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狱之花

炼狱之花

开本 16
书名 炼狱之花
语种 简体中文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ISBN 9787535443472、7535443478
目录导航

图书出版信息

  书名:《炼狱之花》
  作者: 徐小斌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年4月
  策划推广:现在网读书频道
  定价:26.00元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现实与魔幻 写作手法相结合的长篇讽刺小说,亦可归类于“成人童话”。
  故事的主人公——出生时头顶一枚戒指的“ 海百合公主”在 海王的命令之下,来到人类世界寻找戒指的主人,与之“和亲”,目的是阻止人类对海底世界日益疯狂的掳掠。当她来到人类世界,学会了人类的语言和文字,在一家影视公司找到一份人类的工作,试图以人类的方式生活时,却发现了一连串的“不可思议”,比如 尔虞我诈、 欺世盗名、 见利忘义、 口是心非、 指鹿为马、恶意中伤等人类惯伎,当善良无法阻止恶的 漫延的时候,她决定以恶制恶,因此再也不能回到海底。此为小说主线之一。
  小说的另一条主线,则是现实社会的写照。女作家 天仙子的家庭,因 时尚杂志女主编 罂粟的介入而解体;女儿 曼陀罗十几岁起,就因经营地下迷药生意而暴富,却与母亲 隔阂甚深。因此天仙子一直在痛苦中寻求心灵的救赎之道。巨龙影视公司董事长铜牛和总经理老虎,和现实中大多数“成功男性”一样,追逐利益,沉湎 美色,罂粟凭借其诱人的 身姿,周旋于她真正的情人——天仙子的前夫阿豹,以及铜牛、老虎,这三个男人之间,从而获取她所以为的价值。在这个过程中,涌现出了作家圈、 影视圈形形色色的“潜规则”和“幕后交易”。
  小说主旨,是借魔幻化叙事的壳, 讽喻现实社会的浑浊和人性的堕落,引起读者关于灵魂、归宿等终极问题的深思。

作者简介

  性别: 女 图片
  民族: 汉
  毕业院校:中央财政金融大学
  生于北京,少时习画。
  现在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剧中心供职。中国作协会员,北京作协签约作家。主要作品有《 羽蛇》、《 敦煌遗梦》、《 双鱼星座》、《 迷幻花园》《 德龄公主》等,另有《徐小斌文集》五卷由 华艺出版社出版。曾获首届 鲁迅文学奖等多种奖项,部分作品被译成英、法、日等国文字,在海外发行。 擅长绘画及 刻纸艺术,曾经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在中央美院画廊举办个人刻纸艺术展,得到著名画家及业内人士的高度评价。现在网读书频道特约作家。

作者自序

  《德龄公主》之后,我一直企图写一部中国版的《 哈利·波特》,然而研究了种种 中国神话与传说与网络玄幻小说之后,得出的结论是一沾中国味儿,那些迷人的幻想就完了。
  但是我仍然知难而上,一面冥想,一面生活。而生活带给我 意料之外的宝藏──自进入21世纪以来,人世间的堕落已经由算术级数变为 几何级数增长,另一个想法又在我的脑子里萌生:写出21世纪的真实的人与事,无论多么残酷,多么 令人发指!
  两种截然不同的写作想法交迭在一起,困扰了我很久。
  我写小说,工作单位又在影视界,因此不幸对两个领域都略有了解,越深入了解,越觉得不可思议,不可思议之后是痛苦,痛苦之后是逃离,逃离之后是对抗,对抗之后是超越──我的小说第一次没有了悲剧的结局,第一次为读者带来许多时尚与有趣的故事,小说中的主人公第一次不是逃避现实而是直面现实──但依然不是现实主义。
  是讽刺寓言小说还是成人童话?我不知道。
  只是,我把我的两种想法放在一起了。
  我的做法是:把现实的果放进了魔幻的筐里。
  所以我在回答关于新书的提问时只说了一句:它似乎适合改编成一部长篇动画,风格样式似乎界于 宫崎峻的美好大气与 蒂姆·波顿的黑暗诡谲之间。
  至于语言方式, 我倒觉得中国文学正在面临一次新的“语言革命”,那就是网络文学的兴起。之前王朔的“新北京语言”颠覆了过去的那套书面语,而现在的网络语言已经成了一套独特的话语系统,不可小视,它早晚会成为社会的流行语。
       新作就是尝试着给一部充满当下社会流行语的魔幻小说注入灵魂,它的语言完全不是我之前那种藤蔓式的,而是冰片式的直截了当,有的地方直接用了一些网络流行语,这也是我在这个已经改变了社会游戏规则时代的一种尝试。
  写完了这部小说,我的人生也出现了一个巨大变化:从逃避现实变成了敢于面对现实,从悲观绝望变成了享受孤独的快乐──小说中提到,“孤独”因为太拥挤了,所以已经无法构成孤独──从这个角度来说,这部小说是我写作生涯中的一次心灵颠覆式的革命,一个重要转折点。
  其实我们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孤独,我们有一群人,有一群在茫茫人海中的知音,我们互相认出对方,互相照亮对方,在漫漫 长夜中,我们不再害怕黑暗。
  现实的果不是那么好装进魔幻的筐的,起码色彩要协调,要漂亮,读者才爱看,为此,我倾尽全力──尽管那果上全是 芒刺。
  亲爱的读者,希望你们喜欢 这本书,更希望你们能够破译故事背后隐藏的玄机。
  至于我本人,不敢有什么野心,按照摩菲定律,“面包掉地时,黄油一面朝下的概率与地毯的价格成正比。”我只希望自己这块涂了黄油的面包,能在时代的昂贵地毯上留下一点儿痕迹。──这一点,倒和书中的主人公有点儿像,只不过她是想在她恋人的心里,留下痕迹。

编辑推荐

《炼狱之花》:游戏规则正在悄然改变,人类终将何去何从?徐小斌继《羽蛇》《德龄公主》后,又一场颠覆式的心灵革命。人民文学、长江文艺,联袂重磅出击。

媒体推荐

这是一部深刻、优美、令人流连忘返的书。毫不夸张地说,它的原创性、新鲜感与美丽的风格完全征服了我。小说具有极其丰富的质感,令人惊叹,是一部非凡之作!
——Rebecca Wigod(北美著名书评家)
实际上,徐小斌多年来沉迷于一种深度隐喻的小说美学,小说是她的“迷幻花园”,在花园的深处最终隐藏着意义,更准确地说,应当是“启示”,是“神喻”——没有人可以不付代价就获得它,只有那些洞察和守护着这最终秘密的人才能以超验的灵性或者神性穿越这座花园。
——李敬泽(著名批评家)
当人们还沉醉在西方大片《阿凡达》的视觉飨宴之时,东方女作家徐小斌却营造了一个截然相反的故事:公主海百合从纯洁的海底来到人间,经过一番正义与邪恶的殊死较量,最终的结果却是自己再也无法回到自己的家园。
阿凡达与海百合,一个从人类世界到潘多拉星球,一个从海底到人间,结局却殊途同归——永远无法返回自己的原初状态。
巧合还是必然?中国版《阿凡达》——《炼狱之花》将开启密钥为您寻找答案!
——潘凯雄(著名出版人)
与其说这是一部现实主义作品,不如说它是一部“成人童话”。作者试图以一种新鲜的语言体系去承载传统的理想和观念,以一种年轻的文学形式去包裹古老的终极命题。华美、婉转而大气的叙述中,一种出其不意的诡谲的美感迎面袭来。
——安波舜(著名出版人)

序言

《德龄公主》之后,我一直企图写一部中国版的《哈利·波特》,然而研究了种种中国神话与传说以及网络玄幻小说之后,得出的结论是一沾中国味儿,那些迷人的幻想就完了。
但是我仍然知难而上,一面冥想,一面生活。而生活带给我意料之外的宝藏——自进入21世纪以来,人世间的堕落已经由算术级数变为几何级数增长,另一个想法又在我的脑子里萌生:写出21世纪的真实的人与事,无论多么残酷,多么令人发指!
两种截然不同的写作想法交迭在一起,困扰了我很久。
我写小说,工作单位又在影视界,因此不幸对两个领域都略有了解。越深入了解,越觉得不可思议。不可思议之后是痛苦,痛苦之后是逃离,逃离之后是对抗,对抗之后是超越——我的小说第一次没有了悲剧的结局,第一次为读者带来许多时尚与有趣的故事,小说中的主人公第一次不是逃避现实而是直面现实——但依然不是现实主义。
是讽刺寓言小说还是成人童话?我不知道。
只是,我把我的两种想法放在一起了。
我的做法是:把现实的果放进了魔幻的筐里。

后记

魔幻的筐与现实的果
《德龄公主》之后,我一直企图写一部中国版的《哈里·波特》,然而研究了种种中国神话与传说与网络玄幻小说之后,得出的结论是一沾中国味儿,那些迷人的幻想就完了。
但是我仍然知难而上,一面冥想,一面生活。而生活带给我意料之外的宝藏——自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人世间的堕落已经由算术级数变为几何级数增长,另一个想法又在我的脑子里萌生:写出二十一世纪的真实的人与事,无论多么残酷,多么令人发指!
两种截然不同的写作想法交迭在一起,困扰了我很久。
我写小说,工作单位又在影视界,因此不幸对两个领域都略有了解,越深入了解,越觉得不可思议,不可思议之后是痛苦,痛苦之后是逃离,逃离之后是对抗,对抗之后是超越——我的小说第一次没有了悲剧的结局,第一次为读者带来许多时尚与有趣的故事,小说中的主人公第一次不是逃避现实而是直面现实——但依然不是现实主义。
是讽刺寓言小说还是成人童话?我不知道。
只是,我把我的两种想法放在一起了。
我的做法是:把现实的果放进了魔幻的筐里。
所以我在回答关于新书的提问时只说了一句:她既不适合改电影,更不适合改电视剧,她似乎适合改为一部长篇动画,风格样式似乎界于宫崎峻的美好大气与蒂姆·波顿的黑暗诡谲之间。
至于语言方式,我倒觉得中国文学正在面临一次新的“语言革命”。那就是网络文学的兴起,之前王朔的“新北京语言”颠覆了过去的那套书面语,而现在的网络语言已经成了一套独特的话语系统,不可小视,它早晚会成为社会的流行语。莫言早就提醒我要关注网络小说,我也注意研究了一些,发现网络小说里真有不错的,但似乎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有闪光点,但不能聚焦,也就是说,缺乏一个贯穿的灵魂。
新作就是尝试着给一部准网络小说注入灵魂,它的语言完全不是之前那种藤蔓式的,而是冰片式的直截了当,有的地方直接用了一些网络流行语,这也是我在这个已经改变了社会游戏规则时代的一种尝试。
写完了这部小说,我的人生也出现了一个巨大变化:从逃避现实变成了敢于面对现实,从悲观绝望变成了享受孤独的快乐——小说中提到,“孤独”因为太拥挤了,所以已经无法构成孤独——从这个角度来说,这部小说是我写作生涯中的一次心灵颠覆式的革命,一个重要转折点。
其实我们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孤独,我们有一群人,有一群在茫茫人海中的知音,我们互相认出对方,互相照亮对方,在漫漫长夜中,我们不再害怕黑暗。
现实的果不是那么好装进魔幻的筐的,起码色彩要协调,要漂亮,读者才爱看,为此,我倾尽全力。
——尽管那果上全是芒刺。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