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宫曲》是元曲牌名,属北曲双调。也是昆曲里一支用途极广的北曲曲牌,又是京、昆两界演员,尤其是武戏演员最熟悉的曲牌。字数定格据《九宫大成谱》正格是六﹑四﹑四﹑四﹑四﹑四﹑七﹑七﹑四﹑四(十句),但是第五句以后可酌增四字句。或单用作小令,或用在双调套曲内。
《蟾宫曲》-简介
《蟾宫曲》曲牌名。又称《天香引》、《秋风第一枝》、 《步蟾宫》等。十一句,句式为六四四四四四六六四四四,押七平声韵。兼作小令、套曲。曲谱为:平平仄去平平(韵)。平去平平,平仄平平(韵)。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上平平(韵)。仄仄平平平上,平平平仄仄平(韵)。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去(韵),仄仄平平(韵)。
《蟾宫曲》-曲牌
《蟾宫曲》是昆曲里一支用途极广的北曲曲牌,又是京、昆两界演员,尤其是武戏演员最熟悉的曲牌。《蟾宫曲》是北曲双调“新水令”联套里第一支上板的过曲,几乎是这个联套里不可或缺的一这支重要过曲。除“《蟾宫曲》”外,这个套曲里还有一些出现较多的过曲曲牌,如《驻马听》、《雁儿落》、《沽美酒》、《搅筝琶》等等。这个套曲有时与南曲仙吕入双调的一些曲牌《步步娇》、《江儿水》、《园林好》、《沉醉东风》等组成“南北合套”。 《蟾宫曲》的文词定格应为六、四、四、四、四、四、七、七、四、四,十句十韵48个字,但多数传奇中的这只曲牌往往在第五句后增加两个四字句,形成了多达56个字的大中型曲牌。多数《蟾宫曲》唱25-28小节,但由于北曲增加衬字不受限制,衬字加的多了唱腔必然延长,比如《苏武还朝·还朝》中的《蟾宫曲》加了42个衬字,唱35小节;《牡丹亭·硬拷》加了39个衬字唱29小节。衬字最少的是《永团圆·堂配》12个衬字;《义侠记·打虎》的《蟾宫曲》也只有13个衬字。
《蟾宫曲》是一支能适应各种行当的人物演唱、能表达各种感情情调的可塑性很强的曲牌,各种行当都用它,如生行(含外、末)的《千忠戳·打车》、《绣襦记·打子》、《麒麟阁·打子》、《永团圆·堂配》、《党人碑·酒楼》等;武生的《宝剑记·夜奔》、《义侠记·打虎》等;旦行(含贴旦、武旦)的《渔家乐·羞父》、《南柯记·情尽》、《金雀记·醉圆》、《桃花扇·寄扇》、《白蛇传·盗草》等;小生的《白罗衫·井遇》 、《西楼记·错梦》、《牡丹亭·硬拷》、《荆钗记·男祭》等;净行的有《恶梦》;丑行的有《儿孙福·宴会》、《玉簪记·佛会》等。虽然它的使用范围如此之广,但它的节拍形式却只有四四拍一种,难得的是它突破了北曲无“赠板”的惯例,在《荆钗记·男祭》里竟出现了带赠板(八四拍)的《蟾宫曲》祭奠亡妻的王十朋用它唱出了爱与恨交织的激情,兹摘录几小节《男祭》与同它感情反差极大的《夜奔》相对比:“4/8| 6-5-| 5 6 1.165 | 3.2 3 5 | 6.5 3 212|昭告灵魂4/4| 0 12 1 6 5 | 35 6 | 3 3 232|生逼做叛国红巾做了3.32 17 6 | 5 45 6-| 6-1-| 2.3 2 12 | 1听剖因依1 2321 | 615 67 | 656 161 23 212 | 1背主黄巢 ”而无独有偶, 《玉簪记·佛会》里由丑领唱的《蟾宫曲》又一次出现了赠板。既然如上所述,《蟾宫曲》音乐节奏除个别唱段加了增板之外其他变化并不大,音域也不太宽,为什么却有这样广泛的使用范围?虽然不排除历史形成的偶然因素,但它本身的原因恐怕还是起着主导的作用。
《蟾宫曲》文词以四字为主。王季思在《论词谱曲谱书》中谈道:《蟾宫曲》原调较长,又可增删,篇幅较宽,除七字句两句外,全用四、六句,与五、七言诗格调全别,比较宜于铺陈的赋体,抒豪迈的心情。这里虽主要谈文词,实际上已联系到音乐调性。为昆曲谱曲最不宜于连续七字句或五字句,而以四字句谱曲则伸缩余地大,进而加衬就变成了七字句,如《打虎》词:“何用你虚担怕恐,好叫俺羞涩囊空,按不住恶气冲冲,每句前三字都是衬字,加衬字就便于表达不同的感情心态。”另外,四字句也便于处理音乐节奏,《蟾宫曲》的四字句在许多传统唱段中以这样的节奏为多:“6 12 3 | 2 17 6 0| 6圣德汪洋3 65 12 3| 3 5 6 543| 5一领霓裳1 1 65 3 1 1 65 3 5离笼狡兔殷勤寄语” 这几种四字句节奏交叉使用,就表现出铿锵跌宕的力度。
如果把《蟾宫曲》12句词按词义和句逗分成四大句,就是:“第一大句六、四、四,落宫(1)音 ;第二大句四、四、四,落征(5)音;第三大句七、七,落羽(6)音;第四大句四、四、四、四。落宫(1)音 ”除四个大句落音如上以外,其他八个小句落的是四个角(3)音和四个羽音。这样就很明显,“《蟾宫曲》”是详明的宫调式,其骨干音就紧紧围绕着主和弦(1-3-5),(6)是其从属音,若把四大句比做古诗绝句“起、承、转、合”的分析法,第三大句落音(6)恰好在“转”的句子上。看来“《蟾宫曲》”的音乐调性明朗、清晰,调式清楚明确,这就决定了它好听、好唱、好记,易于表达不同的音乐感情和音乐形象。 “《蟾宫曲》”的主腔也十分清楚,主腔旋律又很有特色:“第一主腔5 6 |6 1 23 212 | 1或615 67|656 1 23 212 | 1或17 6 |6 1 23 212 | 1 ;第二主腔3 65 3,或5 46 3,或5654 3 ;第三主腔61 176 5,或6 543 5 ”尤其是第一主腔在北曲中绝无仅有,干脆、挺拔、好听、节奏力度强。元燕南芝奄的《唱论》中对北曲双调的调性分析是“侠栖激袅”,这四个字虽然不大好懂,但它的大意是可以意会的,起码它不属于柔媚、婉转、凄凉、缠绵一类,即使像《男祭》用了增板,也不失去它健康、激昂、华美的素质。
名称: [双调]蟾宫曲
作者: 庾天锡
简介
庾天锡
生卒年不详,字吉甫,大都(今北京市)人。曾任中书省椽等,著杂剧十五种,今已不传。
主题词或关键词: 元曲
栏目关键词: 元曲三百首
体裁: 散曲
年代: 元 内容介绍
【原文】
[双调]蟾宫曲
庾天锡
环滁秀列诸峰。
山有名泉,泻出其中。
泉上危亭,僧仙好事,缔构成功。
四景朝暮不同。
宴酣之乐无穷,酒饮千钟。
能醉能文,太守欧翁①。
【注释】
①欧翁:即欧阳修。
【赏析】
这首小令赋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事,有怀才不遇、借酒浇愁之意,作者在自己和欧阳修之间发现了身世经历的相似之处。作者和欧阳修作为文人兼官吏,本身就存在着理想的浪漫与现实的冷酷之间的矛盾。特别是在元代更为黑暗的社会现实中,这种矛盾更为突出,作者心中更有一种被撕裂的痛苦。全曲在沉醉山水的背后潜伏着一缕失落的愁绪。纵情山水只求一醉,只有用酒来麻木自己痛苦的心灵。全曲词意虽脱胎于古文,但作者把它压缩成一首小令后却又能保持精粹、不失原意,显示出很高的艺术才能。
[双调]蟾宫曲
名称: [双调]蟾宫曲
作者: 马致远
简介
马致远
(约在1251-1321以后),号东篱,大都人。曾做过几年江浙行省务官,后过着“幽栖”生活。他是元代著名的戏剧家,有杂剧十五种,现存《汉宫秋》、《青衫泪》等七种。他也是一个散曲名家,辑本有《东篱乐府》一卷(近人辑),现存小令一○四首,套曲二十三套。
主题词或关键词: 元曲
栏目关键词: 元曲三百首
体裁: 散曲
年代: 元 内容介绍
【原文】
[双调]蟾宫曲
马致远
咸阳百二山河①,两字功名,几阵干戈②。
项废东吴③,刘兴西蜀④,梦说南柯⑤。
韩信功兀的般证果⑥,蒯通言那里是风魔⑦?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⑧,醉了由他⑨!
【注释】
①百二山河:形容地势的险要,二万兵力可抵挡一百万兵。
②“两字”二句:为了功名二字,几次大动干戈。
③项废东吴:指项羽在垓(gāi)下兵败,自刎乌江边。
④刘兴西蜀:刘邦利用封地汉中和蜀中的人力物力,得以勃兴。
⑤梦说南柯:就像南柯一梦。
⑥韩信:是汉朝的开国功臣,后被吕后设计杀害。兀的般:这般。证果:佛家语,因果报应,结果。
⑦“蒯通”句:蒯(kuǎi)通,汉高祖的著名辩士。韩信用蒯通之计定齐地。后蒯通要求韩信反叛,韩信不从。他怕受牵累,假装风魔。
⑧“成也萧何”句:韩信因萧何推荐得到刘邦的重用。后来吕后杀韩信,也是用了萧何之计。
⑨他:读tuō。
【赏析】
这首曲子表现作者的历史观和政治观,将人们带入过去的历史之中,让人们从中吸取教训。咸阳为易守难攻之地。可是,为了功名二字,这里却战事频仍!楚汉相争,结果是项羽兵败,自刎于乌江边上。刘邦却凭借汉中和蜀地的人力物力,取代了秦朝。这些历史的纷争,其实有如“南柯一梦”。最后打败项羽的功臣也被杀被逼疯。功名权位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还是痛饮美酒,由他醉去吧!这个曲子借对历史事件的回顾与评说,表现了对功名利禄的厌恶。对现实政治表示了反感。全曲有浓厚的厌世情绪。
名称: [双调]蟾宫曲
作者: 阿鲁威
简介
阿鲁威
生卒年不详,字叔重,号东泉,蒙古族人。曾任南剑太守和经筵官。今存小令十九首。
主题词或关键词: 元曲
栏目关键词: 元曲三百首
体裁: 散曲
年代: 元 内容介绍
【原文】
[双调]蟾宫曲
阿鲁威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①。
紫盖黄旗②,多应借得,赤壁东风③。
更惊起南阳卧龙④,便成名八阵图中⑤。
鼎足三分,一分西蜀⑥,一分江东⑦。
【注释】
①“有酾(shī)酒临江”二句:此处指曹操临江饮酒,横握长矛吟诗,可谓一代英雄。酾酒:饮酒。槊(shuò):长矛。
②紫盖黄旗:指一种云气,也叫紫云,形状如黄旗紫伞。按照古代迷信说法,黄旗紫盖状的云气在哪里出现,哪里就会有真龙天子。此处指东吴孙权建立了帝业。
③赤壁东风:指东吴周瑜在赤壁大败曹操。
④更惊起南阳卧龙:诸葛亮出山后辅助刘备建立统一大业。南阳卧龙:诸葛亮曾隐居于南阳卧龙岗,人称卧龙先生。
⑤八阵图:诸葛亮所作的阵形。
⑥西蜀:三国之一,又称蜀汉,历史上把刘备建立的国家称为西蜀。
⑦江东:指三国时孙权建立的吴国,地处江东,又称东吴。
【赏析】
《蟾宫曲》是一首咏史的曲子。作者赞颂曹操、周瑜、诸葛亮的丰功伟业。借用典故,抓住“酾酒临江”、“赤壁东风”和“八阵图”等典型事件,言简意丰地塑造了曹操、周瑜、诸葛亮的英雄形象,并对三国鼎立的形势进行了鸟瞰与概括。全曲写得沉郁奔放,与所吟人物的胸襟抱负暗相契合。
名称: [双调]蟾宫曲
作者: 郑光祖
简介
郑光祖
字德辉,平阳襄陵(今山西临汾附近)人。曾任杭州路吏。病卒,葬于西湖灵芝寺。他是元代后期著名的杂剧作家,“元曲四大家”之一。《录鬼簿》说他“名闻天下,声振闺阁”。艺人们都尊称他为“郑老先生”。他写过杂剧18种,现存《倩女离魂》等8种。《全元散曲》录存其小令6首,套数2套。
主题词或关键词: 元曲
栏目关键词: 元曲三百首
体裁: 散曲
年代: 元 内容介绍
【原文】
蟾宫曲·梦中作
郑光祖
半窗幽梦微茫,歌罢钱塘①,赋罢高唐②。风入罗帏,爽入疏棂③,月照纱窗。
缥缈④见梨花淡妆⑤,依稀闻兰麝⑥余香。唤起思量,待不思量,怎不思量!
【译文】
窗儿半掩,幽深的梦境朦胧迷茫,好像苏小小的歌声刚刚停歇,又好像才和神女欢会在高唐。夜风吹入轻罗帐,透过疏朗的窗棂,使人清爽,月光如水映照着纱窗,面前隐隐约约出现了她淡雅的形象,仿佛还能闻到她那兰麝般的余香。这一切都唤起我思量,本想不思量,又怎能不思量!
【注释】
①:钱塘:杭州,曾为南宋都城,为歌舞繁华之地,这里用南刘钱塘名妓苏小小的故事。
②:高唐:战国时楚国台馆名,在古云梦泽中。宋玉曾写《高唐赋》,叙述楚襄王游高唐,梦中与巫山神女欢会。
③:疏棂:大格子窗户。
④:缥缈:隐约。
⑤:梨花淡妆:形容女子装束素雅,像梨花一样清淡。
⑥:兰麝:兰香与麝香,均为名贵的香料。
名称:[双调]蟾宫曲
作者:薛昂夫
薛昂夫(1267—1359) 元代散曲家。回鹘(即今维吾尔族)人。原名薛超吾,以第一字为姓。先世内迁,居怀孟路(治所在今河南沁阳)。祖、父皆封覃国公。汉姓为马,又字九皋,故亦称马昂夫、马九皋。据赵孟頫《薛昂夫诗集序》(《松雪斋文集》),他曾执弟子礼于刘辰翁(1234~1297)门下,约可推知他生年约在元初至元年间。历官江西省令史,佥典瑞院事、太平路总管、衢州路总管等职。薛昂夫善篆书,有诗名,诗集已佚。诗作存于《皇元风雅后集》、《元诗选》等集中。
主题词或关键词: 元曲
栏目关键词: 元曲三百首
体裁: 散曲
年代: 元
内容介绍
【原文】
天仙碧玉琼瑶[一],点点扬花[二],片片鹅毛[三]。访戴归来[四],寻梅懒去[五],独钓无聊[六]。一个饮羊羔红炉暖阁[七],一个冻骑驴野店溪桥[八],你自评跋,那个清高,那个粗豪?
【注释】
[一]碧玉琼瑶:形容雪的晶莹洁白。
[二]点点杨花:以杨花喻雪。苏轼《少年游》:“去年相送,馀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
[三]片片鹅毛:形容雪片大如鹅毛。白居易《雪晚喜李郎中见访》:“可怜今夜鹅毛雪,引得高情鹤氅人。”
[四]访戴归来:王徽之尝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忽然想起住在剡中(今浙江嵊县)的戴安道,于是在夜雪初霁、月色清朗的夜里,乘小舟去看望他,过门不入而返。人问其故。曰:“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见戴。”见《晋书·王徽之传》及《世说新语·任诞》。
[五]雪梅懒去:这是孟浩然踏雪寻梅的故事。
[六]独钓无聊:这是用柳宗元《江雪》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句意。
[七]羊羔:美酒名。
[八]“冻骑驴”句:指孟浩然一类骚人雅士的孤高洒脱行径。
蟾宫曲
【双调·蟾宫曲】 盼和风春雨如膏,花发南枝,北岸冰销。 夭桃似火,杨柳如烟,穰穰桑条。 初出谷黄莺弄巧,乍衔泥燕子寻巢。 宴赏东郊,杜甫游春,散诞逍遥。
作者 简介
刘秉忠(1216-1274),初名侃,字仲晦,今河北邢台人。曾隐居武夷山为僧,法名子聪,号藏春散人。后被元世祖召见,留侍左右,改名秉忠,位至太保,参领中书省事。博学多才,喜吟诗作曲。著有《刘秉忠诗文集》、《藏春散人集》传世。现存小令十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