台地震以后,更加集中于水工建筑物地基和土石坝的抗震研究。

  出版专著《土的动力强度和液化特性》,阐明了土体液化与极限平衡和破坏的区别和关系。主编了《中国水利工程震害资料汇编1961-1986》历史性内部资料。对土工抗震问题,提出了工程措施比理论计算更为可靠和地震变形分析比稳定分析更有意义的看法。

  1980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