葑 田[1]
淤泥肥黑稻秧青,阔盖深流旋旋生[2]。
拟倩湖君书版籍[3],水仙今佃老农耕[4]。[1]
[1]葑(fēng)田:又称:“架田”。在湖沼深水中用木作架,四周及底部以泥土和水生植物封实而成的漂浮在水面的农田。可随水高下,故不受旱涝。(元)王祯《农书·田制门》说:“架田。架犹筏也,亦名葑田。”(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引《蔡宽夫诗话》称葑田“动辄数十丈,厚亦数尺……如木筏然,可撑以往来。”(宋)范成大《晚春田园杂兴》第七首:“小舟撑取葑田归。”另外,(宋)苏轼《请开杭州之西湖状》谓:“水涸草生,渐成葑田。”是指水涸菰生的草泽地,与此葑田不同。
[2]旋旋:悬浮转动的样子。
[3]倩(qiàn):请。湖君:主管两湖的神。牍籍:记录土地户口的册籍。
[4]水仙今佃老农耕:水仙王已经把水面佃给老农耕种了。水仙:水仙王。宋代西湖旁有水仙王庙。其旁边为林逋祠堂。苏轼认为林逋清节映世,遂移其神像配食水仙王。[1]
诗首句状葑田泥土肥沃,庄稼茂盛喜人,次句描写葑田悬浮于深流之上的情状。两句将葑田的特点及优越性写得令人印象深刻。三四句言请湖神承认葑田的田籍,因为水仙王已把水面租给老农耕种了,语意极为幽默。葑田悬浮于水,自无法进入土地册籍,造葑田也是老农自发行为,但诗人见其可比美地利,故有此奇思妙想。
本诗不仅可使我们认识葑田这一古代独特耕作技术,也见出“梅妻鹤子”、高雅绝俗的林和靖,对农业生产却是十分关注和重视的。[1]
林逋(967—1028),字君复,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早岁浪游江淮间,后归杭州,隐居孤山二十年。性情淡泊,不慕名利,隐逸不仕、终身不娶。种梅养鹤为伴,旧时称其“梅妻鹤子”。卒谥“和靖先生”。林逋诗词书画皆工,尤以诗名,诗风淡远,词句新奇,能以精巧笔法描写其清苦而幽静的隐居生活。有《林和靖诗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