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义旧监狱创建于日据时期大正八年(西元1919年),于大正十一年(西元1922年)正式启用,是目前唯一建于日据时期完整保存的监狱建筑,其建材使用的是阿里山桧木,相当坚固与耐用。为防止囚犯逃脱与管理方便,特地将狱房建为放射性扇形,也达到通风、採光与防潮的功能,不论是建筑形式、整体设计以及构造工法皆具有相当高的水准。嘉义旧监狱民国九十四年时经评定为国定古蹟,是嘉义市境内第一个国定古蹟。
嘉义旧监狱兴建于1919年,1920年竣工,于1922年正式启用,当时是称作“台南刑务所嘉义支所”,而与其同时兴建的还有台北、台中、台南三座监狱,但均已拆除或改建。二战后,该监狱改称为“台湾嘉义监狱”,使用到1994年才因中华民国法务部改善监所计划而将嘉义监狱移到嘉义县鹿草乡,原建物改设“台湾嘉义监狱嘉义分监”[1]。
到了2002年8月16日,嘉义市政府为保存此建物而将之公告为市定古迹,之后继续争取升等而在2005年5月26日由内政部公告为国定古迹[1]。而从2009年12月28日开始进行该建筑的整修工作,2011年完工后改为狱政博物馆[2]。
嘉义旧监狱为宾夕凡尼亚式监狱,其特征为在中央有一座扇形台来管理周围呈手掌状放射出去的囚房。其入口为石材装饰的大型玄关,进去后为前庭,而后是行政楼,继而是中央台与三条放射状男监舍(智、仁、勇三舍)。中央台里设有一座神龛,过去在日治时期供奉着天照大神。男监舍里并排着一间间的囚室,里头的配建有木门、门锁、监视孔、送饭孔、透风菊状窗与黑铁条窗框,而在天花板上还有空中巡逻道,供监狱人员于上方监看下面的受刑人通道。[3]
除此之外,监狱里还有第一到第四工场,其中一、二为用餐空间,而三、四则为受刑人工作区。另外还有日新堂、女监舍房以及在监狱后方的两座岗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