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心

负心

外文名 Ungrateful
拼音 fùxīn
目录导航

词语信息

【词目】负心

【拼音】fù xīn

详细解释

1、违心。 犹言忘恩负义。

《晋书·刘弘传》:“侃遣子及兄子为质,弘遣之曰:‘贤叔征行,君祖母年高,便可归也。匹夫之交尚不负心,何况大丈夫乎!’”

明 冯梦龙 清 蔡元放 《东周列国志》第五回:“庄公奏曰:‘臣久当谢政,今即拜辞。’遂忿忿出朝,谓人曰:‘孺子负心,不足辅也!’即日驾车回国。”

2、背弃情谊。多指对爱情不专一。用于贬义。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三本第四折:“小生救了人,反被害了,自古人云:‘痴心女子负心汉。’今日反其事了。”

明 周清原 《西湖二集》 卷十一:“廷之急急上前扯住衣袂,早被冷风一吹,已不见了琼琼之面。廷之哭倒在地。正是:夜传人鬼三分话,只说王魁太负心。”

明 冯梦龙 《警世通言》第二十九卷:“浩不能忘旧情,乃遣惠寂密告莺曰:‘浩非负心,实被季父所逼,复与孙氏结亲,负心违愿,痛彻心髓。’”

明 凌蒙初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朱氏前日原知文姬这事,也道少卿没理的,今日死了无可怨怅,只得护丧南还。单苦了朱氏下半世,亦是满生之遗孽也。世人看了如此榜样,难道男子又该负得女子的?痴心女子负心汉,谁道阴中有判断?虽然自古皆有死,这回死得不好看。”

清 华广生 《白雪遗音·马头调·痴心汉》:“自古道,痴心的女子负心汉。”

蔡东藩 《宋史通俗演义》第十回:“俗话说得好:‘痴心女子负心汉。’那花蕊夫人本有立后的希望,自被宋女夺去此席,倒也罢了,谁知太祖的爱情,也移到宋女上去,长门漏静,谁解寂寥?”

蔡东藩 《清史演义》第十八回:“俗语说得好:‘痴心女子负心汉。’多尔衮也未免要作负心人了。”

田汉《落花时节》:“友处打听他到了北京,访过他两次都没有会到,后来听说他回上海了,她一直赶到上海来,谁知她还比老曾先到一天呢。何心晃:这真是‘痴心女子负心汉’。”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