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隙,是非常狭小的空间;白马,白色的骏马。骏马驰过狭小的空间,速度极快,一闪就过去了。也有人以“白驹”非马名,为 日影的别名,“白驹过隙”即日影迅速移动。因此还有人称光阴为“ 驹光”,称日影为“ 驹影”,元代袁桷作诗说,“琐窗驹影催”。不过,无论把“白驹”解释为白马或日影,“白驹过隙”的意思不变,都形容 时间过得极快。
“若驷之过隙。”原注:“驷谓驷马,隙谓空隙。驷马骏疾,空隙狭小,以骏疾过狭小,言急速之甚”(《礼·三年问》)。这里所谓“驷马过隙”,意思和“白驹过隙”完全相同。(驹光,驹影,理解成后世从庄子“白驹过隙”或墨子”驷驰而过隙“引申而来或较为合理。古代把前人留下的诗文意思按自己的想法转换字眼或意思变动成自己的诗文也有不少,如李白的《静夜思》明代版本“举头望明月”宋代版本是抬头望山月。个人认为古人的文句用最接近他这个时代的其他人的文句来印证更为接近其本意,相隔千年的文字时过境迁,如果作为印证千年之前的文句则难能接近本意。)
白驹过隙
“维曰:‘人生如 白驹过隙,似此迁延岁月,何日恢复中原乎?’”(《三国演义·第一零七回》)
“人生天地之间,如 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
“人生一世间,如 白驹过隙。”(《 史记·晋侯世家》)
白驹过隙之“过”并非“穿过”之意,不能主观误读为白马从缝隙间穿过。想想大概就能否定这种看法,让一只那么大的白马从一个很小的缝隙穿过去,它一定会卡住的。因此这里的“过”,应该解释为“横着经过”。可能第一次接触这个成语的读者不太好理解它的意思。这里我们来做个形象化的解释,现在我们放两块木板,在它们中间留一个小间隔,木板自北向南横放,这时如果一匹白马从北向南奔跑,人站在木板后从缝隙观察,白马身影就会很快消失在缝隙中,这就是白驹过隙了。其他引申的意思大抵都是从这里生发出来的。(《庄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墨子.兼爱下》:人之生乎地上之无几何也,譬之犹驷驰而过隙也。隙这里理解成两山之间的裂缝比较合理,山的裂缝小路虽小还是可以过马车。忽然而已,如果理解成太阳光未免显得太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