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凤田同志,1964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现任中国一航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型号总设计师。他先后担任多个型号常务副总设计师、总设计师等职务,是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航空金奖获得者,国防科工委劳动模范。2006年被评为第四届沈阳市优秀专家。200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校长。
多年来,他主持的国家多项重点工程的研制,均已设计定型并批量装备部队。80年代他根据作战需要和国情,首先提出将机头进气的某型飞机改成两侧进气,得到空军和原国防科工委的支持并立项研制,任型号总设计师助理及副总设计师,协助总设计师完成某型飞机的研制。在无技术储备、缺乏资料及国外进行技术封锁的困难条件下,他主持完成了我国第一代受油机的研制工作,提出了合理的技术方案,采用了正确的技术途径,提前实现首飞。随后攻克了试飞中出现的座舱噪声大等技术难题使飞机得以顺利定型,并使国产歼击机有了远程作战能力。他带领研发的空中加油技术为国内首创,填补了航空技术空白,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另外一项他主持研制的重点工程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名),使某型系列飞机在技术上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为我国航空工业快速发展和提高我军空战能力作出了重大贡献。另外,10余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荣立国防工业一等功3次,集团公司一等功4次。
作战飞机 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飞机 风洞试验 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歼8-F是我国第一型发射制导、发射后不管导弹歼击机。所谓“发射后不管”其实还是要管的,这要靠飞机的系统,因此这个系统设计得好与坏很重要。如果飞机不提供正确的信息,导弹就无法正确地截获到目标。怎样做?杨凤田发现搞系流试验、进行不同的飞行试验、验证导弹自主飞行阶段是可行的办法,这是我们中国人自己发明的办法。
歼八F型飞机设计总结报告 2004年 -杨凤田
歼八H型飞机设计总结报告 2002年 -杨凤田
歼八D型飞机现役飞机改装PL-12导弹方案论证报告 2000年 -杨凤田
歼八F型飞机首飞设计工作报告 2000年 -杨凤田
歼八H型飞机方案论证报告 1999年 -杨凤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