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18日,宿迁市体育总会成立大会在宿迁市人民政府办公大楼一楼常务会议室召开,会议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委员会领导班子。副市长秦正宝同志被聘请为名誉主席,市体育局局长臧广甫同志当选为市体育总会主席。会议还通过了《宿迁市体育总会章程(草案)》。
“十二五”时期,是宿迁市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加快建设体育强市的关键时期。宿迁市体总紧紧抓住这个历史机遇,围绕“加大投入,加快发展,加强服务,创建体育强市”主题,坚持发展生态体育,振兴体育产业,繁荣体育事业的基本思路,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增强人民体质,提高人民健康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标,不断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全力以赴抓好省运会备战参赛工作,实现运动成绩再翻番,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规范完善,积极发展体育产业,凝心聚力加强基层体育,促进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重点建设市县中心城区“十分钟健身圈”和市区“古黄河、中运河生态体育万米健身带”;不断提高竞技体育水平,认真办好市县(区)两级体校和市高尔夫职业教育学校,积极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和体育专门人才;设立体育产业引导资金,致力打造特色、品牌赛事,培育扩大彩票、场馆等各类体育市场和效益。
2015年前建成体育强市和体育生态城市。城乡基层(街道、社区、居委会、乡镇、行政村)体育健身俱乐部建设率达100%,每年创建1个以上省级城乡健身俱乐部。扩大城乡晨晚练点规模,各县(区)达500个以上。加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每年组织培训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不少于300人,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不少于1800人,探索社会体育指导员与全民健身设施的合理整合,争取每个全民健身点至少配备1名社会体育指导员。配合教育部门抓好学校体育工作,并协调做好学校体育设施对社会开放等工作。深化体育社团体制改革,理顺体育总会与体育行政部门以及各体育社会团体的关系,充分发挥体育社团的组织、引导、发动作用。农民体育协会和老年体育协会进一步向下延伸,所有行政村和城市社区建立体育健身组织。加强健身气功管理和推广工作,健身气功站点增至20个。
实现县(区)全覆盖。加强国民体质监测站点管理,进一步扩大监测范围,力争到“十二五”末建立起基本涵盖符合监测要求的全体人群监测系统和体质档案。稳步推进国家体育职业资格鉴定,完善组织机构,开展相应培训和鉴定工作。
加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着力打造“十分钟健身圈”和“千里绿道联通”工程。进一步改善城乡社区体育设施基础条件,坚持投资主体多元化,面向基层,面向大众,加快推进以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体育公园、全民健身工程(点)为主要内容的城乡社区体育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城乡社区体育设施建设覆盖率达100%。以亲民、便民、利民为宗旨,大力实施“十分钟健身圈”工程。
市区以主城区为范围,各县(区)以座下镇(街道)为范围,以各地现有的体育场馆设施为基础,通过旧点改造和新增布点,来实现在市区(城区)范围内城市核心区或集中居住区,沿主要道路每步行10分钟左右就有一片健身场地或设施。通过统筹安排、合理布局,建设“古黄河、中运河生态体育万米健身带”,骆马湖、洪泽湖健身娱乐集聚区,并通过六塘河、古黄河、民便河将市区与沭阳县、泗阳县、泗洪县相连,与骆马湖、洪泽湖相连,形成宿迁市千里绿道联通格局。
广泛开展健身活动,实施全民健身品牌战略。坚持建设与活动并举,精心组织一年一度的元旦万人长跑、市民绿色健身日、全民健身日等活动。积极策划组织两年一届的生态体育运动会。积极承办省级以上群众性体育比赛,积极组队参加全国、省级群众性体育比赛。坚持城市体育和农村体育并重,开展“体育进社区”、“体育下乡”活动。协调市总工会、妇联、团委等群团组织各自范畴人群开展体育健身活动。关心、重视、支持残疾人及老年人体育事业,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残疾人及老年人体育工作。积极谋划、建设一批全民健身品牌,不断创新活动形式,提高组织程度,扩大社会影响,逐步打造成有一定影响力的全民健身活动品牌。全民健身月活动普及率达100%。市及所辖各县(区)每年举办全民健身月活动。不断挖掘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和创编新优健身项目,对宿迁市民喜闻乐见、基础深厚的健身活动进一步丰富内涵、提升品质、扩大影响,扶持鼎王争霸和泗洪梅花扳手节、沭阳中置足球、宿豫青少年太极等传统品牌活动。促进体育与文化、教育、旅游、休闲的紧密结合,提升全民健身活动的文化品味和吸引力。
在竞技体育方面,改革体制、完善机制。坚持制度创新,深化业余训练改革,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发展竞技体育。实施人才培养战略,着眼于培养各类体育人才,让每个运动员训有所专、学有所长,服务社会;实施两级基地创建,突出重点,抓好国家级、省级基地建设;实施三支队伍建设,加强竞训管理干部队伍建设,各项目教练员、裁判员队伍建设,业余训练运动员队伍建设。
做优做强优势项目,全面提升次优势和潜优势项目,增强田径、游泳基础项目实力,突破集体球类项目。大力开展裁判员培训工作,围绕重点项目,着眼潜力项目,使全市裁判员队伍有量和质的飞跃,力争一级以上裁判员人数年增幅达到10%以上,实施金牌教练员培养计划,严格实施每年向上级训练单位输送一名运动员、在省级以上比赛中取得一枚奖牌、发表一篇论文的“三个一”工程考核。加大力度引进高水平教练员,增加部分运动项目设置,在摔跤、举重、中长跑、跆拳道、游泳等项目上集中精力做优做强,形成集团优势;在田径、柔道、击剑、拳击、乒乓球、武术、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网球等项目上,着力培育夺金点。严格遵循各项目训练和青少年身体成长规律,选好苗子、着眼未来、打好基础,不断提高科学训练水平;制定后备人才培养方案,利用好省给予市区联合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配套政策,开创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宿迁模式”,重点加强符合第十八届省运会参赛要求的一类项目和二类项目后备人才培养。
积极支持各县(区)根据本地区优势,有重点、有选择地开展业余训练,承办两支以上具备自身优势的市运动队,提高竞技体育资源配置的整体效益,促进全市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积极协调有关方面,争取承办一支省级优秀运动队
壮大规模、提高成绩。整合资源,优化布局,完善市、县两级体育人才培训基地。争创2所国家级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1所三星级体校、4所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5所省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8所省级传统项目学校、50所以上市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坚持人才选拔标准和奖励办法,加强体育后备人才选拔网络建设,进一步扩大业余训练规模,在第十八届省运会周期形成1500-2000名运动员的省注册规模,300名以上运动员取得参赛资格,力争第十八届省运会成绩在上届基础上再翻番,实现向省和“八一”队输送15名以上优秀运动员的目标任务。
体教结合、训研并重。不断规范训练行为,建立良好科学的训练秩序,引导教练员积极从事训练科研,加强技术创新,促进科学技术与运动训练的紧密结合,实现科学选材、科学训练。构建新的运动员文化教育体系。积极推进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手段改革,切实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市体校在校生要达400人以上的教学规模,80%以上的毕业生取得相关专业国家职业资格四级以上证书或有关行业执业资格证书。大力推进体教结合,按照协调统一、资源共享、责任共担、共同发展的原则,形成市、县二级业余训练网络与中、小学衔接融合的体育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学训结合、灵活多样、结构优化、效益显著的体教结合运行机制。
积极配合教育部门深入开展“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确保青少年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
举办品牌赛事,打造宿迁名片。积极申办影响大、市场前景好的大型赛事,高水平、高质量办好国家级以上体育赛事,宣传推介宿迁,着力打造小轮车等一批有特色、有创意、有规模、有市场的品牌赛事。坚持办好市内各项传统体育竞赛活动。力争每年举办国际性比赛1次以上,国家级比赛5次以上、省级比赛5次以上。县(区)承办省级以上体育竞赛覆盖率达100%。全市每年主办承办各级各类比赛达到40次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