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的发展是 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同时又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动力。跨国公司在 世界经济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随着 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步伐加快,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来中国投资,中国企业也逐渐走向世界。了解跨国公司的有关理论和经营管理实务,对于加快中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介绍了跨国公司的产生及发展过程、 对外投资理论、 全球战略、 技术转让、内部贸易、 运营管理、各国对跨国公司的管理、 跨文化管理等内容。
全书知识新颖、通俗易懂、形式活泼,每章均有案例研究、阅读材料、习题等,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供企业界和其他经济管理部门的相关人员阅读参考和自学使用。
第1章 跨国公司概述
1.1跨国公司的概念、分类与特征
1.1.1 跨国公司的概念
1.1.2 跨国公司的分类
1.1.3 跨国公司的特征
1.2 跨国公司的形成与发展
1.2.1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
1.2.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1.3 跨国公司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概述
1.3.1 跨国公司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1.3.2 对资本输出国(母国)的影响
1.3.3 对资本输入国( 东道国)的影响
本章小结
习题
第2章 跨国公司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2.1 特定优势理论
2.1.1 海默的特定优势理论
2.1.2 通货区域理论
2.1.3 寡占反应理论
2.2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2.2.1 理论框架
2.2.2 产品周期理论的贡献和局限性
2.3 内部化理论
2.3.1理论框架
2.3.2 简要评述
2.4 国际生产折中理论
2.4.1理论框架
2.4.2 简要评述
2.5 子公司特定优势(SSAs)
2.5.1主要内容
2.5.2 子公司特定优势的作用
2.5.3 SSAs对跨国公司管理机制的挑战
2.6 当代 国际投资理论的发展 前瞻
本章小结
习题
第3章 跨国公司对外 间接投资理论
3.1 国际间接投资理论概述
3.1.1国际间接投资的特点及形式
3.1.2国际间接投资理论的影响因素
3.1.3 国际间接投资理论
3.2 股票投资
3.2.1股票概述
3.2.2 股票价格及指数
3.2.3 国际股票市场
3.3 债券投资
3.3.1 债券概述
3.3.2 政府债券和 公司债券
3.3.3 债券价格及 收益率
3.3.4 国际债券市场
3.4 新型 国际投资形式
3.4.1 国际租赁
3.4.2 国际基金投资
3.4.3BOT
3.4.4ADR
本章小结
习题
第4章 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模式
第5章 跨国公司的 组织结构
第6章 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与 经营策略
第7章 跨国公司的 生产运营管理
第8章 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与 转移价格
第9章 各国对跨国公司的政策
第10章 跨国公司发展的新趋势
第11章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
第12章 跨国公司的跨文化管理
参考文献
作 者: 原毅军 编著
出 版 社: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2-1 字 数: 版 次: 3 页 数: 248 印刷时间: 开 本: 印 次: 定价:¥22.00 I S B N : 9787561114636
本书作为 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的系列教材,在内容的取舍和章节的安排上进行了一些探索,力求把这一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系统地提供给读者。
首先,本书详尽阐述了国际公司、多国公司、全球公司和跨国公司的概念,并在各有关章节从不同角度论述了他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其次,本书的大部分内容是以近几年出版的有关跨国公司管理的著作和教科书为基础编写的,体现了这一领域中理论研究的最新动态。
第三,本书的内容取舍尽量避免与其他相关学科内容重叠,以便能够更好地突出企业 跨国管理的特征。例如,书中舍弃了有关 国际财务管理、 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的内容,充实了跨国购并、跨国 战略联盟、 人力资源管理等内容。
第1章 绪论
1.1 跨国公司的概念
1.1.1 跨国公司的名称
1.1.2 跨国公司的定义
1.1.3 跨国公司的跨国程度
1.2 跨国公司的特征与类型
1.2.1 跨国公司的特征
1.2.2 跨国公司的类型
1.3 跨国公司的产生与发展
1.3.1 跨国公司形成的最初时期
1.3.2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逐渐成熟时期
1.3.3 1945年-196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恢复发展时期
1.3.4 20世纪60年代-90年代:全球化发展时期
1.4 跨国公司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1.4.1 加速子资本的国际流动
1.4.2 扩大了国际贸易
1.4.3 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第2章 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上)
2.1 对外直接投资的含义
2.1.1 对外直接投资的含义
2.1.2 对外直接投资与 对外间接投资
2.1.3 对外直接投资的资金来源
2.2 对外直接投资的 动因与条件
2.2.1 对外直接投资的传统动因
2.2.2 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性动图因
2.2.3 对外直接投资的前提条件
2.3 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解释
2.3.1 垄断优势理论
2.3.2 产品寿命周期理论
2.3.3 内部化理论
2.3.4 国际生产折中理论
2.4 企业的 国际化进程
2.4.1 增值链
2.4.2 企业国际化进程分析
第3章 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下)
第4章 跨国经营环境
第5章 跨国公司的 战略管理
第6章 跨国公司的经营管理
第7章 跨国公司的 组织管理
第8章 跨国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
第9章 跨国公司的跨文化管理
第10章 跨国公司未来发展面临的挑战
《跨国公司管理》为方便教学,《跨国公司管理》配有电子课件,请任课教师登录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的网站(www.dufep.cn)免费下载。
插图:
(二)规模庞大
据2008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2007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达到18 330亿美元,大约79 000家跨国公司及其790 000家外国子公司继续加大商品和服务生产,2007年它们的外国直接投资存量超过15万亿美元。贸发会议估计,跨国公司的销售总额达到31万亿美元,比2006年增加21%。2007年,全球外国子公司的附加值(总产值)约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11%,雇员人数增加至约8 200万。规模大有利于跨国公司降低产品成本,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凭借雄厚的资金,从事研究和发展活动,并利用遍布全球的公司网络收集信息,作为决策参考。
(三)具有寡头独占性质
大型跨国公司凭借先进技术、多样化产品、雄厚的资金、规模优势、较高的商业信誉和驰名品牌,以及遍布全球的广告宣传和机构网络,在其经营活动的市场中处于寡头竞争的地位,其他企业若要与跨国公司展开竞争,打入其经营领域、将是很困难的。
(四)实行全球经营战略
所谓全球经营战略是指跨国公司在从事国际生产经营活动中,必须以世界市场为目标来制定经营战略,谋求在全球范围内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跨国公司在制定其经营战略时,往往从全局出发,考虑公司在全世界的总体利益,而不计较某一国外子公司的盈亏得失,不但考虑公司的现在,而且要考虑整个公司未来的发展。在管理指导思想上也体现着全球战略的特点。跨国公司有一个中央决策体系,制定共同的政策和计划,这些政策和计划反映了企业的全球战略目标,并在各子公司的日常经营活动中得以贯彻。
(五)实行高度的内部分工
跨国公司设立在世界各地的子公司、分公司及其他经营单位,实行内部专业化生产和国际分工,并彼此进行内部交易,利用国与国之间比较成本上的差异,获取比较利益。许多跨国公司还通过转移价格来达到获得高额利润和转移风险的目的。科技成果国际转移的内部化在跨国公司中也较为普遍,这样既可以避开外部市场的阻碍和高成本,占据科技制高点,而且凭借先进技术的优势,可以迅速对市场作出反应,在企业内部合理安排产品的生产和分配。
宋亚非,1955年生,山东人,1999年获经济学博士学位,东北财经大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管理。近5年来在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跨国直接投资与中国企业国际化战略》、《现代企业管理原理》等专著,译著《共鸣式公司》。在《光明日报》,《财经问题研究》、《财贸研究》、《现代财经》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刘明霞,1964年生,辽宁人,管理学博士生,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辽宁省行为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理论、组织行为学、跨国公司管理等。出版《组织行为学》、《国际企业管理》、《生产运作管理》、《管理学》等多部教材.在《东北财经大学学报》、《经营与管理》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高静美,1976年生,吉林人,管理学博士,东北财经大学副教授。1999年获得东北财经大学国际金融专业学士,2002年获得国际贸易专业硕士学位,2005年12月获得企业管理专业博士学位,具有国际贸易、国际金融以及管理学等多学科的学术背景。且在每一研究领域都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目前已出版专著1部,在《新华文摘》、《中国工业经济》、《经济管理》、《国外社会科学》、《南开管理评论》、《国际贸易问题》、《浙江大学学报》、《国际经济合作》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持或参与国家社科基金(子课题负责人),辽宁省社科基金、辽宁省创新团队项目等10余项。目前主要从事管理学基本原理、比较管理与比较文化,跨国公司管理等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回顾20世纪尤其是“冷战”结束以来世界经济的发展历程,展望2l世纪的发展前景,无不显示出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已经到来,国际经济一体化已成为当代世界经济的主要特征。随着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带动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的流动和重新配置,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都不能仅仅依靠本国的资源、资金、技术、人才、信息和市场,生产活动与资本的运动已跨越了国域疆界,实现了国际化。
跨国公司作为跨国投资、经营和管理的组织载体和国际市场的行为主体,得到空前的发展,几乎所有的经济强国和许多发展中国家都有一批跨国公司活跃于世界经济舞台。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2008年《世界投资报告》的数据显示,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存量已经达到15万亿美元,2007年全球FDI达1.83万亿美元,同比增长30%。这表明全球79 000家跨国公司的经营活动规模庞大,这些公司在全球拥有约790 000个外国分支机构,这些分支机构在2007年的销售额达31万亿美元,同比增加了21%,其产值占全球GDP的11%。跨国公司拥有巨额生产资本和经营资本,遍及全球的生产、营销体系和信息网络,在世界范围内从事着各种经济活动。
中国的改革开放已走过了30年的历程,这期间,中国的企业经历了三次重大的战略性经营转变:第一次是由产品生产转向商品生产;第二次是由单一生产型转向生产经营型;第三次是由资本经营转向国际经济合作,并由以吸收外资为主转向以吸收外资与对外投资并重的阶段。如今,中国企业已开始走出国门,发展海外投资,实现国际化经营。中国企业的跨国直接投资从无到有,日益发展扩大,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普华永道2007年年底发布了关于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报告。报告指出,中国海外投资已经进入加速发展阶段,截至2007年年底,商务部核准的境外合资投资企业已经达到1.2万余家,投资范围已经扩展到全球172个国家和地区,2007年对外直接投资达225亿美元。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势必有更多的中国企业迈出国门,参与国际经济分工与合作,走上国际化经营的道路。
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全球战略和复杂的网络构架,不但改变了传统的国际经济格局,也引起企业经营管理范畴从理论、战略到方法的创新和发展,并被迅速地付诸实践。对国际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的研究,成为各国经济学家和企业界关注的焦点。直面20世纪现代企业制度形成以来企业组织的最大一次调整与演变,面对21世纪市场的竞争环境,中国企业管理的学者和实践者们肩负着重大使命: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在国际经济舞台上一展身手,分享国际资本运动的利益。
中国企业跨国直接投资起步较晚,缺乏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我们必须深入分析跨国直接投资理论的发展过程,对各种跨国直接投资理论和方法进行比较和借鉴;要了解和掌握跨国公司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国际投资惯例;要结合中国的实际和企业的特点,探索中国企业跨国直接投资的理论和方法,制定企业跨国经营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