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秉文

郑秉文

中文名 郑秉文
出生日期 1955年
毕业院校 辽宁大学
目录导航

人物经历

1982年2月毕业于辽宁大学获学士学位,1986年6月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硕士学位,1992年6月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博士学位。

1992年9月至1995年2月公派赴法进修,先在法国巴黎第十一大学让·莫内学院做博士后14个月,获《博士后地位证书》,后来在受聘于法国Marne la Vallée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微观经济学和亚太经济。

1995年2月回国至2000年10月在研究生院先后任培训中心主任、题库考试中心主任、院长助理、副院长等职务,

1996年6月至2000年11月受命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所属全资公司“中国经济技术研究咨询公司”总经理、法人代表(副局级);

2000年10月至2004年7月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党委副书记、副所长;

2004年7月至今,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委员。[1]

任免信息

2018年1月24日,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任命郑秉文为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2]

2018年3月15日,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主席会议通过,郑秉文当选外事委员会委员。[3]

社会兼职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会保障中心主任;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兼职教授,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西南财经大学保险学院暨社会保障研究所兼职教授。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客座教授。

研究领域

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西方经济学,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s),福利国家,社会保障制度比较,社保基金投资和企业年金等。

两会建议

2021年两会期间,提出《关于尽快对养老金投资管理人数量进行扩容的提案》,建议尽快对养老金投资管理人数量进行扩容,简化投资管理人资质的审批程序,不断完善对现有投资管理人的评估,引入更多的市场决定机制因素,完善准入/退出机制。[4]

2022年3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建议推动适老化改造多元化筹资,将适老化改造纳入基层组织工作目标。

对于老旧小区适老化的困境,郑秉文提出四点建议。

一是推动适老化改造多元化筹资。例如,有关主管部门应统一出台政策,允许居民提取住房公积金和使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用于加梯等适老化改造。再如,银行应提供“加梯贷”产品,提供低利率、免抵押的信贷服务。

二是分发挥街道和社区的作用,将适老化改造纳入基层组织工作目标。经验证明,凡是适老化改造顺利的地方,一般都是街道和社区能够主动搭建协商议事平台、化解矛盾分歧和促进形成共识的结果。例如,2021年上海市开始实行“只要有一户居民申请,社区就启动组织加装电梯意愿征询”,一年之内签约加装电梯6073部,完成加装电梯1579部,是过去10年加装电梯总量的3倍。

三是法律层面应充分发挥居民意愿调节作用。各地在法律实践中逐渐形成一些有益经验和典型案例,此前,安徽合肥市某小区的高低楼层业主就加装电梯始终达不成一致,一层居民阻挠加梯施工,当地法院二审最终判决涉案加装电梯施工行为合法。

四是完善标准体系,提高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品质和效率。将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纳入规范改造标准,促进适老化改造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同时结合地方实际以及具体生活场景,制定适老化改造清单及安全性标准规范,形成一套覆盖中央和地方的体系化标准。[5]

主要作品

主要代表著作为

《经济理论中的福利国家》(《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养老保险“名义账户”制的制度渊源与理论基础》(《经济研究》,2003年第4期)、

《“名义账户”制: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的一个理性选择》(《管理世界》,2003年第8期)、

《DB型现收现付制社保基金的危机与投资理念》(《世界经济》,2003年第11期)、

《DC型积累制社保基金的优势与投资策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4年第1期),等中英文发表和出版的文章和著作400多万字,译著100多万字。

人物评价

郑秉文是国内外享有崇高声望著名的社会保障专家,“走窄路”的经济学家。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