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概况
1. 地理位置
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 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位于大 高加索山和库班——布利阿卓夫斯克 平原的西部(最高点3256米)。其西南部邻 黑海,西北部邻 亚速海和刻赤 海峡,北部是 格连吉克湾、 捷姆留克湾和阿波拉乌半岛。
边疆区北邻 罗斯托夫州,东邻 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东南毗邻卡拉恰伊—— 切尔克斯共和国,南邻 阿迪格共和国,在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内有与阿迪格共和国的内部界线。
境内的主要河流有 库班河,边疆区内有 迪什克斯克水库、山波苏哥斯克水库和克拉斯诺达尔水库。境内还有许多小湖 泊,在泰曼半岛和 亚速海沿岸有 湖泊—— 三角湾。
2.自然资源
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在高山南部(大 高加索西端,陡峭的山脉高达3360米,斯塔夫罗波尔的最高点)有阔叶林和深色 针叶林,高山草地,还有 电力资源丰富的河流。
另外,这里还蕴藏着 石油、 天然气和石膏。在平原部分有肥沃的黑土、 水力资源丰富的河流、蕴藏石油、天然气和 泥灰岩,此外还有长达数百公里的海滩等 旅游资源。
3.领土及行政区划
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成立于 1937年9月13日,领土面积7.6万平方公里。 行政单位数量有38个行政区、15个州属市、11个区属市、7个市内区、24个城镇、362个行政农庄。
边疆区的中心是克拉斯诺达尔市,该市建于1793年,由莫斯科到克拉斯诺达尔市的距离为1539公里。
克拉斯诺达尔市市内有5个区,分别为列宁区、十月区、五一区、布利库班区和 苏维埃区。 主要城市有:克拉斯诺达尔市、 索契市、 新罗西斯克、 阿尔马维尔市。
4.人口
2003年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共有人口5,117,600人。
二、主要经济部门
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属 北高加索经济区成员。
1. 工业
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的 工业部门有机械制造及 金属加工工业(生产车床、 汽车配件、 化工设备、各种汽车、农用车),食品工业(蔬菜、瓜果种植、半 成品油、牛奶、糖、肉、鱼),轻工业,燃料工业(石油、 天然气开采),化学及 石油化学工业(矿物化肥生产), 微生物工业, 建材工业,以及 木材加工工业。主要工业中心有克拉斯诺达尔、新罗西斯克、阿尔马维尔、 季霍列茨克、 叶伊斯克、克鲁泡特金。克拉斯诺达尔提供的产品占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全部 工业产品的三分之一,那里有各种机器制造企业(生产收割 粮食的 康拜因、车床、压缩机、天然气装置、电动式和无线电 测量仪表、 医疗器械),石化工业(合成制品、塑料和 橡胶制品),陶瓷 工业企业,建材企业,食品企业。新罗西斯克有4个水泥厂,占全俄水泥产量的60%;占高加索经济区水泥产量的60%。阿尔马维尔是电力技术、 石油、机器制造、仪器生产中心;图阿普射——最老的石油 加工中心;叶伊斯克——生产 印刷机等。边疆区的食品工业有葡萄酿酒、 豆油、肉、牛奶、罐头等部门。 大型企业有:新罗西斯克水泥厂、新罗西斯克造船厂、新罗西斯克渔业工厂等。
2. 农业
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北部主要是粮食、向日葵种植区,也有蔬菜种植、肉奶畜牧业、家畜家禽养殖业;南部是畜牧区(长角家畜、绵羊),还有 粮食、 土豆种植;另外几个黑海沿岸区主要从事茶叶生产、柑桔栽培、园艺发展和 烟叶种植。在边疆区内还种植大米、玉米、 蓖麻、大麻、 香精油作物。
边疆区的农业产量在 俄联邦占首位。其 粮食产量占俄联邦粮食产量的7%(在库班谷地的灌溉土地上,有着最大的稻米种植区);粮食产量(收成最佳的年代每公顷42公担)超过了俄联邦产粮平均水平的1.5倍。边疆区在甜菜产量方面也居俄联邦首位,占俄联邦总产量的16%; 葵花子占15%;蔬菜占10%。索契区是 俄罗斯惟一的产茶区(“克拉斯诺达尔”茶)。
边疆区的 大牲畜数量居俄联邦的第4位,而在产乳量方面,仅次于 莫斯科州;在养鸡和蛋产量方面排在莫斯科州和 列宁格勒州的后面,居于第三位。
3. 交通运输
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的平原部分足以保障本区的各种运输服务。 边疆区境内的铁路总长2150公里,主要干线已实行 电气化。硬面公路总长1.1万公里。从克拉斯诺达尔可坐船沿着库班河直达河口。 苏联解体后,克拉斯诺达尔的港口——新罗西斯克、图阿谢、叶伊斯克等成为俄罗斯惟一通向亚速海、黑海和地区海区域的出口,年总运量达6700万吨。目前正筹备建设拥有700万吨位 货运量的 捷姆留克市新港。此外,在克拉斯诺达尔、阿尔马维尔、新罗西斯克和索契( 阿德列尔)还有大型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