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延文

韩延文

中文名 韩延文
主要成就 中国歌剧舞剧院一级演员
毕业院校 中国音乐学院
国籍 中国
目录导航

个人经历

韩延文6岁时,妈妈带着她去朋友家拜年,她唱的“拜年歌”打动了一位叫刘杉的叔叔。作为辽宁歌舞团的琴师,刘杉对小延文的“音准”十分赞赏,高兴地收下她做二胡弟子。站起来还没有二胡高的小延文聪慧过人,妈妈陪她学琴记录下来的曲谱,她瞄上几眼就学会了。

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说,按照自己的天性做事无所谓刻苦,即便小延文清晨5点起床,为不惊扰邻居而降低音量——在胡琴的蛇(琴)皮与马尾(弦)之间夹一杆铅笔。

从孩提时代开始学琴,到从沈阳音乐学院附中民族器乐系毕业,10年辛苦不寻常,作为民族特有的具有歌唱性的乐器,二胡已融入韩延文的艺术生命中,并对她的歌唱事业起到极大的辅助作用。

1985年,附中毕业的韩延文被沈阳音乐学院民族声乐系破格免试录取。从附中学习民族器乐转行到大学学习民族声乐,补课是免不了的,为追上其他学生的进度,就得加班加点。一上午的课不知不觉地过去了,韩延文和辅导老师买两个烧饼充饥,继续下午的教学。

对于许多学生来说,从课外书中所得到的启迪常常大于从课本中所获取的。在大学及读研究生时的学生时光令韩延文难忘,问她对哪本书印象最深,她的回答不带半点犹豫:“是罗曼·罗兰写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傅雷翻译)”。这部对所有音乐爱好者和音乐人而言的一本励志“圣经”,让韩延文获益匪浅。

在韩延文的小学、中学和大学的履历表中,她始终是班级和年级中的学习尖子,考试总得第一。成为专业演员后,每当她参加团里的业务考试,往往会因为答错了一道题而手心出汗,面颊绯红。正因此,她1996年在文化部直属院团民族唱法业务考核中获得了总分第一名。

“舞台,可以让我淋漓尽致地释放和宣泄内心的情感,演唱歌剧,让我有种一气呵成的感觉,音乐的快乐无可替代。”韩延文不掩饰她对音乐的热爱,她就像一块“金子”,在歌坛闪光。

1979年进沈阳音乐学院附中学习二胡专业,1985年考入沈阳音乐学院民族声乐系,师从于系主任郑肃兰教授、1989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并举办了个人独唱音乐会,在辽宁电视台录制了个人演唱专辑,同年进入中国歌剧舞剧院至今,期间进入中国音乐学院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班学习并毕业。 在文化部考核中,声乐专业排名第一,并被评为国家机关优秀青年。为多部电视剧、艺术片录制主题歌。多次参加中央电视台、文化部春节晚会等大型晚会及全国各地重大文艺演出、并多次参加“心连心”重走长征路等大型公益性慰问演出,1994年被评为国家一级演员,成为当时文化部直属院团中最年轻的一级演员。

1994年参演了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歌舞《生命之火》。

1997年,她随上海歌剧院一同赴德国和瑞士演出,将中国原创歌剧《原野》首次搬上欧洲舞台,扮演女主角“金子”的韩延文成为第一位在欧洲演出歌剧的中国民族歌剧女演员。

主演歌剧

韩延文曾主演歌剧《白毛女》、《江姐》、《原野》、《将军情》、《小二黑结婚》、《窦娥冤》、《洪湖赤卫队》等多部歌剧。韩延文韩延文(3)

获得荣誉

其中因主演《白毛女》中“喜儿”获中国戏剧梅花奖,成为第四代“喜儿”,主演《江姐》中“江姐”获文化部优秀演员奖,主演《小二黑结婚》中“小芹”获全国歌剧调演演员特别奖,主演《原野》中“金子”并作为中国歌剧首次在欧洲上演,在德国演出获得成功。曾作为祖国大陆首个艺术家代表团成员之一访台演出成功。

演唱会

2001年举办了一场个人独唱音乐会,她为音乐会起了个充满诗意的名字——《我心如歌》。

2007年5月,中国歌剧舞剧院排演《茉莉花》,为了能在《茉莉花》中完美演绎自己的首部转型之作,刻苦排练了7个多月。

名人访谈

主持人:今天到我们《天涯共此时》节目做客的,是中国歌剧舞剧院的歌唱演员--韩延文。我知道在八年前,1992年的时候,你就到台湾去演出过,那次经历是不是挺难忘的?

韩延文:那次是两岸隔绝43年以来,大陆首批艺术家代表团出访台湾,进行演出交流活动,我作为成员之一参加这次活动,觉得非常难忘。

主持人:而且据我所知,当时台湾媒体对你们这次访问评价非常高,说你们都是一些“国宝”级的演员。

韩延文:是这样。

主持人:当时是不是特别兴奋?

韩延文:当时我们一批演员是10个人,有各种不同的艺术种类,有声乐的、有舞蹈演员、民族舞和芭蕾舞,还有器乐的,还有钢琴,我们组成这样一个演出小组。

主持人:当时在台湾演出五场,产生了非常轰动的效果,场场爆满。

韩延文:是这样的。

主持人:据我了解,有一天正赶上(台湾)刮台风,你们开始很担心,怕没有观众来看,一看出乎意料,幕一拉开,底下坐满了观众。

韩延文:是这样,头一天台风的时候,街上是没有人的,而且所有的单位都要停工,满地的,好多树都刮倒了,好多车,计程车都刮翻了,我们想第二天演出肯定受影响,结果演出时还是场场爆满,而且观众的热情不亚于平时。

主持人:我知道你在大陆是唱民歌的歌手,但在台湾好像没有唱民歌的,大多数都是唱流行歌曲呀,或者是唱美声的,所以你这个民歌手站在台湾的舞台上一亮嗓子,他们好像觉得特别好听。

韩延文:是。他们觉得特别新鲜,特别甜美,这么好的声音,这么好的演唱,当时,我在舞台上演唱了几首不同风格的民歌,像陕北民歌还有些创作歌曲,还有些电视剧插曲,最后返场的时候,我演唱一首高山族的民歌,“阿里山的姑娘”,当时反响特别强烈,我也特别特别难忘,台上、台下融为一体,我当时是清唱,底下观众都站起来了,拍手跟我呼应着,给我伴奏着,他们觉得这么好听,觉得比我们这边唱的还要好听,他们觉得特别兴奋,当时,我也很高兴。

主持人:另一种风格,而且是即兴表演吧?

韩延文:对,在之前都没有做准备,所以每一场我都演唱这首“阿里山的姑娘”。当时,有一首歌让我特别难忘,我们刚出访台湾的第二天,蒋纬国先生宴请了我们,当时在宴会上,蒋纬国那天非常高兴,非常兴奋为我们演唱一首歌,给我印象特别深,歌的名字叫你侬我侬,在台湾是非常家喻户晓的一首歌,歌词大意就是,两块泥土,好像歌词意思,两块泥土合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他唱这首歌的时候,表现了大陆和台湾血浓于水的感情,不可分割的这种情感,当时我们特别受感动,然后还每个人送了亲笔签字的关于这方面的书,留作纪念。对我来说非常珍贵的一本书。

主持人:我知道你在大陆时候,除了唱民歌,尤其是在很多歌剧里都扮演女一号,主角,到台湾的时候,据说你跟台湾的同行在一次PARTY的时候,大家合唱了一个《白毛女》选段你唱喜儿,台湾同行唱杨白劳,是吗?

韩延文:是,当时是我和刘维维,鲍惠荞去一个台湾非常有名的歌唱家的家里做客,当时很多台湾的歌唱家,歌唱演员,还有台湾的艺术教授们在一起有二十多人吧,当时鲍惠荞老师弹琴伴奏,让我演唱一首,说是你是唱歌剧的,你唱一首中国歌剧选曲,当时我就唱起了《北风吹》,然后他们其中有一个教师是一个男中音,我唱了北风吹以后,他居然起来跟我一起,接上了,他唱杨白劳,唱的非常非常好,非常非常地道,当时我特别兴奋,台湾他们也知道,所以我感觉好像没有觉得是在台湾,感觉还是在大陆,艺术界都是同样的感受,都是一样的。

主持人:谈起演出,我看你是滔滔不绝的,好像除了演出以外,你第一次去台湾,在那度过了你的生日,以前从来没有跟家人分开过,不光过了一个生日,还在那过了一个很有意义的中秋节。

韩延文:对,1992年时,是我刚毕业不久,来到北京,我每次过生日,过中秋节都同自己家人在一起,和亲人在一起。那次正好是在台湾过的,我当时还有点想家的感觉,但是在台湾过的非常有意义,台湾那些朋友对我们那种热情,那种感情,真是远远胜于我们对他们的那种热情,我觉得还在跟亲人、朋友在一起一样。给我们过的生日也是跟大陆都是一样的形式,一样的祝福、一样的感觉,在一起喝酒呀,祝福你,然后互送礼物,过的非常让我难忘。

主持人:那么我知道你是东北人,在台湾演出的时候,好像还碰到了台下的老乡,是,当时就是在演出结束谢幕的时候,跟台下的观众握手,一个观众跟我说话,我说,你是不是东北人,他说,是呀。一位老先生,口音听出来了,是东北人,觉得特别亲切。各个地方,山东人呀,河南人呀,很多地方的一些老兵,他们真是场场都来看,就是一种感情,见到了久别的亲人一样,那种感情特别让我受感动。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