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宫秋

汉宫秋

中文名 汉宫秋
作者 马致远(元代文学家)
字数 约8300字
创作年代 元代
目录导航

剧情简介

《汉宫秋》为元· 马致远作的历史剧。全名《 破幽梦孤雁汉宫秋》。写西 汉元帝受 匈奴威胁,被迫送爱妃 王昭君出塞和亲。全剧四折一楔子。

《 后汉书·南 匈奴传》是这样记载的:“昭君字嫱,南郡人也。"初,元帝时,以 良家子选 汉宫秋汉宫秋入掖庭。时, 呼韩邪来朝,帝敕以宫女五人以赐之。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 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景斐回,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然难于失信,遂与匈奴。生二子。及呼韩邪死,阏氏子代立,欲妻之,昭君上书求归,成帝敕令从胡俗,遂复为后单于阏氏焉。”

由此可见, 王昭君是主动要求出塞的,而她之所以甘愿远嫁匈奴的原因是“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也就是由于入宫很长时间了,却一直没有得到皇上召见的机会,因而心生悲怨,于是决定出塞。这其中没有提到任何画工、画像的事情,更没有提到 毛延寿的事情,在《 汉书》、《 后汉书》的其他章节中也没有提到此事。画工毛延寿的事情只是在《西京杂记》、《乐府古题要解》等典籍中开始被提及,然后在诗词、传奇、戏曲中得到越来越多的描绘叙述,但在正史中却一直没有记载,因而所谓昭君被毛延寿所害之事并不可信。

那么 昭君出塞的原因就只能是因为受不了汉朝宫廷的束缚和压抑了。中国古代的宫廷生活是十分残酷变态的,成千的宫女在青春年华中苦苦煎熬,等待有朝一日得到皇帝的垂青,但这种可能性只有千分之一,绝大多数宫女只能在深宫大院中守着妆镜慢慢老去,青春年华就在深深的寂寞中慢慢枯萎。而且宫中秀女为了得到皇上的赏识,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栽赃陷害,实在不是一般人能受得了的。王昭君正是受不了这样的折磨而宁愿出塞。宋代 王安石对此事是这样评价的:“汉恩自浅胡恩深,人生乐在相知心”,正是道出了这层原委。

作品鉴赏

汉宫秋汉宫秋自汉以来,笔记小说和文人诗篇,都经常提及昭君的故事。其中,晋代 葛洪的《西京杂记》(一作西汉 刘歆撰)记载昭君故事时,增加了画工图形及 毛延寿、陈敞、 刘白等画工多人,因受贿作弊而同日弃市等情节。但是,比《西京杂记》稍后的《 后汉书》并未采用这一传说;而此后的笔记小说和文人诗篇,却不仅采用这一传说,而且还把受贿作弊的画工,集中到毛延寿一个人的身上。唐代 敦煌的《 王昭君变文》是昭君故事在民间流传过程中的重大发展。《变文》一反 正史的记载,把元帝时代的民族矛盾的形势描绘为 匈奴强大、汉朝虚弱;把 昭君出塞看作是朝廷屈辱求和的表现。其中,叙述了画工图形,单于按图求索,以及昭君到匈奴后,因思念乡国,愁肠百结,终不可解,直至愁病身亡等情节。

马致远的《汉宫秋》显然不是取材于正史,而是在《王昭君变文》的基础上,汲取历代笔记小说、文人诗篇和民间讲唱文学的成就,然后确定自己的创作意图,构思剧本的情节和人物的。

《汉宫秋》特别渲染了强凌弱的气氛。匈奴的使臣,竟然敢于当面勒逼 汉元帝:“(单于)特遣臣来,单索昭君为阏氏,以息两国刀兵; 陛下若不从,俺有百万雄兵,刻日南侵,以决胜负。”强敌压境,尚书竟只能规劝“陛下割恩断爱,以社稷为念,早早发送娘娘去罢!”元帝更是束手无策。于是, 王昭君只落得“待不去,又怕江山有失;没奈何,将妾身出塞和番。”把王昭君放在 匈奴强大、“专事攻伐”,汉朝虚弱、“只凭佳人平定天下”的特定历史条件下,这样写,一方面有利于揭示出产生爱情悲剧的社会根源,暴露封建王朝的腐败无能;另一方面又有利于激发当时生活在金、元之际的汉人,使之回顾南宋灭亡前后的痛苦经历,便于借他人杯中酒,浇自己胸中愁。《汉宫秋》中所描写的上述形势,与金元之际国内民族斗争的形势相比,是有许多相似之处的。例如:金宣宗时,成吉思汗兵围中都,金王朝曾被迫以岐国公主和亲; 元世祖时,伯颜丞相兵围 临安,曾向南宋王朝强索大批宫女;灭南宋时,更是掳掠了大批后妃宫女北上。

《汉宫秋》还别出心裁地把 汉元帝作为全剧的主人公,并把发生这场爱情悲剧的根源,也归结到他的身上来。这一点,对于深化作品的主题,对于启发人们深入思考金元之际国内民族斗争的历史性变化,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汉元帝一出场,就自夸“联继位以来,四海晏然,八方宁静”,心中只为“后宫寂寞”而发愁。“百般巧诈,一味阿谀”的中大夫 毛延寿投其所好,劝他“遣官遍行天下,选择室女”,正中他下怀。待毛延寿已叛国投敌,单于使者带着美人图,强索 王昭君之时,元帝还在做他的 太平天子、风流皇帝的美梦。只知标榜自己:“忠臣皆有用,高枕已无忧。”根本无心理政:“我虽是见宰相,似文王施礼;一头地离明妃,早宋玉悲秋”。到兵临城下之时,他又火烧眉毛干着急:骂宰相、斥武将,说什么“满朝中都做了毛延寿”!但是,朝中 文臣武将都不买他的账,尚书居然假借“外国”人之口,说出了“ 陛下宠昵王嫱,朝纲尽废,坏了国家”的客观事实。因此,尽管元帝斥文臣、骂武将,尖锐刻薄,毕竟还是无济于事!他仍然是被迫“割恩断爱”,做了一个“别虞姬楚霸王”。

《汉宫秋》还特别创造了王昭君在番汉交界处舍身殉难的情节。由于王昭君的慷慨殉难,既保全了民族气节和对元帝的忠贞,又达到了 匈奴与汉朝和好,并使 毛延寿被送回汉朝处死的目的。因此, 王昭君以身殉难的悲壮之举,与那“只凭佳人平定天下”的屈辱求和之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全剧用明妃一女人的正气,充分地反衬出那些以“女色败国论”来 文过饰非者的怯懦与无耻。昭君既有对元帝的眷恋之情,又能为“国家大计”而毅然地“出塞和番”,并不惜以身殉国难,这就充分表现了作者对她的深切同情和高度赞扬;而对于以元帝为首的封建王朝来说,则只是深刻的揭露与辛辣的嘲讽!

在《汉宫秋》中,毛延寿不再是一般的索贿作弊的画工,而是平时“一味谄谀”取宠、当阴谋败露时又不惜叛国投敌的中大夫。因为他,单于才能够于“遣使进贡,欲请公主”之际,按图指名,强行“求索 王昭君”。因此,昭君是否出塞,不仅是元帝与朝廷文臣武将之间矛盾冲突的焦点,而且还是 匈奴与汉朝之间矛盾冲突的焦点。所以,元帝与昭君的爱情悲剧已由个人的悲剧而深深染上了国家的民族的历史悲剧的色彩。真挚的爱情因朝廷无力抗御外侮毁于一旦,而“朝纲尽废,坏了国家”的昏君,“只凭佳人平定天下”的庸臣,却正是导致这出爱情悲剧的元凶、祸首。昭君“为国家大计”而出塞和番,又为保全民族气节和爱情忠贞而殉难的壮举,便成了对这帮元凶、祸首的深刻揭露与辛辣嘲讽。这一方面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另一方面又是“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鲁迅全集》第一卷297页),于是在悲剧之中又渗进了喜剧的意味,使人感到以 汉元帝为首的封建统治集团的狼狈相极为可笑。这两方面相互映衬,不仅使剧本的情节更生动、丰富,而且使其思想内容也更真实、深刻。

作者在第三折、第四折,还浓墨细笔地描写了元帝与昭君的生离死别,是怎样地使元帝悲怆凄恻,愁思郁结,无可排解。作者尽力刻画了风流皇帝温柔多情的一面,让他尽情倾吐了由 生离死别而郁结于胸的哀痛。风流皇帝的温柔多情,不仅仅以其真挚深沉的感情引起观众对他的同情和怜悯,而且,还能激励读者认真思索:为何堂堂天子,大汉皇帝,连自己的爱妃都无力保全?

我们还应该注意,《汉宫秋》对于元帝与昭君的爱情描写,是比较深刻准确的。《 长生殿》的作者 洪升曾说:“情之所钟,在帝王家罕有。”因为帝王之家,钟情总是意味着玩弄女性。就《汉宫秋》来说,元帝对昭君的倾心相爱,首先是为昭君的琵琶声所吸引,接着便是为昭君的姿色所倾倒。技艺和姿色,是元帝爱昭君的基本原因和主要内容;对于 王昭君舍身赴国难的精神,元帝却毫无感动之情,更无特别器重之意。霸桥饯别之后,他之所以“委实怕宫车再过青苔巷”,也仅仅是因为“猛到椒房,那一幅菱花镜里妆,风流相,兜的又横心上”。可见,作者并没有过分美化元帝对昭君的爱情,而是如实地写出了元帝爱昭君的具体内容及其局限性。这样,元帝对昭君的温柔多情与他对于治理国家社稷的昏庸无能,便构成了复杂而又和谐的整体,自然而又逼真地刻画出元帝爱昭君的鲜明的个性特征。

显然, 汉元帝这样的艺术形象,对于我们理解历史上的风流皇帝,如 陈后主、宋徽宗之流,无疑是具有深刻而普遍的认识意义的。元帝一类的昏君庸帝,作为国家社稷的代表,必然会导致“朝纲尽废,坏了国家”,落得国土难保全,民族失尊严,而他们对后妃的倾心相爱,也只能落得个蒙羞受辱,毁于一旦。因为,作为风流皇帝欲保全真挚爱情的愿望与作为昏君庸帝所造成的“朝纲尽废,坏了国家”的严酷现实,这二者已构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这就是《汉宫秋》所写的爱情悲剧的实质,也是产生汉元帝这样的艺术形象的社会基础。

《西麓堂琴统》中后记原文:汉班婕妤失宠幽居,为团扇秋风之恨。此曲盖亦写其凄凉茕独之意者。

《玉梧琴谱》中曲意/解题原文:是曲也,廼汉班固之女,成帝时选入宫,授婕妤之封,帝甞幸焉。贤淑而有文章,人多嫉之。后被谗退,奉太后于长信宫。因感旧,思帝之恩作此曲,以况其怀,遂入琴调名为汉宫秋也。亦名秋扇吟。

作品原文

楔子

(冲末扮番王引部落上,诗云)毡帐秋风迷宿草, 穹庐夜月听悲笳。控弦百万为君长,款塞称藩属 汉家。某乃呼韩耶单于是也。若论俺家世:久居朔漠,独霸北方。以射猎为生,攻伐为事。 文王曾避俺东徙, 魏绛曾怕俺讲和。獯鬻猃狁,逐代易名,单于可汗,随时称号。当 秦汉交兵之时, 中原有事;俺国强盛,有控弦甲士百万。俺 祖公公冒顿单于,围 汉高帝于白登七日。用娄敬之谋,两国讲和,以公主嫁俺国中。至惠帝、 吕后以来,每代必循故事,以宗女归俺 番家。宣帝之世,我众兄弟争立不定,国势稍弱。今众部落立我为呼韩邪单于,实是汉朝外甥。我有甲士十万,南移近塞,称藩汉室。昨曾遣使进贡,欲请公主,未知汉帝肯寻盟约否?今日天高气爽,众头目每向沙堤射猎一番,多少是好。正是:番家无产业,弓矢是生涯。(下)(净扮 毛延寿上,诗云)为人 雕心雁爪,做事 欺大压小;全凭诌佞奸贪,一生受用不了。某非别人,毛延寿的便是。见在汉朝驾下,为中大夫之职,因我百般巧诈,一味诌谀,哄的皇帝老头儿十分欢喜,言听计从。朝里朝外,那一个不敬我,那一个不怕我。我又学的一个法儿,只是教皇帝少见儒臣,多昵女色,我这宠幸,才得牢固。道犹未了,圣驾早上。( 正末扮 汉元帝引内官宫女上,诗云)嗣传十叶继 炎刘,独掌乾坤四百州。边塞久盟和议策,从今高枕已无忧。某,汉元帝是也。俺祖高皇帝,奋布衣,起丰沛, 灭秦屠项,挣下这等基业,传到朕躬,已是十代。自朕嗣位以来, 四海晏然,八方宁静。非朕躬有德,皆赖众文武扶持,自先帝晏驾之后,宫女尽放出宫去了。今后宫寂寞,如何是好?( 毛延寿云) 陛下, 田舍翁多收十斛麦,尚欲易妇;况陛下贵为天子, 富有四海, 合无遣官遍行天下,选择室女,不分王侯宰相军民人家,但要十五以上,二十以下者,容貌端正,尽选将来,以充后宫,有何不可?( 驾云)卿说的是,就加卿为选择使, 赍领诏书一通,遍行天下 刷选,将选中者各图形一轴送来,朕按图 临幸。待卿成功回时,别有区处。(唱)

【仙吕·赏花时】四海平安绝士马,五谷丰登没战伐,寡人待刷室女选 宫娃。你避不的驱驰困乏,看那一个合属俺帝王家。(下)

第一折

( 毛延寿上,诗云)大块黄金任意挝,血海 王条全不怕;生前只要有钱财,死后那管人唾骂。某,毛延寿,领着大汉皇帝圣旨,遍行天下, 刷选室女,已选勾九十九名;各家尽肯馈送,所得金银,却也不少。昨日来到成都秭归县,选得一人,乃是王长者之女,名唤 王嫱,字昭君。生得 光彩射人,十分艳丽,真乃天下绝色。争奈他本是 庄农人家,无大钱财。我问他要百两黄金,选为第一。他一则说家道贫穷,二则倚着他容貌出众,全然不肯。我本待退了他,(做忖科,云)不要,倒好了他。眉头一纵, 计上心来。只把美人图点上些破绽, 到京师必定发入冷宫,教他受苦一世。正是: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下)(正旦扮王嫱引二宫女上,诗云)一日承宣入 上阳,十年未得见君王;良宵寂寂谁来伴,惟有琵琶引 兴长。妾身 王嫱,小字昭君,成都 秭归人也。父亲王长者,平生务农为业。母亲生妾时,梦月光入怀,复坠于地,后来生下妾身。年长一十八岁,蒙恩选充后宫。不想使臣 毛延寿,问妾身索要金银,不曾与他,将妾影图点破,不曾得见君王,现今退居永巷。妾身在家颇通丝竹,弹得几曲琵琶。当此夜深孤闷之时,我试理一曲消遣咱。(做弹科)(驾引内官提灯上,云)某 汉元帝,自从 刷选室女入宫,多有不曾宠幸,煞是怨望咱。今日万机稍暇,不免巡宫走一遭,看那个有缘的,得遇朕躬也呵。(唱)

【仙吕·点绛唇】车碾残花,玉人月下吹箫罢。未遇 宫娃,是几度添白发。

【混江龙】料必他珠帘不挂,望 昭阳一步一天涯。疑了些无风竹影,恨了些有月窗纱。他每见弦管声中巡玉辇,恰便似斗牛星畔盼浮槎。(旦做弹科)( 驾云)是那里弹的琵琶响?(内官云)是。( 正末唱)是谁人偷弹一曲,写出嗟呀?(内官云)快报去接驾。(驾云)不要。(唱)莫便要忙传圣旨,报与他家。我则怕乍蒙恩把不定心儿怕,惊起 宫槐宿鸟,庭树栖鸦。

(云)小黄门,你看是那一宫的宫女弹琵琶,传旨去教他来接驾,不要惊唬着他。(内官报科,云)兀那弹琵琶的,是那位 娘娘?圣驾到来,急忙迎接者!(旦趋接科)(驾唱)

【油葫芦】恕无罪,吾当亲问咱。这里属那位下?休怪我不曾来往乍行踏。我特来填还你这泪揾湿鲛绡帕,温和你露冷透凌波袜。天生下这艳姿,合是我宠幸他。今宵画烛银台下,剥地管喜信爆灯花。

(云)小黄门,你看那纱笼内烛光越亮了,你与我挑起来看咱。(唱)

【天下乐】和他也弄着精神射绛纱,卿家,你觑咱,则他那瘦岩岩影儿可喜杀。( 旦云)妾身早知 陛下驾临,只合远接;接驾不早,妾该万死。(驾唱)迎头儿称妾身,满口儿呼陛下,必不是寻常百姓家。

(云)看了他容貌端正,是好女子也呵!(唱)

【醉中天】将两叶赛宫样眉儿画,把一个宜梳裹脸儿搽,额角 香钿贴 翠花,一笑有倾城价。若是越 勾践 姑苏台上见他,那 西施半筹也不纳,更敢早十年 败国亡家。

(云)你这等模样出众,谁家女子?(旦云)妾姓 王名嫱,字昭君,成都秭归县人。父亲王长者,祖父以来,务农为业。闾阎百姓,不知帝王家礼度。(驾唱)

【金盏儿】我看你眉扫黛,鬓堆鸦,腰弄柳,脸舒霞,那昭阳到处难安插,谁问你一犁两坝做生涯。也是你君恩留枕簟,天教雨露润桑麻。 既不沙,俺江山千万里,直寻到茅舍两三家。

(云)看卿这等体态,如何不得近幸?( 旦云)当初选时,使臣 毛延寿索要金银,妾家贫寒 无凑,故将妾眼下点成破绽,因此发入冷宫。( 驾云)小黄门,你取那影图来看。(黄门取图看科)(驾唱)

【醉扶归】我则问那待诏别无话,却怎么这颜色不加搽?点得这一寸秋波玉有瑕。端的是卿眇目,他双瞎?便宣的 八百姻娇 比并他,也未必强如俺娘娘带破赚丹青画。

(云)小黄门,传旨说与 金吾卫,便拿毛延寿斩首报来。(旦云) 陛下,妾父母在成都,见隶民籍,望陛下恩典宽免,量与些恩荣咱。( 驾云)这个煞容易。(唱)

【金盏儿】你便晨挑菜,夜看瓜,春种谷,夏浇麻,情取 棘针门粉壁上除了差法。你向 正阳门改嫁的倒荣华。俺官职颇高如 村社长,这宅院刚大似县官衙。谢天地可怜穷女婿,再谁敢欺负俺丈人家!

(云)近前来听寡人旨,封你做明妃者。( 旦云)量妾身怎生消受的 陛下恩宠!(做谢恩科)(驾唱)

【赚煞】且尽此宵情, 休问明朝话。(旦云)陛下明朝早早驾临,妾这里候驾。(驾唱)到明日,多管是醉卧在昭阳御榻。(旦云)妾身贱微,虽蒙恩宠,怎敢望与陛下同榻?(驾唱)休烦恼,吾当且是耍,斗卿来便当真假。恰才家辇路儿熟滑,怎下的真个长门再不踏?明夜里 西宫阁下,你是必悄声儿接驾;我则怕六宫人 攀例拨琵琶。(下)

(旦云)驾回了也,左右且掩上宫门,我睡些去。(下)

第二折

(番王引部落上,云)某呼韩单于,昨遣使臣款汉,请嫁公主与俺;汉皇帝以公主尚幼为辞,我心中好不自在。想 汉家宫中,无边宫女,就与俺一个,打甚不紧?直将使臣赶回。我欲待起兵南侵,又恐怕失了数年和好。且看事势如何,别 做道理。( 毛延寿上,云)某毛延寿,只因 刷选宫女,索要金银,将 王昭君美人图点破,送入冷宫。不想皇帝亲幸,问出端的,要将我加刑。我得空逃走了,无处投奔。左右是左右,将着这一轴美人图,献与单于王,着他按图索要,不怕汉朝不与他。走了数日,来到这里,远远的望见人马浩大,敢是 穹庐也。(做问科,云)头目,你启报单于王知道,说汉朝大臣来投见哩。(卒报科)(番 王云)着他过来。(见科,云)你是什么人?( 毛延寿云)某是汉朝中大夫毛延寿。有我汉朝西宫阁下美人 王昭君,生得绝色。前者大王遣使求公主时,那昭君情愿请行;汉主舍不的,不肯放来。某再三苦谏,说:“岂可重女色,失两国之好?”汉主倒要杀我。某因此带了这美人图献与大王。可遣使按图索要,必然得了也。这就是图样。(进上看科)(番王云)世间那有如此女人!若得他做阏氏,我愿足矣。如今就差一番官,率领部从,写书与汉天子,求索王昭君,与俺和亲。若不肯与,不日南侵,江山难保。就一壁厢 引控甲士,随地打猎,延入塞内,侦候动静,多少是好。(下)(旦引宫女上,云)妾身 王嫱,自前日蒙恩 临幸,不觉又旬月。主上昵爱过甚,久不设朝。闻的今日升殿去了,我且向妆台边梳妆一会,收拾齐整,只怕驾来好伏侍。(做对镜科)(驾上云)自从西宫阁下,得见了 王昭君,使朕 如痴似醉,久不临朝。今日方才升殿,等不的散了,只索再到西宫看一看去。(唱)

【南吕·一枝花】四时雨露匀, 万里江山秀。忠臣皆有用,高枕已无忧。守着那 皓齿星眸,争忍的虚白昼。近新来染得些证候,一半儿为国忧民,一半儿愁花病酒。

【梁州第七】我虽是见宰相,似文王施礼; 一头地离明妃,早 宋玉悲秋。怎禁他带天香着莫定龙衣袖!他诸馀可爱,所事儿相投;消磨人幽闷,陪伴我闲游;偏宜向 梨花月底登楼,芙蓉烛下藏阄。体态是二十年挑剔就的温柔,姻缘是五百载 该拨下的配偶,脸儿有一千般说不尽的风流。寡人乞求,他左右,他比那 落伽山观自在无杨柳,见一面得长寿。情系人心早晚休,则除是 雨歇云收。

(做望见科,云)且不要惊着他,待朕悄地看咱。(唱)

【隔尾】恁的般长门前抱怨的宫娥旧,怎知我西宫下偏心儿梦境熟。爱他晚妆罢,描不成,画不就,尚对 菱花自羞。(做到旦背后看科)(唱)我来到这妆台背后,元来广寒殿 嫦娥,在这月明里有。

(旦做见接驾科)(外扮 尚书,丑扮常侍上,诗云)调和鼎鼐理阴阳, 秉轴持钧政事堂,只会 中书陪伴食,何曾一日为君王。某 尚书令五鹿充宗是也。这个是内常侍石显。今日朝罢,有番国遣使 来索 王嫱和番,不免奏驾。来到西宫阁下,只索进去。(做见科,云)奏的我主得知:如今北番呼韩单于差一使臣前来,说 毛延寿将美人图献与他,索要昭君娘娘和番,以息刀兵;不然,他大势南侵,江山不可保矣。( 驾云)我 养军千日,用军一时。空有满朝文武,那一个与我退的番兵!都是些 畏刀避箭的,恁不去出力,怎生教娘娘和番?(唱)

【牧羊关】兴废从来有,干戈不肯休。可不食君禄,命悬君口。太平时、卖你宰相 功劳,有事处、把俺佳人 递流。你们干请了皇家俸,着甚的分破帝王忧? 那壁厢 锁树的怕弯着手, 这壁厢 攀栏的怕攧破了头。

(尚书云)他外国说 陛下宠昵 王嫱,朝纲尽废,坏了国家。若不与他,兴兵吊伐。臣想 纣王只为宠妲己,国破身亡,是其鉴也。(驾唱)

【贺新郎】俺又不曾彻 青霄高盖起摘星楼;不说他伊尹扶汤,则说那 武王伐纣。有一朝身到黄泉后,若和他 留侯留侯厮遘,你可也羞那不羞?您卧重茵,食列鼎,乘肥马,衣轻裘。您须见舞春风嫩柳宫腰瘦,怎下的教他环佩影摇青冢月,琵琶声断黑 江秋!

(尚书云) 陛下,咱这里兵甲不利,又无猛将与他相持,倘或疏失,如之奈何?望陛下割恩与他,以救一国生灵之命。(驾唱)

【斗虾蟆】当日个谁展英雄手,能枭 项羽头,把江山属俺 炎刘?——全亏韩元帅 九里山前战斗,十大功劳成就。恁也丹墀里头,枉被 金章紫绶;恁也朱门里头,都宠着歌衫舞袖。恐怕边关透漏,殃及家人奔骤。似箭穿着雁口,没个人敢咳嗽。吾当 僝僽,他也、他也 红妆年幼,无人搭救。昭君共你每有什么杀父母冤仇?休、休,少不的满朝中都做了 毛延寿!我呵,空掌着文武三千队, 中原四百州;只待要割鸿沟。陡恁的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常侍云)见今番使朝外等宣。( 驾云)罢罢罢!教番使临朝来。(番使入见科,云)呼韩耶单于差臣南来奏大汉皇帝:北国与南朝自来结亲和好;曾两次差人求公主不与。今有毛 延寿,将一美人图献与俺单于。特差臣来,单索昭君为阏氏,以息两国刀兵。 陛下若不从,俺有百万雄兵,刻日南侵,以决胜负,伏望圣鉴不错。(驾云)且教使臣馆驿中安歇去。(番使下)(驾云)您众文武商量,有策献来,可退番兵,免教昭君和番。大抵是欺娘娘 软善,若当时 吕后在日,一言之出,谁敢违拗!若如此, 久已后也不用文武,只凭佳人平定天下便了!(唱)

【哭皇天】你有甚事疾忙奏,俺无那 鼎镬边滚热油。我道您文臣安 社稷,武将定戈矛。您只会 文武班头, 山呼万岁,舞蹈扬尘,道那声诚惶顿首。如今 阳关路上,昭君出塞;当日 未央宫里,女主垂旒。文武每,我不信你敢差排 吕太后。枉以后, 龙争虎斗,都是俺 鸾交凤友。

( 旦云)妾既蒙 陛下厚恩,当效一死,以报陛下。妾情愿和番,得息刀兵,亦可留名青史。但妾与陛下闱房之情,怎生 抛舍也!( 驾云)我可知舍不的卿哩!(尚书云)陛下割恩断爱,以 社稷为念,早早发送娘娘去罢。(驾唱)

【乌夜啼】今日嫁单于,宰相休生受。早则俺 汉明妃 有国难投。它那里 黄云不出青山岫。投至两处凝眸,盼得一雁横秋。单注着寡人今岁揽闲愁。王嫱这运添憔瘦,翠羽冠,香罗绶,都做了锦蒙头暖帽,珠络缝貂裘。

(云)卿等今日先送明妃到驿中,交付番使,待明日朕亲出 灞陵桥, 送饯一杯去。(尚书云)只怕使不的,惹外夷耻笑。( 驾云)卿等所言,我都依着。我的意思,如何不依?好歹去送一送,我 一会家只恨 毛延寿那厮!(唱)

【三煞】我则恨那忘恩咬主贼禽兽,怎生不画在凌烟阁上头?紫台行都是俺手里的众公侯,有那桩儿不共卿谋,那件儿不依卿奏?争忍教第一夜梦迤逗,从今后 不见长安望北斗,生扭做织女牵牛!

(尚书云)不是臣等强逼娘娘和番,奈番使定名索取;况自古以来,多有因女色败国者。(驾唱)

【二煞】虽然似昭君般成败都皆有,谁似这做天子的官差不自由!情知他怎收那膘满的紫 骅骝。往常时翠轿香兜,兀自倦朱帘揭绣,上下处要成就。谁 承望月自空明水自流,恨思悠悠。

( 旦云)妾身这一去,虽为 国家大计,争奈舍不的 陛下!(驾唱)

【黄锺尾】怕娘娘觉饥时吃一块淡淡盐烧肉, 害渴时喝一杓儿酪和粥。我索折一枝断肠柳,饯一杯送路酒。眼见得赶程途,趁 宿头,痛伤心,重回首,则怕他望不见凤阁龙楼,今夜 且则向灞陵桥畔宿。(下)

第三折

(番使拥旦上,奏胡乐科,旦云)妾身 王昭君,自从选入宫中,被 毛延寿将美人图点破,送入冷宫;甫能得蒙恩幸,又被他献与番王形像。今拥兵 来索,待不去,又怕江山有失;没奈何将妾身出塞和番。这一去, 胡地风霜,怎生消受也!自古道:“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春风当自嗟。”(驾引文武内官上,云)今日灞桥 饯送明妃,却早来到也。(唱)

【双调·新水令】锦貂裘生改尽汉宫妆,我则索看昭君画图模样。旧恩金勒短,新恨玉鞭长。本是对 金殿鸳鸯, 分飞翼,怎承望!

(云)您文武百官计议,怎生退了番兵,免明妃和番者。(唱)

【驻马听】宰相每商量,大国使还朝多赐赏。早是俺夫妻悒怏,小家儿出外也 摇装。尚兀自 渭城衰柳助凄凉,共那灞桥流水添惆怅。偏您不断肠,想娘娘那一天愁都撮在琵琶上。

(做下马科)(与旦 打悲科)( 驾云)左右慢慢唱者,我与明妃饯一杯酒。(唱)

【步步娇】您将那一曲阳关休轻放,俺咫尺如天样,慢慢的捧玉觞。朕本意待尊前挨些时光,且休问劣了宫商,您则与我半句儿 俄延着唱。

(番使云)请娘娘 早行,天色晚了也。(驾唱)

【落梅风】可怜俺别离重,你好是归去的忙。寡人心先到他 李陵台上? 回头儿却才魂梦里想,便休题贵人多忘。

( 旦云)妾这一去,再何时得见 陛下?把我 汉家衣服都留下者。(诗云)正是: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忍着主衣裳,为人作春色!(留衣服科)(驾唱)

【殿前欢】则什么留下舞衣裳,被西风吹散旧时香。我委实怕宫车再过 青苔巷,猛到椒房,那一会想菱花镜里妆,风流相, 兜的又横心上。看今日昭君出塞,几时似 苏武还乡?

(番使云)请娘娘行罢,臣等来多时了也。(驾云)罢罢罢!明妃,你这一去,休怨朕躬也。(做别科,驾云)我那里是大汉皇帝!(唱)

【雁儿落】我做了别 虞姬楚霸王,全不见守玉关征西将。那里取保亲的 李左车,送女客的萧丞相?

(尚书云) 陛下不必挂念。(驾唱)

【得胜令】他去也不沙架海 紫金梁,枉养着那边庭上 铁衣郎。您也要左右人扶侍,俺 可甚糟糠妻下堂!您但提起刀枪,却早 小鹿儿心头撞。今日 央及煞娘娘,怎做的男儿当自强!

(尚书云)陛下,咱回朝去罢。(驾唱)

【川拨棹】 怕不待放丝缰,咱可甚鞭敲金镫响。你管燮理阴阳,掌握朝纲,治国安邦, 展土开疆;假若俺高皇,差你个梅香,背井离乡, 卧雪眠霜,若是他不恋恁春风画堂,我便官封你一字王。

(尚书云)陛下,不必苦死留他,着他去了罢。(驾唱)

【七弟兄】说什么大王、不当、恋王嫱,兀良!怎禁他临去也回头望。那堪这散风雪旌节影悠扬,动 关山鼓角声悲壮。

【梅花酒】呀!俺向着这迥野悲凉。草已添黄,兔早迎霜。犬褪得毛苍,人搠起缨枪,马负着行装,车运着 糇粮,打猎起 围场。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梁。他部从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 寒螀;泣寒螀,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

【收江南】呀!不思量,除是铁心肠;铁心肠,也愁泪滴千行。美人图今夜挂昭阳,我那里供养,便是我高烧银烛照 红妆。 (尚书云) 陛下,回銮罢,娘娘去远了也。(驾唱)

【鸳鸯煞】我索大臣 行说一个推辞谎,又则怕笔尖儿那伙编修讲。不见他花朵儿精神,怎趁那草地里风光?唱道伫立多时,徘徊半晌,猛听的塞雁 南翔,呀呀的声嘹亮, 却原来满目牛羊,是兀那载离恨的毡车半坡里响。(下)

(番王引部落拥昭君上,云)今日汉朝不弃旧盟,将 王昭君与俺番家和亲。我将昭君封为 宁胡阏氏,坐我正宫。两国息兵,多少是好。众将士,传下号令,大众起行,望北而去。(做行科)(旦问云)这里甚地面了?(番使云)这是黑江,番汉交界去处。南边属 汉家,北边属我番国。( 旦云)大王,借一杯酒 望南浇奠,辞了汉家,长行去罢。(做奠酒科,云)汉朝皇帝,妾身今生已矣,尚待来生也。(做跳江科)(番王惊救不及,叹科,云)嗨!可惜,可惜!昭君不肯入番,投江而死。罢罢罢!就葬在此江边,号为青冢者。我想来,人也死了,枉与汉朝结下这般仇隙,都是 毛延寿那厮搬弄出来的。 把都儿,将毛延寿拿下,解送汉朝处治,我依旧与汉朝结和,永为甥舅,却不是好?(诗云)则为他丹青画误了昭君,背汉主暗地私奔;将美人图又来哄我,要索取出塞和亲。岂知道投江而死,空落的一见消魂。似这等奸邪逆贼,留着他终是祸根;不如送他去汉朝哈喇, 依还的甥舅礼,两国长存。(下)

第四折

(驾引内官上,云)自家 汉元帝,自从明妃和番,寡人一百日不曾设朝。今当此夜景 萧索,好生烦恼。且将这美人图挂起,少解闷怀也呵。(唱)

【中吕·粉蝶儿】宝殿 凉生,夜迢迢六宫人静。对 银台一点寒灯,枕席间,临寝处,越显的吾身薄幸。万里龙廷,知他宿谁家 一灵真性。

(云)小黄门,你看垆香尽了,再添上些香。(唱)

【醉春风】烧尽御炉香,再添 黄串饼。想娘娘似 竹林寺,不见半分形;则留下这个影、影。未死之时,在生之日,我可也一般恭敬。

(云)一时困倦,我且睡些儿。(唱)

【叫声】 高唐梦,苦难成。 那里也爱卿、爱卿,却怎生无些灵圣?偏不许楚襄王枕上雨云情。

(做睡科)(旦上,云)妾身 王嫱,和番到北地,私自逃回。兀的不是我主人! 陛下,妾身来了也。(番兵上,云)恰才我打了个盹, 王昭君就偷走回去了。我急急赶来,进的汉宫,兀的不是昭君!(做拿旦下)(驾醒科,云)恰才见明妃回来, 这些儿如何就不见了。(唱)

【剔银灯】恰才这搭 儿单于王使命,呼唤俺那昭君名姓;偏寡人唤娘娘不肯灯前应, 却原来是画上的丹青。猛听得仙音院,凤管鸣,更说甚 箫韶九成。

【蔓青菜】白日里无承应,教寡人不曾一觉到天明,做的个团圆梦境。(雁叫科,唱)却原来雁叫长门两三声,怎知道更有个人 孤另!

(雁叫科)(唱)

【白鹤子】多管是春秋高,筋力短;莫不是食水少,骨毛轻?待去后,愁江南网罗宽;待向前,怕塞北雕弓硬。

【幺篇】伤感似替昭君思汉主,哀怨似作 薤露 哭田横,凄怆似和半夜楚歌声,悲切似唱三叠阳关令。

(雁叫科)(云)则被那 泼毛团叫的凄楚人也。(唱)

【上小楼】早是我神思不宁,又添个冤家缠定。他叫得慢一会儿,紧一声儿,和尽寒更。不争你打盘旋, 这搭里同声相应,可不差讹了四时节令?

【幺篇】你却待寻子卿、觅李陵。对着银台,叫醒咱家,对影生情。则俺那 远乡的汉明妃,虽然薄命,不见你个泼毛团,也耳根清净。

(雁叫科)(云)这雁儿呵。(唱)

【满庭芳】又不是心中爱听,大古似 林风瑟瑟,岩溜泠泠。我只见山长水远天如镜,又生怕误了你途程。见被你冷落了 潇湘 暮景,更打动我边塞离情。还说甚 雁过留声,那堪更 瑶阶夜永,嫌杀月儿明!

(黄门云) 陛下省烦恼,龙体为重。( 驾云)不由我不烦恼也。(唱)

【十二月】休道是咱家动情,你宰相每也生憎。不比那雕梁燕语,不比那锦树莺鸣。汉昭君离乡背井,知他在何处愁听?

(雁叫科)(唱)

【尧民歌】呀呀的飞过蓼花汀, 孤雁儿不离了 凤凰城。画檐间铁马响 丁丁,宝殿中御榻冷清清,寒也波更,萧萧落叶声,烛暗长门静。

【随煞】一声儿绕汉宫,一声儿寄渭城,暗添人白发成衰病, 直恁的吾家可也劝不省。

(尚书上云)今日早朝散后,有番国差使命绑送 毛延寿来,说因毛延寿叛国败盟,致此祸衅。今昭君已死,情愿两国讲和。伏候圣旨。( 驾云)既如此,便将毛延寿斩首,祭献明妃。着 光禄寺大排筵席,犒赏来使回去。(诗云)叶落深宫雁叫时,梦回孤枕夜相思;虽然青冢人何在,还为蛾眉斩画师。

琴谱收录

历代古琴文献汇编琴谱收录

  

撰刊年代 琴曲简介
西麓堂琴统 1525 凡八段
玉梧琴谱 1589 亦名秋扇吟凡九段
文会堂琴谱 1596 凡十段
藏春坞琴谱 1602 亦名秋扇吟羽意凡十三段
阳春堂琴谱 1611 凡九段
太古正音琴谱 1611 凡十段
松弦馆琴谱 1614 羽音凡十段
思齐堂琴谱 1620 羽意凡十四段
乐仙琴谱 1623 羽音凡十八段
古音正宗 1634 羽音凡十四段
义轩琴经 明年代不详 凡八段
愧菴琴谱 1660 羽音凡十二段
臣卉堂琴谱 1663 羽调凡十四段
琴苑心传全编 1667 羽调凡十六段
大还阁琴谱 1673 羽音凡十段
范氏琴瑟合璧 1691 琴瑟俱本调羽音凡十段

最早见于1525年撰刊的《西麓堂琴统》。

词条图册

历代古琴文献汇编琴谱收录

  

撰刊年代 琴曲简介
西麓堂琴统 1525 凡八段
玉梧琴谱 1589 亦名秋扇吟凡九段
文会堂琴谱 1596 凡十段
藏春坞琴谱 1602 亦名秋扇吟羽意凡十三段
阳春堂琴谱 1611 凡九段
太古正音琴谱 1611 凡十段
松弦馆琴谱 1614 羽音凡十段
思齐堂琴谱 1620 羽意凡十四段
乐仙琴谱 1623 羽音凡十八段
古音正宗 1634 羽音凡十四段
义轩琴经 明年代不详 凡八段
愧菴琴谱 1660 羽音凡十二段
臣卉堂琴谱 1663 羽调凡十四段
琴苑心传全编 1667 羽调凡十六段
大还阁琴谱 1673 羽音凡十段
范氏琴瑟合璧 1691 琴瑟俱本调羽音凡十段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