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卜筮星相学

述卜筮星相学

品牌 华龄出版社
页数 215页
书名 述卜筮星相学
语种 简体中文
出版社 北京燕山出版社
目录导航

图书信息

  书 名: 述卜筮星相学
  作 者: 袁树珊
  出版社: 北京燕山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9月1日
  ISBN: 9787540223830
  开本: 16开
  定价: 30.00元
  

内容简介

  《述卜筮 星相学》一书,乃袁树珊先生综论古今中外 术数学之著作,计十余万言,厘为八卷。以周易、太乙、 遁甲、 六壬、棋卜、字卜、选吉属卜筮,以 推命、相人、相宅、相墓属星相,纯粹以科学方法说明之;且 引经据典,寻流溯源,提要钩玄,语无泛设。至我国及东西各国卜筮 星相学之书目,其世所罕见者,《述卜筮星相学》均一一备录。非唯足供留心斯学者之参考,即研究天文、地质、生理、心理、伦理、法律、政治、经济、生物、化学、矿物、历史、算术、医学、哲学等学者,亦所当知也。

作者简介

  作者:(清代)袁树珊 编者: 谢路军 合著者:郑同
  袁树珊,名阜,以卞行,晚号江上老人。生于清光绪七年 闰七月十五日(1881年9月8日)。是闻名海内的医学家、星相家。其家世居扬州南乡袁巷,本是医卜世家。先生少时,夙承 庭训,克岐克疑, 学究 岐黄,尤精 命理。举凡星命各书,无小 殚精竭虑,因流溯源。先生一生极深研几,探赜素隐,勤于著述,传世颇丰。术数学著作主要有 《新命理探原》、 《命谱》、《大六王探原》、 《选吉探原》、 《中西相人探原》、《述卜笨星相学》以及辑注的《中国历代卜人传》、《标准万年历》等。
  谢路军,山东玉台人,1993年获 北京大学哲学硕士学位,1996年获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现任 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 宗教学系教授;主要从事中国与宗教的教学与研究;主要著作包括:《善导净土思想述评》、 《中国道教源流》、 《道教概论》;合著:《 中国传统文化》《中外宗教交流史》、 《中国佛教简史》等。丰编有《宗教发展辞典》、 《四库全书术数初集》、《四库全书术数一一集》、《四库全书术数三集》、 《人生与道德》等。
  郑同,易学学者、编辑、周易工作室的创办人兼策划人,多年来一直从事易学与术数的研究,著有《一本书读懂易学》、 《 梅花易数讲义》等。先从事易学图书的编辑出版与推广工作。先后主持点校出版医学图书50余种,另点校《四库全书术数初级》、 《四库全书术数二集》、《四库全书术数三集》、《四库全书集成术数丛刊》等,广受国内外易学界的好评。

图书目录

  序篇
  中国术数学简论
   袁树珊先生传
  潘序
  吴序
  汤序
   姚序
  董序
  张序
   钱序
  冷序
  林序
  凌序
  缪序
  自序
  题辞
  《述卜筮星相学》 凡例
  《述卜筮星相学》征引书目
  述卜筮星相学卷
  一 卜筮星相学之 释名
  二 卜筮星相学之源流
  述卜筮星相学卷二.
  一 卜筮星相学之源流
  述卜筮星相学卷三
  一 卜筮星相学与物理相通
  二 卜筮星相学与科学相通
  述卜筮星相学卷四
  一 卜筮星相学具有天人相感之理预测 吉凶
  二 东西各国之卜筮星相学皆效法我国
  述卜筮星相学卷五
  一 历代 国史之评论
  二 历代先哲之评论
  述卜筮星相学卷六
  一 卜筮星相学与国家之关系
  二 卜筮星相学与社会之关系
  述卜筮星相学卷七
  一 通卜筮星相学有得庙享者
  二 通卜筮星相学有为名臣者
  三 通卜筮星相学有毁家济人者
  四 通卜筮星相学有列传逸民者
  五 选卜筮星相学有品端学粹者
  六 历代 太史令 钦天监必须兼通卜筮星相学者
  七 卜筮星相学我国惜无专校
  八 东西各国卜筮星相学之书目
  述卜筮星相学卷八
  一 养生三要
  《 养生三要》目录
  二 命理探原
  三 六壬探原
  四 选吉探原
  钱跋
  附录 《术藏》(1-100卷)
  

编辑推荐

《述卜筮星相学》:润德堂丛书六种

序言

三十多年前,不少自然科学家突然祟尚神秘文化,想从中国古代周易象数学中汲取营养。当时传说莱布尼兹的二进制是受中国的易图启发而创造的,还说《易·系辞》中早就有牛顿三定律的思想。其实这些说法都和历史事实不符,难以成立。近年来一些多年研读《周易》的学者又一反常态地崇拜西方早已过时的科学主义和技术主义,鼓吹工具理性万能,否定周易象数学的研究,将《周易》看成是纯哲学著作甚至是管理学、数学书、打着反“伪科学”的幌子将象数学斥为封建迷信。其实《易经》问世时巾国的封建社会还未形成,《周易》若非有其占卜功能,很难想象它流传数千年而不衰。中国的诸子百家之学皆源于《易》,周易象数学流人道教,被道教占验派所宗,繁衍出许多占验术数。《易·系辞》云:“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是故吉凶者。得失之象也。”“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极数知来之谓占”。“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易经》无象外之辞,否定象数,何言义理?周易为卜筮之书,不仅见诸《易·系辞》,甚至连宋代大儒朱熹也未否认。朱熹说:“圣人作《易》本是使人卜筮,以决所行之可否?”(《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三十一)因而南宋易学家俞琰也说:“朱子极论《易》为卜筮之书,其说详且明矣。愚谓以卜筮观《易》,则无所不通,不以卜筮观《易》,则多所不通者焉。”“当知辞本于象,象本于画。有画斯有象,有象斯有辞。《易》之理尽在于画,拒可舍六画之象而专论辞之理哉?舍画而玩辞,舍象而穷理,辞虽明,理虽通,非易也。”(《周易集说·序》)中国术数学是道学文化的组成部分,它源于古代的象数易学,现归人道学之占验方术。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