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1月出生,江苏省苏州市人。[2]
1968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兽医系。
1970年,在山西临汾地区兽医院兽医工作。
1978年至1981年,在南京农大读传染病专业研究生,获硕士学位。
1982年,在山西农大牧医系任教。
1984年,调到河南农业大学牧医系任教。
1993年,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并授予人民教师奖章。
1995年,任河南农业大学禽病研究所所长,博士研究生导师,省重点学科带头人。
2000年,被聘为省政府参事。多年来一直从事家畜传染病教学和科研工作,尤其在畜禽传染病的病原、诊断与防治方面做了不少研究工作。先后发表有关论文50余篇,获省部级科研成果8项
2005年,王泽霖研发的5个兽药证书一次性获企业转让经费500万元,在校内外引起了轰动。[3]
2014年初,得知王泽霖教授团队要进行新疫苗的研发,4家企业立即出资1950万元进行资助,条件只有一个——成果优先使用。[3]
2019年,把毕生科研转化结余的8208万元全部捐出。[3]
2022年,将个人的河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300万元奖金全部捐给学校,用于支持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工作。[4]
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7项,其中“新城疫微量HI试验”成果已在国内各实验室广泛应用并被纳入国家“动物检疫规程”。他积极从事新生物制品的研制和开发,其中“新-支-减-法四联油乳苗”、“新-支-法三联油乳苗”、“新-支-减三联油乳苗”、“新城疫监测抗及血清的制造”等都通过了中国兽药审评委员会复审,已获取四个新兽药证书。他作为第一作者在省级以上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产蛋下降综合征病毒DNA酶切图谱分析”,“用单抗介导的交叉ELISA对IBV毒株的分析研究”等均被评为中国禽病大会优秀论文。另外他利用科研成果积极推广应用,几年来在全国各地作学术报告百余次,办学习班百余场,行程数十万公里,培训人员数万人次,自筹资金,聘用人员创建了禽病研究所,几年来共投资400余万元兴建实验室,购置大型设备,冷库等为改善教学,科研,生产条件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代表性论文 : 银加强金标免疫技术在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检测中的应用,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5
RT—PCR 检测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中国兽医学报, 1999
口服半胱胺对奶山羊血浆及乳虽生长抑素, 生长激素水平,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7[5]
1993年,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并授予人民教师奖章。
2019年10月,王泽霖以其对中国禽病防疫的卓越贡献获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王泽霖先后被评为河南省科委开发推广先进工作者,全国教学系统劳动模范并授予人民教师奖章,农业部禽流感诊断专家。
先后获得3项发明专利和12个新兽药证书,其主持创建了重大禽病病毒种质资源库,创立了浓缩灭活联苗研发平台,打破了国外垄断,彻底攻克了新型高效鸡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病等多种重大禽病防疫难题,被誉为“给中国鸡宝宝撑起了国产保护伞”,个人和团队也因此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20年2月25日,2020年度河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名单公布,王泽霖教授被授予2020年度河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
2022年2月,当选第八届河南省道德模范(敬业奉献类)。[1]
兼任世界禽病学会会员,中国禽病研究会理事,省畜牧兽医学会传染病分会副理事长,省家畜传染病研究会秘书长,河南省政府参事等职。
1985年至1995年期间,当“万元户”都了不起的时候,王泽霖就通过办班、禽病诊疗、化验、为农村养殖户服务等形式,逐步积累资金400多万元。
2004年,王泽霖研发的5个兽药证书,一次性获企业转让经费500万元,在校内外引起了轰动。2005年到2015年再获发明专利3项,新兽药注册证书7个,成果转化率100%。[6]
2005年,王泽霖研发的5个兽药证书一次性获企业转让经费500万元,在校内外引起了轰动。
2008年汶川地震后,出差回来的王泽霖径直来到学院,掏出身上仅剩的2000元现金交给学院领导。回到家,又立即让爱人设法筹措20万元现金捐给学校,这也是当年河南高校个人最大的一笔捐款。
王泽霖尤为鼓励青年科学家投身禽病防疫事业,捐款230万元改善禽病所科研条件,捐款100万元为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设立创新基金,捐出两家企业连续12年的专利使用分成款设立学院科研创新基金。
2020年,王泽霖又一次找到学校,坚持要将毕生科研转化所得结余8208万元全部捐给学校,希望用来建设高水平的生物安全防护三级实验室,即业界俗称的P3实验室。[2]
河南农业大学120周年校庆即将到来之际,该校王泽霖教授将个人的河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300万元奖金全部捐给学校,用于支持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工作。[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