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江西美术出版社; 第1版 (2006年9月1日)
平装: 106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7806909931
条形码: 9787806909935
尺寸: 28.5 x 21.1 x 0.7 cm
重量: 522 g
李平(李尚平),祖籍山东昌邑。1988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1990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后执教于山东大学芝术学院。2002年2004年受教育部留学基金委员会和山东大学的派遣,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列宾美术学院萨克罗夫工作室及俄罗斯崮立帅范大学艺术系研究绘画艺术.获硕士学位。
现为山东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列宾美术学院教学素描精品典藏》对于那些愿意将自己的全部身心奉献给现实主义绘画的艺术家的写生与创作提供必要的帮助。李平在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研究绘画艺术的经历,使他对列宾美院的绘画原理与技法阐述得准确而深刻。《列宾美术学院教你素描精品典藏》,不仅服务于艺术,更服务于中国人民和俄罗斯人民的友谊。《列宾美术学院教学素描精品典藏》中,作者在向读者展示列宾美术学院学生们的素描精品的同时,却又从另外的角度,以文字的形式,阐述作者对写实性绘画艺术的理解。但这样一来,每一页的文字和与之相对应的图片之间,就缺少一种直观的联系。作者希望能够通过这种方式,给读者以更多的思想空间:使读者在欣赏写实绘画作品的同时,能以抽象思维的理念思考艺术在用抽象思维阅读文字的同时,又能够以形象思维的形式感悟艺术。
第一章 感觉、思维与艺术表现
第二章 观察与分析
第三章 写生的基本原则
第四章 整体表现的意义
第五章 形式感与形象感
第六章 联系与比较
第七章 归纳、概括、分解、组合
第八章 论控制力
第九章 简单与复杂
第十章 明暗与结构
第十一章 艺术表现的选择性
第十二章 透视的魅力
第十三章 具象的本质
第十四章 抽象因素的作用
第十五章 美的关系
后记
《列宾美术学院教学素描精品典藏》由江西美术出版社出版。
插图:
若说我与绘画有机缘,那是小时见二哥画画,我也跟着涂鸦。后来二哥虽不画画了,但经常买些“小人书”,我就照着上面临摹,乡邻们看过后都说“像”!此后竞渐渐有人请我为他们画像,在一方乡里,我便似乎“小有名气”了。也许是为了不“徒有虚名”,从那时起,画画就成为我生活中最重要的事了。
那时,农村的学校从小学到高中,都没有专门的美术课,也没有专业美术老师。但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考上美术院校,我常常情不白禁地在课堂上画画。一次数学课上,我正在专心地画,忽然发现老师来到了我的身旁。他慢慢拿起我的画,揉成一团……
考入大学,终于可以尽情尽兴地画了。那时的我,惜时如金,除了画,还是画。初进校门,我就在画架上贴一纸条一一闲谈莫过五分钟,为的是提醒自己,也提醒朋友。我知道,学习机会难得,只有抓紧努力学习,才不会虚度时光。
毕业后,开始了教书生涯,画笔不但用来作画,还用来教学。不仅以画自娱,而且以教为乐。为了不断提高自己,不敢停止追求的脚步,也没搁下手中的画笔。但我在作画的同时,也时常考虑,怎样才能让自己拥有更开阔的视野,如何才能传授给学生更好的知识。
恰在此时,我有机会去俄罗斯圣彼得堡列宾美术学院学习。
列宾美院是我少时就心仪已久的艺术殿堂——那是俄罗斯艺术家的摇篮,是人杰地灵、大师辈出的地方。在那里,我循着大师的足迹,执著于广阔的艺术沃野中。教授们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使我感动不已,学生们那种对事业的虔诚和对艺术的执著追求精神让我感慨万千。在那段时间里,我一边作画,一边与俄罗斯的艺术家、学生以及来自他国的艺术家一起研究俄罗斯绘画艺术,深刻领悟列宾美院写实主义绘画艺术的精神内涵。并挤出时间参观俄罗斯的各大博物馆,研究和探讨俄罗斯不同时代、不同艺术家乃至不同学生的艺术理念和表现技法。面对众多的艺术精品,慢慢地,一个计划逐渐形成:应该把我所见到的艺术精品介绍给国内的艺术同道、朋友和我的学生。这一想法在得到列宾美院院长察尔金教授的支持后,我开始着手整理在俄罗斯各大博物馆及列宾美院所拍摄的素描、油画、雕塑等方面的图片资料,同时,整理了一些艺术札记,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列宾美术学院教学素描精品典藏》一书作为该系列丛书的第一部已经完成了。此书写完之后,我请察尔金院长审阅,他认为此书会对中俄艺术交流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对我所做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欣然为此书作序。
2004年,我受国家教育部留学基金委的派遣去俄罗斯圣彼得堡列宾美术学院学习,排在著名艺术大师萨克罗夫的工作室学习和研究绘画艺术。同时根据教育部的相关政策,我又考入了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艺术系。这样在列宾美术学院学习期间,我兼读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
回忆在俄罗斯的旅居生活,总的来说紧张、充实且富有意义,在近两年的时间里,我除了进行绘画艺术研究,还做了大量的文字笔记;业余时间则穿行于列宾美术学院各大艺术工作室、博物馆、画廊之间,拍了2万多张美术作品,其内容涵盖了欧洲历代艺术家和俄罗斯历代艺术家的部分作品,以及大量的当代列宾美院学生及老师的作品,以期归国之后应用于美术教学。
因文字表达能力所限,我无法用文字确切地表达我在列宾美院学习时的那种独特感受,同时,也无法用形象化的语言描述我所见到的那些优秀学生作品及大师作品的杰出的艺术技巧和非凡的艺术魅力。然而,职业的本能,驱使我在那种环境中,无时无刻不在思考与艺术相关的艺术理念和艺术技巧方面的问题。
就个人的艺术追求来讲,我既偏爱写实艺术,又喜欢非写实艺术。正是出于对二者的关注,我在列宾美术学院潜心研究写实主义绘画艺术的原理与技法的同时,致力于研究写实绘画艺术及非写实绘画艺术的构成方法和构成原理,用理性去分析它们之间在原理上个性、共性规律和技法上的承接关系。
我想,以彻底否定传统为宗旨的艺术,也许无需以写实性绘画的理论和技法为依托但在传统基础上发展的现代艺术,画家写实功力的高低,往往与其将来艺术的发展艺术品位及艺术成就的大小密切相关。基于这样的艺术理念,我认为俄罗斯的基础艺术教育的主流依然是不离传统、不弃写实,坚实的基础训练与富有特点的艺术个性的培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