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长权第二届中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论文二等奖,第一作者,2003年
第三届中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论文二等奖,第一作者,2005年
第一届全国高等院校足球科报会二等奖,第一作者,2008
第二届全国高等院校足球科报会二等奖,第二作者,2008
第二届全国高等院校足球科报会二等奖,第一作者,2008
第三届全国高等院校足球科报会一等奖,第一作者,2009
第四届全国高等院校足球科报会一等奖,第一作者,2010
第四届全国高等院校足球科报会一等奖,第二作者,2010
第四届全国高等院校足球科报会一等奖,第三作者,2010
王长权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成员,2004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成员,2005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成员,2008
2002年获中国大学生女子足球联赛北区决赛最佳教练员奖
2006年获北京高校优秀足球教练员奖
2007年荣获北京师范大学优秀辅导员称号
项目名称 | 项目来源 | 经费(万元) | 主持或参加 | 起止日期 |
三自主”教学改革项目(2001) | 教育部 | 3万元 | 参加 | 2001-2003 |
健康与文化并重的公共体育课程建设与改革(2002) | 教育部 | 5万元 | 参加 | 2002-2004 |
制订“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项目子课题(2001) | 教育部 | 1万元 | 参加 | 2001-2003 |
健康与文化并重的公共体育课程建设与改革(2002) | 北京师范大学 | 2万元 | 参加 | 2002-2004 |
体育与健康(2004) | 北京师范大学 | 3万元 | 参加 | 2004-2006 |
论新的举国体制-中国竞技体育回归教育并在教育系统中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与可能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12万元 | 第一主持人 | 2010年7月-2012年12月 |
项目名称 | 项目来源 | 经费(万元) | 主持或参加 | 起止日期 |
三自主”教学改革项目(2001) | 教育部 | 3万元 | 参加 | 2001-2003 |
健康与文化并重的公共体育课程建设与改革(2002) | 教育部 | 5万元 | 参加 | 2002-2004 |
制订“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项目子课题(2001) | 教育部 | 1万元 | 参加 | 2001-2003 |
健康与文化并重的公共体育课程建设与改革(2002) | 北京师范大学 | 2万元 | 参加 | 2002-2004 |
体育与健康(2004) | 北京师范大学 | 3万元 | 参加 | 2004-2006 |
论新的举国体制-中国竞技体育回归教育并在教育系统中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与可能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12万元 | 第一主持人 | 2010年7月-2012年12月 |
论文(著)题目/教材名称 | 期刊名称、卷次/出版社 | 作者排序 | 时间 |
学巴西人踢球 | 足球世界中国体育报业总社/2001年14期31 | 1/1 | 2001 |
中美高校女子足球运动对发展得比较研究(一) | 体育文化导刊/2004年、4期、52-53 | 1/3 | 2004 |
中美高校女子足球运动对发展得比较研究(二) | 中国体育科技/2005年41卷138-139 | 1/3 | 2005 |
浅谈大学生参加拓展训练的价值 |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24卷115-116 | 1/3 | 2005 |
拓展训练进入校园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38卷138-140 | 1/2 | 2004 |
试用数学模型分析空心篮的弧度 |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38卷90-92 | 2/2 | 2004 |
浅析CUBA女篮优秀队伍得分现状与发展对策(文章) |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23卷577-578 | 3/3 | 2004 |
北京高校女子足球队发展现状的调查分析 |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增刊)2005年28卷279-280 | 1/2 | 2005 |
足球运动员疲劳与恢复的研究 |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增刊)2005年28卷116-117 | 3/3 | 2005 |
现代足球比赛中影响运动员竞技水平发挥的因素分析 |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增刊)2005年28卷299-300 | 1/3 | 2005 |
再对运动技术和运动技能概念的辨析 | 体育教学/2004年第3期18-19 | 3/3 | 2004 |
从2003年女足世界杯透析女足竞技水平发展趋势 |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25卷93-94 | 1/3 | 2006 |
我国部分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 |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25卷67-69 | 3/3 | 2006 |
2005年中国大学生女足锦标赛教练员运动员现状调查分析 |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25卷第4期100-1013 | 3/3 | 2006 |
中国大学生女子足球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25卷第5期112-114 | 3/3 | 2006 |
中国女足与亚洲高水平女足进攻能力的比较分析 |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26卷第4期116-119 | 1/3 | 2006 |
我国女子足球运动员膝关节损伤的调查分析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43卷108-110 | 2/2 | 2007 |
中国女足与世界女足强队攻击力差距的分析 |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24卷2期106-108 | 4/4 | 2007 |
我国青少年足球俱乐部发展现状的研究 |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27卷第5期116-119 | 1/3 | 2008 |
亚洲四国U-19青年女足队员一对一攻守能力的比较分析 |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27卷第1期113-115 | 2/3 | 2008 |
2007年女足世界杯中国队与巴西队进攻战术打法的比较研究 |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27卷第4期118-121 | 2/3 | 2008 |
世界U-20青年女足技战术打发特点发展趋势研究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45卷第4期432-434 | 1/3 | 2009 |
“五人制”足球运动在中小学开展的可行性研究 | 中国学校体育,2009年第8期70-71 | 1/3 | 2009 |
学校心理拓展训练 |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 | 编著 | 2004 |
大学体育文化教程 |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 | 编委 | 2004 |
体育与健康(北方版)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副主编 | 2009 |
体育与健康(教学参考)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副主编 | 2009 |
体育教学内容选编技巧与案例 | 北京师范大学 | 编委 | 2009 |
实用学校体育学 | 北京师范大学 | 编委 | 2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