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留镇位于济源市中部,市区西南8千米处,西靠王屋山,南望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辖区西、北部处太行山区,南部为丘陵地带。面积196.8平方千米,人口6.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8万人)。辖51个行政村,282个村民组。新(乡)济(源)公路过境,有工业专用铁路。1958年成立承留公社,1983年改乡,1991年建镇。1997年,面积193.2平方千米,人口3.1万,辖承留、周庄、枣林、卫庄、花石、栲栳、安腰、孔庄、小南姚、三皇、东张、栗子、当庄、小寨、南姚河西、南姚河东、南沟、南杜、北杜、甘河、韩村、西官桥、东官桥、玉阳、谷沱、北石、南石、北勋、南勋、张庄、曲阳、郑窑、李八庄、卫河、上观、下观、虎岭、玉皇庙、山坪、张河、孤村、卫佛安、仓房庄、大沟河、南岭、赵老庄46个行政村。2006年辖49个行政村:承留村、周庄村、枣林村、卫庄村、花石村、栲栳村、安腰村、孔庄村、小南姚村、三皇村、东张村、栗子村、当庄村、小寨村、南姚河西村、南姚河东村、南沟村、南杜村、北杜村、甘河村、韩村、西官桥村、东官桥村、玉阳村、谷沱村、北石村、南石村、北勋村、南勋村、张庄村、曲阳村、郑窑村、李八庄村、卫河村、上观村、下观村、虎岭村、玉皇庙村、山坪村、张河村、孤树村、卫佛安村、仓房庄村、大沟河村、南岭村、赵老庄村、大峪新村、王拐新村、高沟村。 位于济源市西南8公里处,西靠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王屋山,南望国家重点工程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东临焦枝铁路,北依豫晋公路,全镇区域面积196.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2502亩,全镇共有49个行政村,282个村民组,总人口6.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大约47979人。位于济源市西南8公里处,西靠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王屋山,南望国家重点工程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东临焦枝铁路,北依豫晋公路,全镇区域面积196.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2502亩,全镇共有49个行政村,282个村民组,总人口6.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大约47979人。位于济源市西南8公里处,西靠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王屋山,南望国家重点工程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东临焦枝铁路,北依豫晋公路,全镇区域面积196.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2502亩,全镇共有49个行政村,282个村民组,总人口6.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大约47979人。
: 承留镇发展经济条件得天独厚。该镇境内现有中原特殊钢厂、兴华机械厂2家大型军工企业和豫港焦化煤气工程、裕华化工厂等多家市重点企业。该镇已初步形成以建筑材料、化工、冶炼、农副产品加工为基本框架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域经济。彩色墙地砖、工业瓷片、耐火材料、水泥制品、机砖生产等传统建材企业100余家,产品覆盖周围10多个地、市。化工、冶炼等新兴企业迅速崛起。金利来冶炼厂、永兴实业公司等企业产值均超亿元,带动了电解铅、冰铜、炭黑、电石等化工产业大发展,其中电解铅预计2002年底总产值达6亿元,形成了济源市继豫光金铅之后的第二个大型电解铅生产基地。
: 承留镇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虎岭河、商河、大沟河、五指河等五条河流由西向东横贯全境,人工天河—引沁济漭渠沿西山南岭环包全境,曲阳湖点缀其间,河、湖、井、渠联网配套,全镇有效灌溉面积达3.6万亩。矿产资源主要有煤、银、磷、铝矾土耐火土、云英石 、石灰石等20多种,藏量丰富,易于开采。全镇山林面积达76000亩,主要树种有刺槐、泡桐、栗、榆、杨、椿、楝、山楂、苹果、李子、柿子、核桃、桃、枣等30余种。药材资源除野生品种防风、连翘、金银花、枸杞子、冬凌草、何首乌等30余种外,人工种植党参、川贝、山芋肉、藏红花等10多种。
: 位于济源市西南8公里处,西靠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王屋山,南望国家重点工程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东临焦枝铁路,北依豫晋公路,全镇区域面积196.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2502亩,全镇共有49个行政村,282个村民组,总人口6.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大约47979人。承留镇交通便利。焦枝铁路、531铁路专用线、豫晋公路、市西环路纵横交叉,镇、村两级公路四通八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