啰唝曲,词牌名。唐范摅《云溪友议》云:金陵有啰唝楼,乃陈后主所建。啰唝曲,刘采春所唱,皆当代才子所作五六七言绝句。一名《望夫歌》。元稹诗所谓“更有恼人肠断处,选词能唱望夫歌”也。
啰唝曲,单调二十字,四句两平韵
●◎⊙⊙●,⊙⊙⊙◎△。
◎○○●●,⊙●●○△。
(注:○=平●=仄△=平韵=▲=仄韵◎=本为平声韵,亦可用仄声⊙=本为仄声,亦可为平声韵)
不喜秦淮水,生憎江上船。
载儿夫婿去,经岁又经年。
【作者简介】
刘采春(生卒年不详)唐时歌妓,淮甸(今江苏淮安维阴一带)人。一说越州(今浙江绍兴县)人。伶工周季崇之妻。善歌,一唱《哕喷曲》,闺妇行人,莫不凄然泪下。《金唐诗》存其《哕喷曲》六首。
【评析】
表达的是因长期与夫婿分别而产生的闺思。这本是一个陈旧而常见的题材,但它却于陈中见新,常中见奇,把想入非非的念头、憨态横生的口语写入诗篇,使人读诗如见人。这位少妇在独处空闺、百无聊赖之际,想到夫婿的离去,一会怨水,一会恨船,既说“不喜”,又说“生憎”;想到离别之久,已说“经岁”,再说“经年”,好象是胡思乱想,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但却情真意切,生动地传出了闺中少妇的“天真烂漫”的神态,正如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所评:“‘不喜’、‘生憎’、‘经岁’、‘经年’,重复可笑,的是儿女子口角。”应当说,把离恨转嫁给水和船的作品并非绝无仅有,例如晁补之在一首《忆少年》词中曾怨“无情画舸”,刘长卿在一首《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诗中也抱怨“江春不肯留行客”,但都不如这首诗之风韵天成,妙语生姿。
啰唝曲
刘采春
莫作商人妇,金钗当纸钱。
朝朝江口望,错认几人船。
读析:
采春时唱《望夫歌》,惨淡凄凉感慨多。
曲意幽伤声怨切,路人村妇泪成河。
【注释】
卜钱:占卦问卜的骰子。是一种赌具,又叫色子。又可用以占卜吉凶。全句是金钗充当骰子,这里强调投掷问卜的急切。这个商人的妻子常常拔下头上的金钗当作骰子来占卦问卜。
【译文】
不要作商人的妻子啊!时时拔下金钗当骰子来问卜自慰,每天早晨都伫立在江畔渡口,遥望江面,多少回认错了停泊的商船。
读析:①丈夫轻别发离怨,占卜频繁错认船。急切心情言突兀,亲身感受自怜怜。②开头否定意飘然,抒发内心自叹怜。结尾传神情甚切,精微凝炼巧奇鲜。
【评析】
写因盼归不归而产生的怨情,也就是李益的《江南曲》中“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的意思。前一首怨水恨船,当然并不是真正怨恨所注,到这一首才点出真正怨恨的对象原来是她的夫婿,而夫婿之可怨恨,因为他是白居易《琵琶行》中所说的“重利轻别离”的商人。商人去后,自然盼其归来,而又不知归期何日,就只有求助于占卜。前面提到《云溪友议》所举刘采春的唱词中有一首于鹄的《江南曲》,后两句是“众中不敢分明语,暗掷金钱卜远人”,也写占卜归期。这里用金钗代替金钱,想必为了取用便利,可见其占卜之勤。而由于归期无定,就又抱着随时会突然归来的希望,所以在占卜的同时,还不免要“朝朝江口望”。但望了又望,带来的只是失望,得到的只是“错认几人船”的结果。温庭筠《望江南》词“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柳永《八声甘州》词“想佳人、妆楼顒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也都是写错认船。但这首诗所表达的感情更朴素,更真切。从全诗看,这位少妇既以金钗权当卜钱,又朝朝江口守望,足以说明其望归之切、期待之久,而错认船后的失望至深也就不想而知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