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核遗传是指由细胞核内遗传物质控制的遗传现象;细胞质遗传是指由细胞质内的遗传物质控制的遗传现象。生物的遗传是细胞质遗传和细胞核遗传共同作用的结果。以下是它们的不同点:
一、细胞核遗传中,除伴性遗传外,其亲本不论是正交还是反交,子代的表现型均为显性性状,细胞质遗传,亲本的正交和反交结果不同,子代只表现出母体性状。
二、细胞核遗传,符合遗传三大规律(孟德尔的分离规律,孟德尔的自由组合规律,连锁与互换规律),杂交后代有一定的分离比。细胞质遗传,其基因不像核内染色体上的基因能进行有规律地分离和组合,杂交后代不一定出现性状分离,即使出现性状分离,也不出现一定的性状分离比;也不存在自由组合的连锁互换现象。
三、细胞核遗传,核基因可在染色体上进行定位,细胞质遗传中,质基因不能定位。
四、细胞质和细胞核的遗传物质都是DNA分子,但是其分布的位置不同。细胞核遗传的遗传物质在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在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
五、细胞质和细胞核的遗传都是通过配子,但是细胞核遗传雌雄配子的核遗传物质相等,而细胞质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卵细胞中;
六、细胞核和细胞质的性状表达都是通过体细胞进行的。核遗传物质的载体(染色体)有均分机制,遵循三大遗传定律;细胞质遗传物质(具有DNA的细胞器如线粒体、叶绿体等)没有均分机制,是随机分配的。
七、细胞核遗传时,正反交相同,即子一代均表现显性亲本的性状;细胞质遗传时,正反交不同,子一代性状均与母本相同,即母系遗传。
时间 | 场所 | 模板 | 条件 | 原料 | 产物 | |
复制 | 细胞分裂(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 主要在细胞核 | DNA的两条链 | DNA解旋酶、DNA聚合酶、ATP等 | 4种脱氧核苷酸 | 2条双链DNA |
转录 | 个体生长发育的整个过程 | DNA的一条链 | DNA解旋酶、RNA聚合酶、ATP等 | 4种核糖核苷酸 | 1个单链RNA(mRNA、tRNA、rRNA) | |
翻译 | 细胞质的核糖体 | mRNA | 酶、ATP、tRNA | 20种 氨基酸 | 多肽链 |
时间 | 场所 | 模板 | 条件 | 原料 | 产物 | |
复制 | 细胞分裂(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 主要在细胞核 | DNA的两条链 | DNA解旋酶、DNA聚合酶、ATP等 | 4种脱氧核苷酸 | 2条双链DNA |
转录 | 个体生长发育的整个过程 | DNA的一条链 | DNA解旋酶、RNA聚合酶、ATP等 | 4种核糖核苷酸 | 1个单链RNA(mRNA、tRNA、rRNA) | |
翻译 | 细胞质的核糖体 | mRNA | 酶、ATP、tRNA | 20种 氨基酸 | 多肽链 |
生物的遗传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生物体内基因的表达是受基因表达调控系统控制的。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人们对基因、基因表达调控系统的深入了解,以及生物高新技术的发展,人们已经能够运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即DNA重组的方法,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创造出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