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拱之

危拱之

中文名 危拱之
逝世日期 1973年
别名 危玉辰
籍贯 信阳市人
目录导航

人物生平

1916年考入 汝阳道立女子高等小学。危拱之 禀性刚强,为了学好体操课,毅然扯去 裹脚布,争得一双"解放脚"。

1922年到 汝阳道立女子师范学校读书。

1924年夏,考上私立河南第一女子中学(后改名 北仓女中)。在校借阅《 新青年》杂志和 鲁迅、 郭沫若的著作,受到进步思想的薰陶。

1925年"五卅"惨案的消息传来,她参加声援沪案女子救护队,登台演讲,并参加 开封学生代表团到 郑州宣传慰问。

1926年11月到 武汉,经周以莲介绍加入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27年春节后,考取 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女生队。 广州起义爆发,她和女生队随叶剑英率领的教导团参加攻坚战斗。次日夜,起义部队撤出广州城,组建 中国工农红军第4师,拱之到师政治部当宣传员,和 陈同生等人创办《红军生活》报和《 造反》杂志。

1929年2月到上海向党中央汇报工作,组织派她赴 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0月,因反对 王明的小宗派斗争,被戴上 托派嫌疑的帽子,受到 开除党籍一年的错误处分。

1931年2月回到上海,在闽粤赣军区司令部宣传科工作。当年夏初,在军区参谋长 肖劲光的过问下,恢复党籍。

1931年上半年担任红军学校俱乐部主任,兼 戏剧管理委员会委员,编导排演戏剧。不久任 八一剧团委员会委员,工农剧社总社副社长, 组训几十个红军剧团,培养一批文艺人才。后因抵制王明的"肃反",被宣布永远开除党籍。中央 红军长征,她蒙冤受屈不动摇,跟随干部团参加长征,仍以模范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背着数十斤重的背包行军,途中休息还给大家唱歌。

1935年底,由 朱瑞和 谭政给危拱之恢复党籍。

1936年 延安成立人民抗日剧社,她任社长兼导演。" 西安事变"爆发,危拱之作为中共代表团的内务成员驰往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负责党从西安到上海的政治交通工作,兼任 中共陕西省委妇女部长。

1937年5月在延安参加 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会后调往河南任省委秘书长。

1938年2月,在《 风雨》周刊上发表《动员河南的妇女保卫家乡》。同年底,又在《行都日报》上发表《保卫大河南的妇女运动》,号召妇女结成钢铁长城抵抗敌人侵略。3月,化名魏晨到开封,以 扶轮小学为据点,组织救亡团体,成立 孩子剧团,首次公演轰动开封。5月率领孩子剧团到信阳宣传抗日,并做信阳县长 李德纯的统战工作。12月中旬组成 信阳挺进队, 李德纯任 司令员,危拱之任 政治部主任,率队向 四望山挺进,开创抗日游击根据地。

1939年11月11日, 国民党反动派1800多人突袭省委驻地 竹沟,危拱之和 省委书记 刘子久等人在西寨门指挥战斗,多次打退敌人进攻,坚持 2天1夜 突出重围。

1940年被选为中共七大代表。

1942年任河南省委 组织部长。

1943年3月, 回延安参加整风。 康生制造审干肃反扩大化,拱之受到冲击,党中央发现后纠正偏差,恢复她的自由。

1945年冬担任 赤峰市委副书记,指挥反霸和 镇压反革命分子,市内生产、社会秩序迅速恢复。

1947年6月任市委书记。秋,日本侵略军败退时破坏细菌工厂引起的鼠疫蔓延到赤峰市,她身背药箱,去疫区处理死者,安排家属, 给病人打针,群众称她是救命的医疗队长。

1949年初,她的肺结核已到三期,不能坚持工作而休息。

1973年2月8日在北京病逝。[1]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