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以后,由于道威斯计划的援助,德国实力日增。在此情况下,法国要求维持《凡尔塞和约》规定的领土和边界现状,德国亦试图调整对法关系、争取恢复大国地位。因此,二国牵头,组织共七国代表齐聚瑞士洛迦诺,协商签订《洛迦诺公约》。《洛迦诺公约》主要内容包括;洛迦诺会议最后议定书;德、比、法、意、英《相互保证条约》,又称《莱茵保安公约》;德国与比、法、波、捷分别的《仲裁条约》;法国与波、捷分别的《保障条约》。同时,各协约国同意德国加入国际联盟并担任常任理事国。
《洛迦诺公约》保证德国与西部邻国的边界现状,是一战中的欧洲协约国与中欧及东欧新兴国家确认战后领土界线并争取与战败的德国恢复正常关系的尝试,对改善法、德关系和稳定欧洲局势有积极意义,大大改善了西欧的外交气氛,并产生了“洛迦诺精神”。《洛迦诺公约》的签订是英国外交的胜利,它通过在公约中起第一保证国的决定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在欧洲的支配地位,并顺利达到了扶德抑法的目的。
《凡尔赛和约》的行为实行单独制裁的时期到此结束,地位被大大削弱,甚至今后的边界安全都要依赖英国甚至意大利的保证。德国则是《洛迦诺公约》的最大受益国,其在没有承担任何新义务的情况下实现了大部分的外交目标:在英国的支持下削弱对手法国;恢复自身在国际关系中的大国地位;维持了德国东部边界问题的不确定状态,为日后向东侵略打开方便之门。洛迦诺会议和《洛迦诺公约》明显地排除苏联在外,让苏联更感觉被孤立。
洛迦诺会议和《洛迦诺公约》明显地排除苏联在外,让苏联更感觉被孤立。后来,1930年德国极端民主主义抬头,“洛迦诺精神”宣告幻灭,1939年4月28日《洛迦诺公约》正式被宣告废除,1939年9月1日德国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本词条内容由搜狗四史百科编委会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