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学院图书馆

韶关学院图书馆

中文名 韶关学院图书馆
外文名 ThelibraryofShaoguanUniversity
所属地区 广东韶关
目录导航

韶关学院图书馆

   韶关学院图书馆的前身是韶关师专图书馆,始建于1958年,后与 韶关大学图书馆、 韶关教育学院图书馆合并,2000年正式更名为韶关学院图书馆。2004年,图书馆整体迁入荣获“ 鲁班奖”的现代化、智能化的南区新馆。

  图书馆现有馆舍面积29426㎡。经过多年的 文献资源建设,形成了文、理、工、农、医相结合,以文史、经管、机械、电子、计算机、生物、医学等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性藏书体系。现有纸质图书144.39万册,电子图书292240种,报刊近6000种,现刊1700余种, 电子期刊8000种。设有文学书库、报刊阅览室、多媒体阅览室等20余个文献 信息服务库室,拥有各类阅览座位2994席,阅览座位与学生数比为1:4.44。每周开馆95小时, 自修室全天候开放。年接待读者120多万人次,年文献流通量近100万册次。设有办公室、采编部、流通部、文献阅览部、多媒体信息服务部、技术部、咨询部、教学部等业务部门,现有工作人员84人(含6名 流动编制、20名临时工),其中 正高职称2人,副高职称8人, 中级职称35人, 初级职称16人;硕士学历2人、本科学历34人、大中专学历48人。

  图书馆1993年开始引进SULCMSII 图书馆自动化 管理系统。该系统及服务器经逐步升级,目前已实现了书刊采访、编目、典藏、流通、 书目检索等 业务流程的计算机自动化管理。局域网经过结构化布线,采用先进的网络设施、服务器,可以与校园网、中国 教育网和Internet相联接。1999年建成拥有50台(现已增加到320台)计算机的多媒体阅览室。2005年,图书馆“ 一卡通”管理系统顺利建成,使图书馆在自动化管理方面又迈上一个新的台阶。目前,图书馆拥有16台服务器和大型网络交换系统、6T容量的 光盘塔和 磁盘阵列 存储系统。近年来,图书馆加快了数字化资源建设的步伐,先后引进了 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网、 SpringerLink、“书生之家”电子图书、万方 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及 《人民日报》五十六年全文数据等数字化 信息资源。图书馆还积极开展 资源共享,加入了广东省 网络图书馆,成为广东省网络图书馆十大 镜像站点之一。此外,还自主研发了“韶关学院科研成果 全文数据库”、“图书馆非书资料数据库”等特色数据库等,为学校教学与科研的需要构建了 文献信息资源保障系统。

  作为学校的 文献信息中心,图书馆为读者提供书刊借阅、文献复制、 信息咨询、资源导航、专题检索、定题跟踪、课题 查新等信息服务。近年来,“ 信息素养教育”和“学者论坛”成为图书馆两大服务特色。图书馆为全校各专业学生开设“ 文献检索与利用”必修课、“ 网络信息检索”等选修课程,建有“ 大学生信息素养 专题学习网站”,定期编辑出版 《大学生信息素养》、《高教管理参考》、《图情通讯》等刊物。每周开展“学者论坛”、“学术演讲”、“学术沙龙”、“教学论坛”等学术讲座,遍邀校内外专家学者莅临讲学,使学校的学术文化气氛日益浓厚,图书馆的学术性得到进一步的实现和强化。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