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医认为由于气血虚弱,肾虚,血热及外伤等原因损及冲任,导致冲任不固,不能摄血养胎以致小产。2.现代医学则认为主要由下列原因引起。①胚胎发育异常。②生殖系统病变 子宫发育不良、畸形,患有子宫肌瘤,会直接影响胚胎发育,造成流产。堕胎次数太多,也可能伤害子宫。③疾病 孕妇如果患有严重的心、肺疾病、高血压、肾病等,也可能间接危害胎儿的发育,导致孕妇流产。④曾经流产 如进行流产手术时,有胚胎残留体内,或引起生殖道受感染、出血,细菌或病毒经胎盘进入胎儿的血液循环中,也可能出现小产。⑤服食药物 一些激素类药物、某类中药等,使用不当的话,也会使孕妇小产。
1.胚胎停止发育:胎停育是指妊娠早期胚胎因某种原因所致发育停止。B超检查表现为妊娠囊内胎芽或胎儿形态不整,无胎心搏动,或表现为妊娠囊枯萎。2.死胎:妊娠20周以后,胎儿在子宫内死亡,称为死胎。由于多数死胎患者妊娠时期可无任何征兆显示存在的问题,所以多数父母是在完全没意识到的情况下丧失胎儿。
小产(一)中医辨证施治1.肾虚证候:孕期阴道下血或少或多,色淡暗,腰酸腹坠痛,或伴头晕耳鸣,小便频数,夜尿多,甚至失禁,或曾屡次堕胎,舌淡苔白,脉沉滑尺弱。治则:固肾安胎佐以益气。主方:寿胎丸加味。方药:菟丝子、桑寄生、续断、阿胶(烊化)、党参、白术。若小便失禁者加益智仁、覆盆子。2.气血虚弱证候:孕期阴道少量流血,色淡红,质稀薄,或腰腹胀痛,或坠胀,伴神疲肢倦,面色不华,心悸气短,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滑。治则:补气养血,固肾安胎。主方:胎元饮加减。方药:人参、杜仲、白芍、白术、陈皮、炙甘草、熟地、黄芪、阿胶。3.血热证候:孕期阴道下血色鲜红,或腰腹坠胀作痛,伴心烦不安,手心烦热,口干咽燥,或有潮热,小便短黄,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而干,脉滑数或弦滑。治则:滋阴清热,养血安胎。主方:保阴煎加味。方药:生地、熟地、黄芩、黄柏、山药、续断、白芍、炙甘草、苎麻根。若下血较多者加阿胶、旱莲草;腰酸重者加菟丝子、桑寄生固肾。4.跌扑损伤证候:孕期受外伤,腰酸腹胀坠,或阴道下血,脉滑无力。治则:补气养血安胎。主方:圣愈汤加减。方药:当归、白芍、熟地、党参、黄芪、菟丝子、续断。若下血多者去当归,加艾叶炭、阿胶。5.胎堕难留证候:孕期腰酸腹胀,坠腹痛明显,或阴道下血,排出肉样物,脉滑无力。治则:补气养血安胎。治则:活血逐瘀,养血止血。主方:加参生化汤加味。方药:红参、当归、川芎、桃仁、炮姜、牛膝、红花、车前子、甘草。(二)西医治疗无论是胚胎停育还是死胎,均需要尽快安排手术清宫,术后半年方可再次妊娠。
1.产后充分休息是身体恢复的重要条件。2.小产后的妇女容易心情沮丧,更需要家人、朋友的关心照顾。3.产妇应尽量让自己吃好、睡好、少劳动、减少肚子用力的动作(如搬东西、提重物),避免剧烈的运动。起居有常,不要过于劳累。4.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5.小产后1个月内最好暂停性行为,小产后3个月内应避免怀孕,让子宫有足够的时间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