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内容
版权信息
作 者:王安忆著
出 版 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8-1
字 数: 129000
页 数: 206
开 本: 32
纸 张: 胶版纸
I S B N : 9787532128785
包 装: 平装
所属分类: 图书 >> 小说 >> 情感 >> 女性
定价:¥15.00
编辑推荐
进入婆娑扬州,那过往的人事忽就显现出它的色译和情调,我甚至于觉得,钢筋水泥的上海,因有了扬帮人的乡俗,方才变得柔软,有了风情。这可说就是我写《富萍》的起因。……在纷攘的时世中,其实常态的生活永不会变,常态里面有着简朴的和谐,它出于人性合理的需求而分配布局,产生力度,代代繁衍。
——王安忆《水色上海·关一地写作<富萍>》
内容简介
《富萍》讲述的是“文革”前--一九六四年、六五年的故事。当时的上海社会组织很严密,作者从一个特别感兴趣的题目--移民入手,描述上海人怎样到这个城市来聚集。小说里的富萍从小没有父母,在亲戚家长大,她因为和"奶奶"的孙子有婚约来到上海。富萍外表木讷,内心却透着聪慧,表面柔顺,骨子里却很倔强,事事都有自己的主张,全身散发着青春的气息,透着一股子鲜艳的乡气。她在上海的生活简单甚至是封闭,她的生活与这个城市的纷繁芜杂仿佛丝毫不沾边,所以她完整的保留了自己的个性。[1]
目录
奶奶
东家
富萍
吕凤仙
女中
女骗子
戚师傅
祖孙
舅妈
孙达亮
小君
剧场
请奶奶看戏
过年
年后
孙子
不辞而虽
舅甥
母大
大水
书摘
奶奶在上海西区里做了几十年人家,各式各样的人家她都见识过,所以她真的是很有阅历的。她曾经在一个越剧 女老生家做过,女老生是拿 包银的,收入颇丰。她的先生则是个美容医生,开 私人诊所。两人没有孩子,住一套外国侨民的公寓。公寓的看门人是
印度人,开电梯的也是说洋文的。所以,奶奶她便也学了几句洋文,“早晨好”,“谢谢”,“来”和“去”什么的。她不用烧饭,也不用 洗衣服,每天的工作就是用细毛刷子,刷几堂 红木家具雕花和贝嵌里的灰尘。她做了不久就出来了,她是不惯这样的清闲,而且没有人气。接下来的一户人家,是在 淮海路略向东去的一条长弄里。家境很平常,孩子很多,男人一个人挣钱养家,在外滩的洋行里做事。她和女人一起忙家务,带孩子。那女人面色憔悴,衣衫不整,看上去倒更像是个下人。家里没一天不愁柴愁米,经常拖欠她的工钱。不久,男人又患了肺病,回家休养。奶奶不顾那女人哭泣挽留,坚持辞了出来,非但没要最后一月的工钱,还自己掏钱给孩子买了些 汗衫短裤。这样糟践的日子,她也不能过。她还做过一户中等人家,夫妇俩都有工作,带四个孩子。夫妇感情特别融洽,男人对女人好到了“腻”。专为女人订半磅牛奶,早上煮给她吃。她嫌 膻气,不吃,他就用 调羹舀了喂到女人嘴边。如此亲热,就把孩子冷落了,所以,这四个孩子一上来就和她亲,她也喜欢四个孩子的乖,但她还是坚决地辞了出来。她看不得 那男人的肉麻样子。她早年丧夫,一直过着清寡的日子,眼里揉不进沙子。
只是舍不得那 几个孩子。后来,她到了别家人家,那几个孩子还来看她。她就介绍他们与新东家的孩子玩,做朋友。新东家和旧东家只隔一条马路,新东家所在的 弄堂则要高两个等级,是公寓弄堂。新东家是做医生的,那时候,已是一九四九年以后,他关了私家诊所,在一家 市立医院出任院长,上下班有汽车接送。这是个神情 严肃的男人,就从来没和她说过话,也不同她一桌吃饭。她倒是器重这样的男人,有身份。女人也是好的,和气,大方,从不当了孩子和她,与男人 起腻。只是那三个孩子太张狂。大的是个女孩,刚上中学,已经学着摩登了,烫头发,戴胸罩,穿她妈妈的丝袜,老是责怪奶奶洗坏她的衣服,摆出大小姐的派头。下面两个男孩,稍好些,但也是傲慢。旧东家的孩子来玩,他们并不理睬,而是兀自弹琴,将琴弹得飞快。看那旧东家的孩子 瑟缩在一边,她就很心疼。不过,到底是孩子,装样也装不了,渐渐也玩到了一起。有一天,先生早下班回到家,见有陌生的孩子在家里玩,当面没说什么,过后就让女人传给她,请那几个孩子以后不要再来了。这使她非常不快,略过些日子,就找个由头 辞工不做了。她虽然也不是那么不势利,但她很自尊,见不得太傲势的人。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