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之伤

时间之伤

品牌 苏州大学出版社
作者 原筱菲
页数 113页
出版日期 2010年1月1日
定价 21.00
目录导航

基本介绍

  出版社: 苏州大学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1月1日)
  平装: 113页
  正文语种: 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811374018

内容简介

  《时间之伤》包括了斑斓的心事、和一个 纸人的相遇、背对阳光静坐的人、谁会对一枝枯蒿倾诉、 烛光里的一幕幕青春、把经过的一切虚掩在门外、三两个寒冬、逃离 诺言的子弹、把自己归还给一片漂泊、自己的草原、 野百合里的春天、与自己的影子走散、缠绵在 白日梦里等内容。

媒体推荐

   原筱菲的《时间之伤》像专注于自己内心的一部 音乐剧,引领你进入一个少女神秘的 心灵剧场。她的 倾听与表达,专注于个人内心体验以及与世界的对话,她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既封闭而又自足的世界,读者可以和 剧中人一起,在其中沉醉、梦想。
  原筱菲的语言既斑斓多姿、扑朔迷离,又同时兼有清新晓畅、凝练明快的风格。
  —— 小海
  我开始向往一个锈蚀的年代,不管世界如何纷扰,我只喜欢静坐在自己的 圆心。我开始喜欢把时间把握在自己的手腕上,倾听自己的 呓语和心跳。静看一场《时间之伤》在 天幕上映,也许疼痛,但已于己无关……
  ——原筱菲

作者简介

  原筱菲,原名郑迪菲,1993年出生,艺术 高中学生,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我们” 散文诗群成员。发表文学作品600余篇(首)。散见于 《诗刊》 《 青年文学》 《北方文学》 《 散文诗》《散文诗世界》《当代散文》以及 《常青藤》(美国)、《澳洲彩虹鹦》(澳大利亚)、《北美枫》(加拿大)等近百家期刊。
  作品收入《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2008年诗歌卷》《六十年中国青春诗歌经典》《中国新诗年鉴2008》等30余种诗文集。曾获31届台湾“ 联合报文学奖”诗歌组评审大奖、“首届华语 校园文学大赛”金奖、“睿格杯·搜狐魅力星生散文诗大赛”特等奖等十余种奖项。

目录

  【第一辑 斑斓的心事】
  斑斓的心事
  和一个 纸人的相遇
  寂寞的美丽
  温暖在一朵火焰里
  影子
  迷失的繁星
   街灯清脆
  留一份花香在想象中
  洞穿苍白
  幸福的流向
  云里莲花 水中月
  背对阳光静坐的人
  【第二辑 更改开花的意义】
  坚硬的桃花
  更改开花的意义
  谁会对一枝枯蒿倾诉
  没有丢失任何情节
   烛光里的一幕幕青春
   许愿灯
   纸飞机
  把经过的一切虚掩在门外
  站在花枝上遥望
  放逐到天涯
   黑夜降临
  三两个寒冬
   花仙子
  【第三辑 近在咫尺的守望】
  叫醒麻木的耳朵去倾听
  近在咫尺的守望
  想飞的鱼
  逃离 诺言的子弹
  沉默的夏蝉
  季节的罗盘
  天书
  把自己归还给一片漂泊
  的叶子
  瞬间便是永恒
   彼岸花
  出墙的 牵牛花
  美丽的蜕变
  我已归来
  【第四辑 温暖的 情事】
  梦幻里的斑斓
  温暖的情事
   仲夏夜之梦
   山雨
  由远及近的芳香
  落花和流水
  自己的草原
  叶脉里的孤独
  合唱阳光
   树梢上的烛火
   摇摇欲坠的日子
  遭遇石屋
   野百合里的春天
  空白
  Dangerous!
  【第五辑 避雨的鸟】
   睡莲
  望雨和听雨
  避雨的鸟
  落魄天使
   雏菊
  夜雨
  与自己的影子走散
  【第六辑 缠绵在 白日梦里】
  冬天的局部
  缠绵在白日梦里
  冬天的祝福
   如果冬天没有雪
  北方童话
  雪未眠
  圣诞 末班车
  冬眠
  【第七辑 行走在秋天的弦上】
  世界不过是一条路
  秋后的蚂蚱
  行走在秋天的弦上
  飞翔之外的飞翔
  黄昏的 黑蝴蝶
  变脸
  八月秋高
  季节的 折扇
   阳光下的散场
  沐浴夜色
   画室或琴房
  【第八辑 做一粒安静的 果子】
  时间之伤
  青春的指针
   回归线
  环岛
   微尘
   疏星
  冬夏
  做一粒安静的果子
  我听到孤独的声音
  这该死的诗歌
  离散的月光
   石头剪刀布
  堕落
  【第九辑 无法删除的旧时光】
  滑过彩虹的女孩
  草地里的 纸风车
  梦是一枚 红苹果
  行走的果子
  天使的 魔镜
  放逐的青春
  离歌
   丁香 苦雨
  指上兰花
  守候温暖
  牵牛花缠绕的信箱
  被风吹过的印记
   楠楠
  儿时的动画片
  路过记忆
  【第十辑 爱· 伤城】
  不灭的伞花
  留恋一个永不更名的家
  捡雪花的男孩
   再见小时候
  爱·伤城
  碎星 落梦
  随童话一起漫动
  (一)千与 千寻
  (二) 天空之城
  随心所欲的灿烂
  【第十一辑 静坐的姿势】
  静坐的三种姿势
  (一) 杜尔伯特的草原上
  (二)父亲家乡的 葡萄架下
  (三)曾经熟悉的鲁西北 紫藤
   残月
  梦是一丛 幽兰
  自己的图腾
  秋日采菊
  (一)秋日采菊
  (二) 龙凤湿地门
  (三)秋风里的剪纸
  【第十二辑 于眷恋里沦陷】
  凝固在季节里的眷恋
   山香向晚
  (一)初雨
  (二)伞花
  (三)山香
  (四) 铃兰
  (五) 迎春花
  (六) 炊烟
  (七) 夜来香
  组章· 思想者雕像
  (一) 淡蓝的忧愁
  (二)童年归梦
  (三)路在哪里
  (四)网
  (五)墙
  (六) 杜鹃的缄默
  (七)生命的内涵
  (八)你是在期待我
  幸福的遇见
  ——代后记

序言

  喜欢未来的理由
  生命中的许多经历,让人有时凸起,有时沉陷。我坚持相信一种结果。首先来源于一种态度。抱着对未来的期待,我们在面对现实事物的惆怅时,能够选择 若无其事。我们喜欢未来的理由,是我们认真生活的力量,更是相信展开我们梦想的只能是未来。
  “让宁静和梦想只在 晨露里盛开”。1993年出生的 原筱菲以诗歌的方式亲近了生活之后,没有简单复现少女季节的绚丽与烂漫,而是选择在晨露的清纯里宁静下来。很难想象,16岁的她已能认知现实的世俗与精神的高贵之间的 平分秋色。“其实我与这个世界的.交融只需要一半就好……而另一半属于我自己的,属于 尘世之外的独立风景。”与现实世界的融合程度,某种意义上决定了一个人的生存能力,而融合后的精神独立则显现了他的生存姿态与生命品格。从心里讲,我不想让原筱菲过早地深沉,反而希望她能充分享受这个年龄的 色彩斑斓,童言可以 无忌,在这个大人们都屡次犯错的世界.一位少女即使讲错了什么也是正常的。
  但她偏偏把几近于思想的深沉思考提前,在《寂寞的美丽》一诗中,她说:“风雨之后只剩我空空的一人,站在秋风的边缘,呆呆地伫立。”把寂寞看做美丽,其实已抵达极高的生命境界,我们可以反问:美丽,就一定需要寂寞?在 《影子》中,她写道:“我想知道它到底是谁。那么抽象却又 形影不离?”

后记

  幸福的“遇见”
  爱上诗的简单和纯粹,就像爱上幸福的简单和纯粹;但诗也沉重,就像我移不动花季忧伤的脚步。因此爱诗会享受极致的快乐,也双倍地承受着寂寞。我默默成长,试着做梦,一不小心梦想的花就开了,我知道这花开是因阳光和雨露的 恩泽,也就是无数次偶然的“遇见”所带给我的恩泽。
   灵焚老师在这本小集的序言中谈到我们的相识时说:这不是“发现”,而是“遇见”。细品起来,这竟是如此美妙的一个词汇。
  五年前,我在爸爸尘封的旧书箱里遇见了 《泰戈尔诗选》,从此我遇见了诗和 散文诗;父母常年在外奔波,诗和童话就成了我惟一的 玩伴。那一年,姑姑送了我一台电脑,我的一些小诗文从此便遇见了网络。我喜欢诗就像喜欢软绵绵的 抱抱熊和调皮的 布袋木偶,书写它们就像亲手捏一个个 彩泥的玩偶。
  后来遇见了灵焚和 周庆荣老师,也就遇见了 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散文诗群——“我们”,并且成为其中最小的一员,也就遇见了诸多的散文诗大师们,遇见了纯正的散文诗,让我诗意的文字终于 舒展开来,向着另一个天空展翅。再后来遇见了总编辑 吴培华老师,也就遇见了自己企盼已久并且值得永久珍藏的这本散文诗集。

精彩书摘

  叫醒麻木的耳朵去倾听
  有时,我必须翻越栏杆,才能进入花园,才能步入它的中心.才能静坐成在别人看来是多么不和谐的一个风景。
  也许我不只是静坐,我还可以躺下,让 繁花淹没我。只有这样,我才能听到蜜蜂振翅的声音,才能听到一滴露珠从一片叶子上滑落滴到另一片叶子上的声音,才能听到一朵花和另一朵花相约同时开放的声音。
  太多的时候我们迷恋于时尚和另类的音乐,那种 远离世界和听觉的怪异之声。好多完美的细节都掩盖在汽车的呼啸声和你无法回避的嘈杂声中。一个春天的生动,就这样迷失在飘满 尘土的阳光里。
  只有或坐或卧在花枝之间,看一线线光芒小心翼翼地筛过来,伴着花的香气;只有叫醒麻木的耳朵去倾听花开的声音,我才能真正体味到春光已经渗透到我的内心,我正和花朵一起。在阳光下随心所欲地灿烂。近在咫尺的守望
  初夏的 雨巷陷落在一朵朵彩色的伞花中。 雨丝拂去了大片陈旧的时光,寂寞不再是阴影, 清风摇曳于头顶, 色彩缤纷。
  春天的青苔爬满坚硬的石头,一些事物温暖得不露痕迹。我被色彩笼罩,绕过春天的晓梦,在这花瓣浮动的河流里,幸福,是一次近在咫尺的守望。
  请允许这 幸福到来得 无声无息,梦的脚步是如此之轻,所有花朵的开放只需要温暖的一瞬。我向春天倾诉往事, 洗濯冬日里残缺的印记,并让 细雨收走所有的尘埃。
  淋湿了的片段滋润了 暖春,复苏了迟开的花朵。于是我把自己悬挂在细雨中,成为 春天里一枝生动的花朵。 

书评

  如果说当年冰心写给小读者的那些小诗、散文诗是一个成年人在为孩子们编织童话与梦境的话,那么 原筱菲正好相反,她是通过一个小小少女的情感、意志、思想,告诉我们成年人,孩子的所想,所看到的这个世界的色彩、生命、以及被成年人早已忽略、甚至遗忘的梦。 

 从《时间之伤》中的一节可以看出她的这种心理倾向:“不管世界如何纷扰,我只喜欢静坐在自己的 圆心。”成人世界的“纷扰”是作者的准确感觉,而“静坐自己的圆心”的愿望也只能是孩子的愿望,在成人的世界里,这是不可能做到的。然而,作者这种愿望并非 天真烂漫所致,她知道“时间之伤”,知道“疼痛”,所以,她愿望着那些都“于己无关”。 

 这种愿望看似一种天真的固执,其实不然,这是作者企图坚守的一种涉世的梦境,我们在全书中经常会与这种梦境相遇。从以上的心理信息看来,我们不难把握作者对于自己如何走进这个陌生的成人世界是充满矛盾的。一方面想坚守在自己的“圆心”静坐,另一方面却渴望着告别过于早熟的思想完成一次蜕变,能够在这个世界实践“飞翔”。这种矛盾心理,正是一个孩子从少年走向青年的必然心路历程。原筱菲通过她的散文诗作品,毫不掩饰地、富有才情地、绮丽地记录、展现着这个过程。 

 从作品的完成度判断,这种矛盾心理的出现应该是在近期,而那些明显存在未完成痕迹的作品,应该写于早期,在早期的作品中看不出这种冲突,更多的是一些保留着童话色彩的心情。在第四辑里的 《仲夏夜之梦》这一章,应该比较典型体现着她的具有童话色彩的散文诗的特点。“梦里,窗外的 萤火虫提着绿色的小灯为我巡夜,一片叶子划开了凝固的夜色。牵着 呓语在小径上漫步,闲云抹去了 半个月亮。/一只夜鸟弹掉了一根羽毛,我骑在羽毛上,在星光下旋转。昨天,围墙外的那株樱桃红了,那欲滴的甜美醉了我今生的梦”。这里的童话并不是纯粹的童话叙事,它与现实世界的存在是叠合的。 

 原筱菲所展现给我们的那种离奇的想象,可爱的幻觉,梦境等极具其年龄与性别的叙事特征。请看:“ 红松鼠和 火狐狸从山那边悄悄跳到梦的树旁,一个在叩问,一个在倾听。”(《北方童话》)“ 圆头圆尾的车身就是一个飞驰的大包裹,我们拥挤在里面,是一个个透不过来的礼物在雪路上飞奔,向自己的家馈赠……/我是爸爸妈妈等待已久的最好 圣诞礼物,嘻嘻,一定不要投错了哦”。(《圣诞末班车》)这些从无邪的世界里生发的梦境,把我们带入了五彩的童话宫殿,这个世界当然属于只有纯真少女才能抵达的 神秘园。 

 我们看到了原筱菲营造的属于她自己的童话神秘园,同时也从这个神秘园里看到了一个孩子成长的孤单情绪。比如她写“ 影子”,把其当作自己最亲密的伙伴。因为影子一直陪她开心,陪她懊恼。但她还是担心:“不敢想象它离开后我会是怎样的寂寞。”( 《影子》)她对影子似乎很敏感,作品中多处写到影子。“我是继续前行还是回转?伸缩的影子 犹豫不决。 影子深处是一个无法逃遁的家”。(《街灯清脆》)“世界简单到只剩下一堵墙壁,无需着色,已经涂满影子的色彩,这幅画只有我——一个背着阳光静坐的人才能看到”(《背对阳光静坐的人》)等等。 

 原筱菲的 童话世界,是由于现实生活的某种缺失促使她为自己营造了一座心灵的宫殿,她总是自己一个人与这个世界相关、相处、相互完成。她与 流萤、花朵、星星、鸟儿、虫草的对话是丰富的,也是封闭的。她不是把自己当作童话世界的主人,她只是一个在现实与童话之间进进出出的游客。这些构成了她的心灵场景。而这种场景,正是像她这种年龄段的女孩,即从童年向 花季少女过渡时期的女孩才能看到。从这种意义上来看,她的作品是忠于自己的成长轨迹的。 

 然而,童话对于一个人,只能在童年的梦境里兑现,人是要成长的,这个无法拒绝,也无法回避。问题是面对这种过程,有的人可以 脱壳蜕变,有人却背着没有蜕尽的 躯壳挣扎一生(如 顾城)。那么,原筱菲会是怎样的呢?从她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捕捉到某些属于未来的信息。 

 原筱菲在创作这些散文诗作品时,已经啄破了童话的 蛋壳,正在伸着充满好奇的小脑袋,观望着成人们的天空,并且逐渐坚定着自己的行走信心以及对于未来的期待和热望。她对着自己说:“我要从所有的虚构中走出来,回到温暖的现实。”(《站在花枝上遥望》)可是,她却马上感到不适,发现“只有冬天最贴近现实,它让我透过 白霜,照见自己的空洞”(《谁会对一枝枯蒿倾诉》)。为此,她无法掩饰自己的惶恐:“而我尚未成熟的翅膀总扇不懂更多的世俗,飘忽的世界,我无法追赶和捕捉。”(《画室和琴房》)“好多完美的细节都掩盖在汽车的呼啸声和你无法回避的嘈杂声中。一个春天的生动,就这样迷失在飘满尘土的阳光里”(《叫醒麻木的耳朵去倾听》)。面对这种情况,她有时选择的是再一次把头缩回童话的世界去,天真地想象着“更改开花的意义和它简单而通俗的一生,让 枝蔓无限延伸, 蓓蕾层出不穷;……让青青的 果子只为 妆点花香,让花瓣永葆娇艳,不再脱落……艳丽的色彩不让任何一个季节苍白”(《更改开花的意义》)。 

 令人欣喜的是,这个孩子是坚强的、自信的,她不会总是躲在童话的蛋壳里幻想着。她提醒自己:“何必让幻想经历太多磨难?拥有现在,是多么开心的事情”,( 《彼岸花》)并进一步鼓励自己:“还是脚踏实地地行走吧, 路有多长梦就有多远。寂寞时就看看天,也可以让鸟把我的幻想衔走,只一瞬间便是永恒。”(《瞬间便是永恒》)她不仅仅自己如此地想着,她似乎还想要告诉成年人:“别再在遥望中茫然了吧,静下来回到一个细节,那里会有你以为失去了的花香在静静地等你。/我们背离芳香并不太久,太远。”  

编辑推荐

《时间之伤》是由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文摘

插图:





叫醒麻木的耳朵去倾听
有时,我必须翻越栏杆,才能进入花园,才能步入它的中心.才能静坐成在别人看来是多么不和谐的一个风景。
也许我不只是静坐,我还可以躺下,让繁花淹没我。只有这样,我才能听到蜜蜂振翅的声音,才能听到一滴露珠从一片叶子上滑落滴到另一片叶子上的声音,才能听到一朵花和另一朵花相约同时开放的声音。
太多的时候我们迷恋于时尚和另类的音乐,那种远离世界和听觉的怪异之声。好多完美的细节都掩盖在汽车的呼啸声和你无法回避的嘈杂声中。一个春天的生动,就这样迷失在飘满尘土的阳光里。
只有或坐或卧在花枝之间,看一线线光芒小心翼翼地筛过来,伴着花的香气;只有叫醒麻木的耳朵去倾听花开的声音,我才能真正体味到春光已经渗透到我的内心,我正和花朵一起。在阳光下随心所欲地灿烂。近在咫尺的守望
初夏的雨巷陷落在一朵朵彩色的伞花中。雨丝拂去了大片陈旧的时光,寂寞不再是阴影,清风摇曳于头顶,色彩缤纷。
春天的青苔爬满坚硬的石头,一些事物温暖得不露痕迹。我被色彩笼罩,绕过春天的晓梦,在这花瓣浮动的河流里,幸福,是一次近在咫尺的守望。
请允许这幸福到来得无声无息,梦的脚步是如此之轻,所有花朵的开放只需要温暖的一瞬。我向春天倾诉往事,洗濯冬日里残缺的印记,并让细雨收走所有的尘埃。
淋湿了的片段滋润了暖春,复苏了迟开的花朵。于是我把自己悬挂在细雨中,成为春天里一枝生动的花朵。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