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流 Confluence负强度的源流。以一定的流量均匀地流入一点的流动称为三维汇流。在平面流动中,汇是一条直线,流体从垂直于此直线的各个方向均匀地流入该直线。如在流动平面上画出图来,二维汇流看起来是一个点。汇流的强度定义为单位时间内流入该点(或单位长直线)的流体体积。汇流的速度势和流函数的表达式很容易从源流的相应表达式求出。为此只要将式中的源流强度Q改成-Q即可。
地下水或地下石油流入井点可以近似地看作汇流。此外,汇流和源流、偶极子流、涡旋以及均匀流等基本流子联合使用可以解决许多无粘性不可压缩流体无旋运动的绕流问题(见奇点分布法)。
汇流 runoff concentration降水形成的水流,从它产生的地点向流域出口断面的汇集过程。全称流域汇流,是径流形成概化过程的后一阶段。汇流可分为坡地汇流及河网汇流两个子阶段。
坡地汇流指降雨产生的水流从它产生地点沿坡地向河槽的汇集过程。坡地是产流的场所,也是径流输移的场所。坡地汇流包括坡面、表层和地下三种径流成分的汇流。坡面上的水流多呈沟状或片状,从产流地点到河网的流程不长,因此汇流历时较短。由于坡面糙率大,坡度陡,水流惯性作用可以忽略。表层汇流和地下汇流均属有孔介质中的水流运动。它们的运动都比地面流缓慢。表层汇流速度比地下汇流高得多,地下汇流的速度最低(见土壤水)。
在水文学中,通常采用水量平衡方程与坡地水流的蓄泄关系来描述水流在坡地上汇流的运动规律。坡面流的出流量过程可用包含有坡地汇流曲线的径流成因公式来推求,或用运动波来描述。表层流的出流变化,为简化,通常采用线性的蓄泄关系(见洪水预报)来描述。地下径流的流动规律,可用土壤中非饱和及饱和水流方程解算。
河网汇流许多大小不同的河槽构成相互贯通的、完整的泄水系统,称为河网。水流沿着河槽向下游的运动过程称河槽汇流。在这个系统中各级河槽的水流向下游的流动称为河网汇流。河槽汇流实际上就是洪水波在河槽中的运动过程,其水流运动规律可用不稳定流的圣维南方程组描述。在天然河槽,特别是在河网中,沿程旁侧入流的加入、干支流水流的相互影响和沿程水力特性的差异等,使洪水波的运动更为复杂。在水文学中,常采用水流连续定理和蓄泄关系来描述河网汇流,也就是应用径流成因公式来求其出流过程。随着流域面积增大,河网汇流时间越来越大于坡地汇流时间,以致河网在径流的时程再分配上起主要作用。相反,当流域面积减小时,坡地汇流对径流时程再分配的作用,则逐渐变得显著。
指根据给定流域上一场降雨的净雨量的时空分布,推求流域出口断面径流量的变化过程(或称流量过程)。中小流域的汇流计算,一般在径流成因公式基础上经过一定概化和简化后进行,其中常用的流域汇流曲线是流域单位过程线(包括经验单位线、成因单位线和综合单位线等)或等流时线面积分配曲线。较大流域的汇流计算比较复杂,主要应考虑:①输入(净雨或总入流)在时程上的变化和面分布的不均匀性;②流域上不同地点的入流需要经过不同的调蓄作用;③流域的蓄泄关系(指流域出口断面流量与流域蓄水量之间的定量关系)一般是非线性的。汇流计算方法很多,按流域蓄泄关系特性可分为线性和非线性汇流模型;按输入空间分布特征可分为集总参数和分布参数模型;按径流成分可分为地表径流、表层径流和地下径流模型,按流域汇流阶段可分为坡地汇流与河槽或河网汇流计算模型等。
产流水量在某一范围内的集中过程。汇流现象决定于水力学规律。地面径流决定于河道与坡面的水力学规律,已有较成熟的计算方法,如洪水演算;地下径流与壤中流决定于渗流力学规律,也较成熟,如地下水动力学。但对一个流域整体而言,由于各种边界条件十分复杂,难以综合,所以还缺乏有物理根据的汇流理论。常采用的方法有两大类:一类是对流域汇流现象作简化概括,用物理方法作出计算,等流时线可为代表;另一类是用系统分析解决问题,性质属于统计方法,单位线可为代表。
地面、地下径流的汇流速度相差很大。地面径流的流速以几米每秒计,地下径流则以几米每天计。因此,流域出口流量中地面与地下的径流比例对流量过程的特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当雨强大时,地面径流的比例大时,流域汇流就快,流量过程猛涨猛落,形成洪水。而当雨小或无雨时,地下径流的比例大,流域汇流就慢,流量过程十分平稳,形成枯水。各个流域的气候、地质等条件相差很大,因此径流比例的差别也很大,表现在流量过程线上,差异十分明显,成为河流的重要水文特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