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症也称“恐怖症”、“恐惧性神经症”,它是一种过分和不合理的惧怕外界客体或处境为主要特点的神经症。患者明知恐惧的对象对自己并没有真正严重的威胁,也知道自己的这种恐惧反应是不合理的、没有必要的,但仍不能自我防止和控制恐惧发作。当再次面地相同的客体或进入相同场合时,恐惧仍会反复出现。为了避免恐惧发作,患者往往回避所害怕和畏惧去忍受,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恐惧发作时常常伴有明显的焦虑和自主神经症状,如紧张不安、失控感、心慌、出汗、颤抖、恶心、头昏、四肢无力、尿急、尿频等。
恐惧症是以恐怖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症。患者对某些特定的对象产生强烈和不必要的恐惧,伴有回避行为。恐惧的对象可能是单一的或多种的,如动物、广场、闭室、登高或社交活动等。恐惧发作时往往伴有显著的植物神经症状。当事人极力回避所害怕的处境,恐惧反应与引起恐惧的对象极不相称,他本人也知道害怕是过分的、不应该的或不合理的,却难以控制而反复出现。
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
(1)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
(2)以恐惧为主,需符合以下4项:
①对某些客体或处境有强烈恐惧,恐惧的程度与实际危险不相称;
②发作时有焦虑和自主神经症状;
③有反复或持续的回避行为;
④知道恐惧过分、不合理,或不必要,但无法控制;
(3)对恐惧情景和事物的回避必须是或曾经是突出症状;
(4)排除焦虑症、分裂症、疑病症。
场所恐惧症
【诊断标准】
(1)符合恐惧症的诊断标准;
(2)害怕对象主要为某些特定环境,如广场、闭室、黑暗场所、拥挤的场所、交通工具(如拥挤的船舱、火车车厢)等,其关键临床特征之一是过分担心处于上述情境时没有即刻能用的出口;
(3)排除其他恐惧障碍。
社交恐惧症
【诊断标准】
(1)符合恐惧症的诊断标准;
(2)害怕对象主要为社交场合(如在公共场合进食或说话、聚会、开会,或怕自己作出一些难堪的行为等)和人际接触(如在公共场合与人接触、怕与他人目光对视,或怕在与人群相对时被人审视等);
(3)常伴有自我评价低和害怕批评;
(4)排除其他恐惧障碍。
特定的恐惧症
【诊断标准】
(1)符合恐惧症的诊断标准;
(2)害怕对象是场所恐惧和社交恐惧未包括的特定物体或情境,如动物(如昆虫、鼠、蛇等)、高处、黑暗、雷电、鲜血、外伤、打针、手术,或尖锐锋利物品等;
(3)排除其他恐惧障碍。
家庭因素:
父母限制子女接触社交环境也促发SP(社交恐惧)。有人认为恐惧症与人格障碍有关,Maycr-Gross则把神经症看成是人格的一种反应。杨氏⑶对483例神经症中48例恐惧症的MMPI模式特点分析结果提示:
恐惧症多发生在回避性人格障碍者身上,这种人格障碍表现为缺乏自信,敏感。吕氏等对57例对人恐惧症的病理心理治疗效果分析,提示该类病人大多数具有孤僻、内向、自尊、羞怯性格特征。
精神因素:
精神因素在发病中常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例如:某人遇到车祸就对乘车产生恐惧,可能是在焦虑的背景上恰巧出现了某一情境,或在某一情景中发生急性焦虑而对之发生恐惧并固定下来成为恐怖对象。
精神分析学说 -性心理冲突:认为本病起源于儿童性心理冲突,通过置换的防御机致,将某种无关重要的物体或情境,象征地取代了引起心理冲突的人,从而避免了性心理冲突和分离性虑Sigmend Freud认为,恐惧症作为一种焦虑来自于自我对危险的反应,反应水平的差异由于最初的归因所致。
恐惧症又称为焦虑性歇斯底里,是由于儿童早期的恋母情绪冲突所致。到了成人阶段,由于性驱力继续表现出强有力的恋母或恋父色彩,从而激起了一种被阉割的恐惧和焦虑。
条件反射学说:按照行为主义观点,认为恐惧情绪的出现是由于形成了不良的条件反射或称为学习的结果,即是由儿童时期早已消失习得了的恐惧经验中学习得来的。某些物体或情境与令人恐惧的刺激多次联合出现而形成条件反射,这些物体或情境成为了恐惧对象,由于病人对此采取回避的措施,而使这种恐惧焦虑得以强化。
场所恐惧症
场所恐惧症又称广场恐惧症、旷野恐惧症、聚会恐惧症等。是恐惧症中最常见的一种,约占60%。多起病于25岁左右,35岁左右为另一发病高峰年龄,女性多于男性。
社交恐惧症
社交恐惧症多在17~30岁期间发病,常无明显诱因突然起病。主要特点是害怕被人注视,一旦发现别人注意自己就不自然,脸红、不敢抬头、不敢与人对视,甚至觉得无地自容,因而不愿社交,不敢在公共场合演讲,集会不敢坐在前面。
单一恐惧症
单一恐惧症指患者对某一具体的物件、动物等有一种不合理的恐惧。
学校恐怖症
一种较为严重的儿童心理疾病。多见于7-12岁的小学生。由于存在各种不良心理因素,使学生害怕上上学,害怕学习,具有恐怖心理,故又称“恐学症”。
1、害怕上学,甚至公开表示拒绝上学。
2、发病期间,如果父母强迫患儿去上学,会使其焦虑加重,倘若父母同意暂时不去上学,则孩子焦虑马上缓解。
3、焦虑的症状表现为:心神不安,惶惶不安,面色苍白,全身出冷汗,心率加快,呼吸急促,甚至有呕吐、腹疼、尿频、便急等。
恐惧症:是以恐惧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神经症。患者对某些特定的对象产生强烈和不必要的恐惧,伴有回避行为。病人知道这种害怕是过分、不应该、不合理的,但这种认识仍不能防止恐惧发作。恐惧的对象可能是单一的或多种的,如动物、广场、闭室、登高或社交活动等。患者明知其反应不合理,却难以控制而反复出现。青年期与老年期发病者居多,女性更多见。
所谓恐惧症是对某种物体或某种环境的一种无理性的、不适当的恐惧感。一旦面对这种物体或环境时,恐惧症患者就会产生一种极端的恐怖感,以致会千方百计地躲避这种环境,因为他害怕自己无法逃脱。
恐惧症的病因不是单一性的。一般认为有生物学上的因素,即遗传性的性格脆弱,天生紧张而显神经质,这类人最易产生恐惧感。另一因素是无能解决自身承受的精神压力。
恐惧症通常急性起病,以面对某一物体或处境爆发一次焦虑发作为先驱,患者虽知这种恐怖是过份和不必要的,但不能克制,不接触或脱离所恐怖对象时,则表现正常,因此,常伴有回避行为。恐惧对象可归纳为三类:
一、处境恐惧:对街道、广场、公共场所、高处或密室等处境恐惧,因此不敢出门,而回避这些场所。
二、社交恐惧:对需要与人交往的处境感到恐怖而力求避免,如与人交谈等。
三、单纯恐惧:如对针、剪、刀、笔尖等物体发生恐怖时称锐器恐怖;对猫、狗、鼠、蛇等动物发生恐怖称动物恐怖。[1]
如果有下述情况,可能具有社交恐惧症:
1、担心在社交场合出丑,也害怕当众表现某种动作;
2、努力回避社交或表演性场合,如果非去不可,则会极端紧张,或者会发生恐惧;
3、因为躲避社交场合而极大地影响了自己的生活。
害羞是正常的,大部分人在新的环境下都有一点点,尤其是当这些活动涉及与陌生人打交道,并且要扮演新的角色时。儿童从一个发育期向另一个发育期转换的时候害羞是尤其常见的。
除非自己的回避越过了正常的害羞界线,并且在妨碍患者的成长和获取生活经验,使患者无法在事业上取得成就,否则就不要给自己下这个诊断。社交恐惧患者自觉意识极强,担心批评、出丑、被人拒绝,社交场合是不惜一切代价必须坚决回避的恶梦。
恐惧症的并发症其一:疑病症
疑病症是指患者对自身的健康状况或身体某一部位的功能过分关注,怀疑患了某种疾病,与其实际健康状况不符,医生的解释和客观检查结果,常不足以动摇其固有成见。
他怀疑自己患了某种病,但不像疾病恐惧症那样表现出突出的恐惧情绪。而且疑病症总认为自己的怀疑担忧是合理的,因而对医生持怀疑态度。
恐惧症则认为这种恐惧不必要,只是无法摆脱,故求助于医生以解脱困境。更主要的鉴别在于恐惧症所害怕的客体是患者身体以外的,而疑病症所担心的是非外在性的。
恐惧症的并发症其二:强迫症
恐惧症是由强迫症中的强迫性恐惧情绪演化而来的,后来分化独立成为恐惧症的诊断,故恐惧症患者许多有强迫性格特征或一些强迫症状,应根据主要症状建立诊断。
恐惧症的并发症其三:焦虑症
恐惧症也伴有严重的焦虑,但是境遇性的、发作性的。而焦虑症并无具体对象,持续存在,帮又称“浮动性焦虑”或“广泛性焦虑症”。
恐惧症的并发症有多种,对恐惧症的治疗,目前大部分专科医院仅仅停留在单纯的西医治疗或中医治疗上。单纯的西医治疗副作用大且时间长,甚至需要终生服药,产生药物依赖性;而单纯的中医治疗又起效缓慢,且重症患者往往很难奏效。
“脑神经免疫修复疗法”是兰州西京医院精神科专家们经过数十年科研攻关首创的全国治疗精神疾病前沿疗法,该疗法治疗精神疾病疗效显著,专业权威。截止目前,该疗法以其较高的治愈率和良好的疗效已为来自全国各地十万多名精神疾病患者解除了困扰,重获了健康。该疗法的应用于临床,彻底打破了精神疾病治愈难的历史,开启了人类治疗精神疾病的新纪元。
“脑神经免疫修复疗法”治疗精神疾病疗效显著,权威专业,目前已成功治愈精神疾病患者数万例,治愈率高达95%以上。
与传统疗法相比,该疗法具有治疗精神疾病疗效好,治愈率高,无复发,标本兼治等优点。据悉,在治疗精神疾病方面,该疗法具有四大优势:
富含中药之精华,疗效独特,治愈精神疾病效果好
普通中医治疗精神疾病,往往因诊断不明、用药单一而导致见效缓慢,治疗时间长,且效果也不明显而使患者丧失继续治疗的信心。而“脑神经免疫修复疗法”是在祖国传统中医研究基础上结合现代中医学、神经学、心理学、分子生物学等理论研究出纯中药系列组方,富含中药之精华,疗效独特,治愈精神疾病效果好。
全程绿色,安全性能好,无任何毒副作用
传统疗法治疗精神疾病使用安定类抗抑郁西药会产生药物依赖性、抗药性,一天不用就不能入睡;长期使用会对肝肾产生较大的毒副作用。
“脑神经免疫修复疗法”是根据中医安神镇惊、解郁开窍、舒肝理气、调整气血、平衡阴阳的原理,运用几十种经高科技摄取药理活性成份的系列中成药,即运精神疾病用黄帝内经的理论精华与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有机结合,从海拔三千多米的纯天然植物中提取活性因子,经高科技手段制成了几十种名贵中成药和系列液体药物,精神疾病全程绿色,安全性能好,无任何毒副作用。
疗效非常显著,一般服药5-7天就能见效
“脑神经免疫修复疗法”运用了黄帝内经的理论精华与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有机结合,从海拔三千多米的纯天然植物中提取活性因子,经高科技手段制精神疾病成了几十种名贵中成药和系列液体药物,通过口服和静脉输液的方法直接作用于脑干尾端,激活大脑自身免疫功能并产生大量生物活性物质,使大脑皮层迅速进入松精神疾病弛状态,还能改善脑部血液循环,提高血液含氧量,迅速缓解脑部疲劳,纠正紊乱的大脑功能,恢复大脑神经元的正常传播。经过辩证论治,疗效非常显著,一般服精神疾病药5-7天就能见效。一个月为一个疗程,轻者两个疗程即可治愈。
标本兼治—高科技摄取药理活性成份的系列中成药
西药治标不治本,传统的中药治疗时间又较为漫长,会使患者丧失治疗信心。而脑神经免疫修复疗法”是治疗精神疾病具有标本兼治的作用。它是根据中医精神疾病安神镇惊、解郁开窍、舒肝理气、调整气血、平衡阴阳的原理,运用几十种经高科技摄取药理活性成份的系列中成药,是系列中成药的组方,它有效的打破了头痛医精神疾病头,脚痛医脚的传统治疗模式,注重从心、肝、脾、肺、胃、肾等方面整体调理脏腑功能,改善血液循环,营养、修复脑神经,进而彻底治愈精神疾病。
1、催眠疗法:
精神分析师将你催眠,挖掘你心灵或记忆深处的东西 ,看你是否经历过某种窘迫的事件,试图寻找到你发病的根源。这种疗法时间长,花费也比较大。
2、强迫疗法:
医生让你站在车水马龙的大街上 ,或者让你站在自己很惧怕的异性面前,利用巨大的心理刺激对你进行强迫治疗。
3、情景治疗:
让你在一个假想的空间里,不断地模拟发生社交恐惧症的场景,不断练习重复发生症状的情节,精神分析师会不断地鼓励你面对这种场面,让你从假想中适应这种产生焦虑紧张的环境。
4、认知疗法:
这是一种不断灌输观念的治疗方法 。医生不断地告诉你,这种恐惧是非正常的,让你正确认识人与人交往的程序,教你一些与人交往的方法。
5、药物疗法:
这是目前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中医认为恐惧症多因七情所伤,损及肝肾心胆所致。恐惧症以虚证居多,乃精血不足之症,非阳气有余之候 。治疗上采用纯中药制剂“静神定恐剂”等进行综合调治,可取得快速、有效的理想疗效。
6、采用芳香疗法:
用中医的传统枕疗+芳香疗法进行治疗、现代相关研究证明芳香疗法对心理状态的调整是很好的、因为药物的服用有着很多的毒付作用、芳香类的植物气息在睡眠中使用、温馨、舒适、长久作用、患者依从性良好。
7、中医辨证施治恐惧症:
中医把恐惧症谓之:“恐证”。中医认为恐惧症多因七情所伤,损及肝肾心胆所致。恐惧症以虚证居多,乃精血不足之症,非阳气有余之候。主要病变部位在肝、肾、心、胆。中医针灸辨证施治恐惧症的方法:脾肾阳虚型:症见精神萎靡,情结低沉,嗜卧少动,心烦惊恐,心悸失眠,面色晃白,阳痿遗精,妇女滞下清稀,舌质胖或边有齿痕,苔白,脉沉细。治宜:温肾暖脾。 穴用:肾俞、命门、关元、脾俞、太溪、三阴交。药用:炮附子、熟地、山萸肉、山药、茯苓、牡丹皮、泽泻、人参、炮姜、炙甘草等。
肾精不足型恐惧症:症见腰膝酸软,精神不振,心慌善恐,遗精益汗,失眠虚烦,面部烘热,舌红少苔,脉细驹。治宜:补肾益精,滋阴降火 。 穴用:太溪、三阴交、肾俞。药用:熟地、山药、山萸肉、泽演、茯神、牡丹皮、远志、枸杞子、知母、黄柏等。
心脾两虚型:症见失眠健忘,心悸易惊,善悲易哭,兴趣缺乏,倦怠乏力,面色淡白或萎黄,食少腹胀便溏,舌淡苔白,脉细弱。治宜:健脾养心,益气补血。 穴用:心俞、脾俞、三阴交、神门、气海。药用、人参、白术、黄芪、甘草、远志、酸枣仁、茯神、龙眼肉、木香等。
总之,中医对恐惧症讲究的是辨证施治,患者可根据可以的恐惧类型和症状表现才选择正确的针灸治疗方案,坚持服药,方能早日摆脱恐惧症的“魔咒”。
恐艾症、恐犬症强迫症都属于恐惧症,而有恐惧症的人都是缺乏安全感的人,他们除了上面所谈到的特质外,还过分在意自己的身体,越是自己喜欢的,他越在意,越失害怕失去,有这种特质的人如果喜欢自己的父母,他就会过分在意自己父母的身体和安危,喜欢自己的爱人和孩子的就会过分在意爱人和孩子的安全,但是有这种特质的人不是一开始就有这种感觉,而是要经过某个事件的刺激,然后突然发现自己开始担心、害怕起来了,如:某求助者在遇到某刺激后,在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一篇报道或是电视里面提到艾滋病或是狂犬病是怎么来的,后果是什么?或是自己的同事等是因为艾滋病或狂犬病等离去的,或是在闲谈中听某人无意中谈起此事,这个时候,以前如果有过高危行为或是被狗咬过的求助者就会担心,自己会不会得艾滋病?会不会得狂犬病?自己会不会出问题,有了这个想法后就发现,这个想法越来越厉害,越来越严重,怎么也控制不住,整天生活在焦虑、恐惧之中,于是乎,无休止的上网查原因、症状、查结果等,发现网络上面说的跟自己越来越像,自己身上也越来越有他们描述的那样的感觉,于是一次次的上医院做检查或是打预苗,一次次的看到阴性报告,一次次得放心,但是,这个放心只是一瞬间的事,然后再是一次次得检查,无休止的怀疑,无休止的焦虑、紧张、恐惧等,自己理性知道这是没有不必要的,但是就是控制不住的怀疑、担心、恐惧。
恐惧症临床表现的共同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某种外在的客体或情境引起强烈的恐怖。
2、恐怖的发生往往伴有明显的自主身神经症状,如出汗、心悸、气短、头晕、颤栗甚至频死感。
3、病人明知其恐怖不应该、不合理、或是太过分,但自己无法控制。
4、为了避免恐怖症发作,病人极力回避所恐怖的客体和处境。
现在的治疗技术:
现在治疗恐惧症强迫症大致有以下几种治疗技术:
很多心理健康咨询师在面对恐惧症强迫症恐惧症的时候,多采用了认知疗法,他们认为:是求助者的认知出现了问题,必须帮他们修复认知,只有修复了他们的认知,恐惧症强迫症恐惧症才能消除。但是他们忽略了以最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有恐惧症的朋友对自己的问题认识得很清楚了,道理他们都懂,原委他们都明白,他们痛苦的是自己做不到。所以,认知疗法对她们作用不大。
有很多咨询师喜欢采用脱敏疗法,但是,他们困惑的是:效果有的时候并不是很理想,最重要的是恐惧症强迫症恐惧症患者的症状反复太大;也有用厌恶疗法,但是效果就更差了。这两种技术的最大困惑是容易复发。
更有的咨询师,竟采用现在争论最大的电击疗法,简直是匪夷所思;也有的用催眠疗法,他们发现最后效果都不是很理想。最重要的是不管是什么疗法,最后出现的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就是复发。
针对如此严重的情况,为了广大的恐惧症强迫症恐惧症求助者能够早日走出恐惧,本中心决定开设“恐惧症专栏”,成立“恐惧症治疗中心”。
因为本公司是国内少数能够彻底治愈恐惧症强迫症恐惧症的公司之一,采用本公司经过10多年的强迫症治疗实践经验,结合国内外先进的治疗技术,融合出来的一整套技术:《神光中心疗法》。
常见的恐惧症有疑病恐惧、绝症恐惧、恐高、恐过马路、心脏恐惧症、意外恐惧等,这些恐惧症都无一例外地,无意识地将他内心的恐惧意象外化了。比如,害怕癌症的恐惧者,是癌症这一象征死亡观念激活了他早期生命受威胁的恐惧体验,即将这一原发性恐惧意象——死亡外化为了癌症。恐惧过马路的患者,是过马路的情景会唤起他曾遭遇凶险(如亲临或目睹车祸、抢劫、丧亲等)的丧失性恐惧体验,将这一原发性恐惧意象——“灾祸降临”外化为了过马路。
其实,所有神经症的原始恐惧,是在他记忆深处以其象征保留下来,并形成了症状。当症状再现时总会以转换的形式表达。比如,有一位强迫性呕吐的学生,他既害怕自己的呕吐也害怕自己对呕吐的不能控制。但他并不知道,呕吐这一表征,早已是他道德和精神上恶心的象征。有强迫性格的人,无意识驻着一个强大的超我,时不时地以躯体惩罚诉求它被压抑的需要。
治疗师对防御的分析,是需要当事者在呈现他对恐惧情景和恐惧体验的前提下,让他自己解读到,他内心的恐惧所指是怎样变成了外在可怕之物?或是,解读到他内心的恐惧所指如何变成了完全不同的外显恐惧之物的。
1、恐惧症是种常见的神经症性障碍,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效果较好。
2、消除顾虑,树立信心,接受恐惧症的存在,及时接受正规的治疗,遵医嘱坚持治疗,做好长期治疗的准备,同时也要做好定期随访的工作。有些患者在治疗一段时间后,因为效果不明显,即放弃治疗,使前期取得的成果功亏一篑;或者症状稍微改善,即偷懒不愿再坚持治疗,使病情越发严重。
3、建立治疗同盟,家属、亲友、朋友等同医护人员一起多鼓励支持患者,照顾好患者的生活;同时家属、亲友等及时与医生进行沟通,一同努力帮患者消除恐惧情绪,恢复正常生活。
4、加强精神卫生知识的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恐惧症的知识,消除歧视,当患者出现恐惧发作时,周围的人要及时帮助他,安抚他的情绪,不要取笑他,增加患者的心理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