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山镇镇政府驻靠山村。共辖8个村:靠山村、太平村、九龙村、庄家村、下沟村、姜家村、护山村、周户村。83个自然屯,总户数8500户,27510人,其中农业人口22,840人,面积210平方公里,耕地5,934公顷(其中水田1100公顷),属农业大镇,常年粮食产量5万吨左右,粮食总产量5万吨,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823万元,农民实现人均收入3120元。全镇工业企业204户,从业人员712人,工业产值1600万元,利润280万元,主要产品红砖、钢窗、饮料、食品、白酒等。经济发展及其迅猛。吉林油田和其他大型油田又在靠山镇发现大量油田,这样使得四平重镇“靠山镇”更具发展前景。目前镇内已经建立了工业园区。并建立了白酒厂和养牛基地等大型企业。
靠山镇政府(2)其中著名的“伊通五中”也在靠山境内,多年来伊通五中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伊通五中学子先后考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人民大学、科技大学,部分留学海外。
明嘉靖年初,李姓从关内迁到此处居住,那时叫靠山屯。民国时为第五行政区,伪满统治时期为靠山村所,1948年为第十区政府,1956年二月为靠山区政府。
靠山镇全镇辖9个自然村,79个自然屯。
石家屯、唐家沟、东护山
靠山镇位于吉林省农安县东北部,距县城54千米。东北濒临松花江。面积97平方千米,人口28310人。辖1个居委会,腰窝堡、卧牛石、头道、圣水泉、烧锅营子、齐家屯、靠山、后岭、红石、东排木、史家屯11个行政村。镇政府驻靠山村靠山大路。农(安)靠(山)公路、德(惠)靠(山)公路终点。古迹有广元店宾州古城遗址。
伊通满族自治县靠山镇因驻地靠山屯而得名。据农安县志记载:在道光初年开发,道光十三年在此放镇基。光绪十五年(1989)为农裕社,农安分防照磨移驻此地,翌年迁至朱家城子(今德惠县属)。光绪三十三年(1907)改为心区,宣统二年(1910)改为六区。民国时为靠山乡,1926年设靠山镇。伪满时为靠山保。1946年上半年此地曾是德农县委、县政府所在地。1949年为靠山区,1956年置靠山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1984年建镇。1997年,面积88平方千米,人口2.8万,辖靠山、后岭、齐家屯、头道、东排木、史家屯、圣水泉、卧牛石、腰窝堡、红石、烧锅营子11个行政村和临河、向阳、文化3个居委会。
130224
220122103:~001 121靠山居委会 ~200 122靠山村 ~201 220后岭村 ~202 220齐家屯村 ~203 220头道沟村 ~204 220史家屯村 ~205 220东排木村 ~206 220卧牛石村 ~207 220圣水泉村 ~208 220腰窝堡村 ~209 220烧锅营子村 ~210 220红石村
2012年,全镇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可达到85000万元,比2011年78000万元增长8.97%;工业总产值预计可达到27000万元,比2011年24565万元增长9.91%;农业总产值预计可达到48000万元,比2011年45280万元增长6.01%;农村经济总收入预计可达到55000万元,比2011年50239元增长9.48%;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可达到8800元,比2011年8128元增长8.28%。
1、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种植业稳步发展。
在种植业生产上,我镇从抓好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入手,保证了种植业的稳步发展,巩固了农业基础地位,种植业产值预计可达到24000万元,比2011年23000万元增长4.35%。
一是抓好备春耕生产。一年之际在于春,在备耕春耕的生产中,从农民的思想发动,资金筹备,物资筹备、抗旱准备都做了详尽安排。在春耕整地播种期间镇包村干部全部深入村屯指导春耕生产,尤其对春耕播种有困难的农户实行干部包保责任制,对全镇81户贫困户进行登记造册,逐步落实包保责任,确保了他们能够适时种上地。后岭村7社特困户陆国财,患重病住进医院无人种地,镇领导得知后,派专人组织村组干部和群众突击两天,帮助路国财及时把地种上。同时,镇政府机关干部为其解决资金2500元。
二是抓好粮食生产。今年我镇先后遭受了旱灾、虫灾、风灾三大灾害,镇党委和政府积极组织广大农民抗灾保收,加强了灾后田间管理,把灾害减少到最低程度。今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到4420公顷,粮食产量仍能达到4万吨以上。同时,秋收时要求农户做到颗粒归仓,全力抓好玉米降水,消灭地爬粮,尽力提高玉米质量,做到了增产增收。
三是坚持发展特色产业不动摇。2012年全镇瓜菜种植面积仍保持在1800公顷(含复种面积)。同时,在瓜菜生产中突出抓了基地建设,引进新、奇、特优良品种,打造地方特色品牌,使产品质量和产出能力大幅度提升。烟叶种植面积达到1430公顷。烟农还开始烟叶深加工,使烟叶就地加工升值20%,增加了烟农的收入。全镇经济作物总产值可达到12000万元,比2011年11000万元增长9.09%。
四是全力抓好深松整地。我镇结合深松整地积极动员群众实行玉米大垅双行新技术,并按县委要求全部进行了安排落实。2012年春季共完成深松整地任务933公顷,而且这些深松整地地块作物长势的确优于普通地块,这点得到了广大农民的认可。秋季深松整地任务是800公顷,我们将保质保量完成。
五是加强农民科技培训。为提高种植业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我们还注重了对广大农民进行农业科技培训。2012年,我镇建立一个科技培训基地,聘请农业科技等农业专家,利用冬春两季,免费为群众开展科技培训。全镇11个村根据各村农业生产项目的不同举办各类科技培训二十一场次,其中大型培训两次,培训人次600人。全年各类农业科技培训达到2200人次,其中骨干农民科技示范户全部接受培训。
2、牧业生产形式喜人。
镇政府始终把牧业经济发展放在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位置,在发展牧业生产中坚持扩张总量与提升质量并重,采取了一手抓原有小区及养殖大户的发展,一手抓规模养殖户带动农户。全镇新建牧业小区3个,新发展规模养殖户达到29户,其中肉鸡规模养殖户14户,猪规模养殖户12户、牛规模养殖户1户、羊规模养殖户2户。全年畜禽饲养总量达到670万头只,畜牧业总产值可达到15000万元,比2011年14579万元增长2.89%。
3、全力推进劳动力转移就业。
我镇高度重视劳务经济,千方百计安置劳动力转移就业,先后组织了各种科技培训和劳动技能培训等活动80场次,共培训近万人次,从而提高了劳动力的整地素质和技术含量,增加了劳务输出人员的经济收入。2012年,全镇劳务输出总人数达到9625人,其中境外输出325人、省外输出6000人,省内转移3300人,全年劳务经济总收入可达到达到10000万元,比2011年7800万元增长28.21%。
4、民营经济发展实现了新的突破。
一是户办联户办小型加工业取得了新的进展。2012年,全镇户办联户办小型加工业户已发展到430户,新发展扩建83户。其中,农产品加工类,包括烟叶加工、豆腐坊加工、酿酒加工、米面加工、饲料加工、蔬菜加工等共计52户;食品糕点加工类,共计6户;工业产品加工类,包括水泥制品、家具、羽绒服、机械加工、木材加工、秸秆颗粒加工共计25户。这些小型加工业总投资额336.2万元,年产值达到1366万元。新发展和扩建个体工商户343户,新增经纪人队伍100人。新建农民专业合作社4个,其中兔业养殖3个,水稻生产专业合作社1个。
二是繁荣市场,大力发展商贸经济。镇政府高度重视发展辐射和带动作用强的商贸企业及饮食服务业等个体工商企业,全力打造培育具体地方特色的名牌产品,努力提高地产品的知名度,扩大地产品的占有率。2012年,“红石砬子”品牌小米年产300吨,“靠山小烧酒”闻名遐迩,誉满长春地区。粮库“将军”牌袋装酒、刘日春的“圣泉春”系列瓶装酒远销十几个大中城市。“排木大米”品牌注册商标被列入有机产品,该产品实行了订单农业,长春华联长年包销该产品。新注册的“杉野谷食用菌”年产干食用菌5吨,该产品销往长春、吉林、延吉、沈阳等地,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产品供不应求。
5、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显著成果。
2012年以来,我镇不断加大招商引资项目开发力度,并取得了显著成果。我镇新引进物流企业3个,共计达到11个,可实现营业额亿元以上。年上缴税收近400万元。已成为我镇最重要税收来源。各村招商引资项目也取得了较好成绩,新建和续建项目达到8个。
6、努力培植税源,工商税收稳中有升。
努力培植税源从四方面入手。一是大力发展工业和个体私人企业;二是加速小城镇的开发建设;三是规范扩大发育市场经济,推动商品流通,促进经济繁荣;四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农业产业话经营。预计,我镇可实现税收750万元,比去年的505万元增长48.51%。
7、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又上新水平。
县里给我镇固定资产任务是5000万元,全镇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可达到8000万元。[1]
腰窝堡[Yaowopu] 卧牛石[Woniushi] 头道[Toudaogou] 圣水泉[Shengshuiquan] 烧锅营子[Shaogouyingzi] 齐家屯[Qijiatun] 靠山[Kaoshan] 后岭[Houling] 红石[Hongshi] 东排木[Dongpaimu] 史家屯[Shijiatun]
辽宁省开原市靠山镇开原市靠山镇大力发展苗木花卉产业,苗木生产面积如今已达到2.5万亩;1000亩苗木示范基地5个,100亩以上苗圃27个;年产值达到2.5亿元,农民人均收入3200元,苗木生产成为全镇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2000年靠山镇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全国首批苗木花卉乡镇。
镇政府驻靠山屯,人口2.1万人,面积195.58平方千米,辖26个村委会:柴河堡、郭家沟、后洞、东窑、平石门、南沟、大盘岭、小盘岭、尹家沟、杨庄子、靠山屯、盛家屯、郭蒋屯、吕家屯、黄家屯、干河子、肖家、西龙湾、东龙湾、金场、西场、一面城、河南、四道沟、大虎、秦家堡子。
辽宁省开原市靠山镇郭家沟村 靠山镇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境内有15.86万亩的山地资源,可供林业开发、果树开发、养殖开发。矿产资源中石灰石、铅、锌、铜等储量丰富,石灰石资源已探明储量达3亿立方米,现已投产的石灰石矿有6家,年产量达120万吨,年产值达2400万元。铅、锌、铜等资源也都具有极高的开采价值。靠山镇境内天然矿泉水出露点很多,日出水量达120多吨,水质清澈甘甜,经地质矿产部检测为高锶低钠型矿泉水,具有较高的开采价值。
苗木花卉是靠山镇的主导产业。生产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90年代初期,靠山镇部分从事苗木生产的农户获得了较大的经济收益。当时的靠山乡党委、政府对此高度重视,把发展苗木花卉产业做为经济发展工作的重点来抓,利用几年的时间,促使苗木花卉产业在生产面积,品种数量上形成了较大的规模,靠山镇的苗木花卉产业基本形成。2000年,靠山镇被国家林业部命名为“全国首批苗木花卉乡镇”综合排名“全国第六东北第一”。
2007年,靠山镇实现财政收入989万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686万元。人均纯收入为4615元。全镇共有乡镇企业30个,从业人员545人,其中工业企业23个,从业人员366人。2007年末企业实缴税金总额383万元。全镇第一、二、三产业总产值近年来呈大幅度上升趋势,平均年递增10%左右。2007年靠山镇的苗木花卉成品苗年产量1500万株,幼苗6000万株,粮食产量为16752吨。
2002年以来,靠山镇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全镇近10年建造房屋占房屋总数的50%左右,部分村达70%以上;摩托车、彩电、VCD等高档耐用消费品占有率达60%以上;广播、有线电视入户率达100%;手机用户达4500多个;电脑宽带用户达260多个。全镇目前拥有私家汽车150多辆,其中高档轿车40多辆。
靠山镇位于开原市东南部 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一些农民自发地搞起了苗木花卉生产,到2000年,靠山镇已有3000多农户搞起了苗木生产,有的村成为苗木专业村,现在,靠山镇的农民个个都懂苗木嫁接、扦插、栽植与苗圃管理等技术,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都是小苗圃。35岁的王志侠,中学毕业回乡开了个小小理发店,1998年,她看到经营苗木比理发店挣钱多,就动起了种树苗的心思。开始没钱她就小打小闹,种了几亩苗圃,在卖苗的过程中,她发现专门经销苗木也能挣钱。她买了台旧电脑在家里搞起网上销售,当年就收入了三四万元。如今经她销售的苗木,最远的卖到了乌鲁木齐,为了争农时,她还雇用飞机运送苗木。每年有1亿株苗木从靠山镇走向全国各地,苗木多了,销售成了难题。2004年靠山镇成立苗木花卉协会,每年组团到全国各地参加苗木花卉洽谈交易会,扩大网上交易,承揽绿化工程。由于销售规范、渠道畅通,2004年全国苗木市场出现低潮也没影响靠山人的收入。靠山苗木逐步销售到了黑龙江、吉林、河北、山东、新疆、北京等省(区、市),近年北京市的绿化大多数用的是靠山苗木。
苗木产业拉动了相关产业。每年销售旺季,外地来购买苗木的车辆不下百余台,客商几百人,全镇20多家饭店旅店家家爆满,全镇从事长、短途运输的达到了100户,农资经销点27个,建有一个500多人的劳务市场,信息、营销等市场中介组织达50多家。每年仅春季销售苗木纯收入就高达5000万元。4至8月,每天500名民工打工,平均每天收入50元至100元,仅此一项,农民每年打工收入可达300万元左右。
靠山镇交通便利,省级公路沈平线与县级公路中兰线在靠山镇境内纵横穿越。是开原市东部山区乡镇的枢纽所在。2004年以来,镇内各村屯的交通状况得到较大的改善,先后在靠山、柴河、一面城、东窑、郭家沟、郭蒋、黄屯、盛屯等村铺修油路累计24.4公里,2007年完成了一面城村河南150米跨河大桥工程。镇政府所在地靠山村于2005年完成了主街路拓宽改造工程,原8米路面拓宽到12米,街道两侧安装路灯60盏,并设置了边沟和绿化带,有效地提升了小城镇的建设品位。
全镇现有农村集市四处,分别位于靠山村、柴河村、西龙湾村和大虎村,汇聚开原市各地商贩200多户,在为当地群众提供生活必需品的同时,增加了税收收入,搞活了一方经济。
教育发展
开原市靠山镇花卉 全镇共有中学2所,配备教师56人,2007年底有在校学生681人;共有小学校10所,配备教师145人,2007年底有在校学生1442人;共有幼儿园10个。九年制免费义务教育得到普及,基本满足了全镇适龄儿童的入学需求。
科技文化
全镇共有农技推广服务机构7个,从业人员38人,通过开展科普大集、开展对农民的农技知识培训等活动,有效提高了农民的生产能力和水平。结合苗木花卉主导产业发展,靠山镇于2005年与辽宁省农科院、沈阳农业大学结成了合作伙伴关系,经常性地邀请资深农业专家到靠山镇授课,开展产业技术培训,进行现场指导。全镇现有中心文化站1个,配备了图书室和活动室,共有各类图书3000余册,电脑、幻灯机、VCD等电教设备设施和乒乓球、羽毛球等体育健身器材俱全,是当地群众开展文化事业的主阵地。各行政村也都设置了文化活动室,积极开展各类文体活动,促进了新型农民群体的形成。
卫生事业
靠山镇的卫生事业有了长足进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得到普及,全镇参合率达92%以上。靠山镇中心卫生院于2006年完成了门诊楼的建设,添置了一批先进的医疗设备设施,拓展了中心卫生院的服务范围。同时卫生院加强了业务管理和行业作风建设,聘请域外专家坐诊,提高了服务水平。为全镇人民群众提供了良好的就医环境。
靠山镇的苗木花卉主导产业已经步入结构调整的重要阶段,一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得到了推广和应用,促进了该项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市场价值规律的调节下,靠山镇的苗木花卉生产面积将进一步扩大,高新品种所占比例将进一步增加,从而在规模、质量上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促进市场竞争力水平增强。此外,靠山镇具备丰富的石灰石、铅锌等矿产资源,极其适宜投资开采,目前已投产的企业均运行良好,都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矿产资源开发必将成为靠山镇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2007年底,靠山镇苗木花卉生产面积达3万亩(包括庭院、荒山、荒沟等),从业农户达5000多户(接近农户总数的80%),经营品种300多个,年产值达2.2亿元,销售收入1.5亿元,纯收入7500万元,单项人均纯收入3500多元。同时也拉动了餐饮娱乐、交通运输、劳务输出、农资经销等关联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