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宅乡

丁宅乡

中文名 丁宅乡
地理位置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东南部
名誉 “江南蚕桑之乡”之称
人口数量 1.1万人口
目录导航

行政区划

丁宅乡位于浙江省上虞市东南部,历来有“江南蚕桑之乡”之称,2009年,地域面积43平方公里,辖 9个行政村,1.1万人口。百悬公路和百章公路在丁宅境内交汇,使丁宅成为虞南山区的交通枢纽。四车道百章公路的建设,使丁宅西行10分钟的路程,直至上三线高速,北行20分钟路程,经上虞城区,直上沪杭甬高速,更增添了丁宅的交通枢纽地位。

  

自然环境

丁宅乡属上虞市东南部丘陵地带,为四明山区边缘。集镇区域处于丁宅盘地中,地势较为平坦,海拔在27米以下。丁宅乡东邻余姚市,南与下管镇、章镇交接,西与上浦镇相连,北邻古镇丰惠。行车到城区只有20分钟,在10分钟之内可达丰惠、章镇、下管,显现了“一点多射”的交通特色,是山区门户乡镇。

自然资源

丁宅乡地理条件非常优越。其地形为一狭长盆地,盆地四周岗峦环列,山峰之间丘陵连绵、峻岭起伏。下管溪东西向流经集镇南部,边缘长达5公里。盆地中部为平川地带,俗称:“十千畈”,地势较平坦低洼,高山与深谷,峻岭与平原,形成了集镇独特的地形面貌。盆地内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5,年降雨量1400毫米左右,无霜期约230天。自古以来,勤劳的丁宅人民在下管溪两岸种桑养蚕,纺丝织锦,过着恬淡安逸的世外桃源生活,素有“江南蚕桑之乡”美称。郁郁葱葱的森林,川流不息的溪流,依山蓄积的水库。适宜建立起各种“农家乐”、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形成自然、优美的旅游观光资源。

人口

  丁宅乡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9903 
4941
4962
家庭户户数 3356
家庭户总人口(总) 9816
家庭户男 4913
家庭户女 4903
0-14岁(总) 2056
0-14岁男 1083
0-14岁女 973
15-64岁(总) 6698
15-64岁男 3321
15-64岁女 3377
65岁及以上(总) 1149
65岁及以上男 537
65岁及以上女 612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9627

经济

总人口 9903 
4941
4962
家庭户户数 3356
家庭户总人口(总) 9816
家庭户男 4913
家庭户女 4903
0-14岁(总) 2056
0-14岁男 1083
0-14岁女 973
15-64岁(总) 6698
15-64岁男 3321
15-64岁女 3377
65岁及以上(总) 1149
65岁及以上男 537
65岁及以上女 612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9627

交通

地下水源丰富,完全可以保障生产、生活的需要。电力供应充足,电能质量达到了国家一流供电企业标准。通讯畅通快捷,实现了电话程控化、传输数字化。

丁宅乡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改革开放以来,勇于开拓的丁宅人民抢抓机遇,以丰富的土地资源为依托,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形成了蚕桑、果桑、板栗、茶叶、竹笋、草莓、青梅、水蜜桃等八大农产品生产基地,经济林总面积达1.5万亩,农产品资源优势不断显现;利用沙石资源和劳动力优势,积极发展轻纺、五金、建材三大块状工业经济,实现工业总产值4亿元,形成了亦工亦农、以工富农、以农闲民的格局。

  全乡有以纺织、劳保用品等为主的大小工业企业128家,其中5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8家。2007年全乡国内生产总值 2.65 亿元,农民人均收入6693元。

荣誉

丁宅乡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境内道路平坦,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

特色产业

丁宅乡社会环境稳定和谐。民风纯朴,正气上扬,遵纪守法观念较强,连续二年被评为绍兴市信访“三无”乡镇。乡党委政府勤政廉洁,服务周到,办事高效,做到了墙内的事情企业办、墙外的事情政府办,加深了企业与政府,企业与群众的鱼水之情。

红颜草莓

茶叶

    丁宅乡新任溪村草莓基地位于丁宅乡新任溪村横塘桥,毗邻丰章公路,交通便利,环境幽美。现有草莓大棚130余亩,其中适合草莓观光采摘的连体大棚20亩。基地创建于1997年,是当时上虞市50个优高农业种植基地之一,至今已有十多年的历史,是目前上虞市唯一的草莓种植基地。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