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西门街道位于上海市黄浦区西北部,东起露香园路、光启南路,与豫园街道、小东门街道相邻;南起中华路、陆家浜路,与半淞园路街道相邻;西起西藏南路、肇周路;北起淮海东路。辖区面积1.53平方公里。有居委会30个,居民小组1198个,72898人(2010年)。街道办事处设在西藏南路765号,分部设在蓬莱路285弄4号。随着社会转型,旧区改造、现代聚居区建设以及毗邻世博会场馆的落成,今后五年乃至到2020年老西门社区的居住环境、交通条件、市政设施、居民生活都会得到巨大改善,老西门将会建设成为以中高档住宅为主体的国际大都市中心城区现代化聚居区。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把提高社区的素质文明、形态文明、功能文明为创建工作的重要抓手,不断努力,与时俱进,“十五”期间,街道还连续被评为“市一级卫生街道”,创建成“无燃煤街道”,城区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每年为社区老百姓办实事十件,解决群众的急难愁问题,街道被评为黄浦区实事工程先进集体。
迎特奥宣传活动“十五”期间,街道还连续被评为“市一级卫生街道”,创建成“无燃煤街道”,城区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每年为社区老百姓办实事十件,解决群众的急难愁问题,街道被评为黄浦区实事工程先进集体。
庄卫勤街道党工委书记,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老西门街道工作委员会主任
主持街道党工委全面工作,分管党政办公室、干部人事办公室工作。
周明街道党工委副书记、街道办事处主任
主持街道办事处全面工作,分管党政办公室工作。
胡琰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纪工委书记
分管社区党建办公室工作。
万明民街道党工委副书记
分管社区平安办公室工作。
姜欣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分管社区管理办公室工作。
顾宇峰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老西门街道开展第十七届健康教育周活动分管社区服务办公室、社区发展办公室工作。
彭鑫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分管社区自治办公室工作。
孙敦利人民武装部部长
分管武装工作、协管党政办公室工作。
邓薇街道人大工委副主任
分管街道人大工委工作。
何利民街道办事处调研员
老西门社区“迎世博、讲文明”大家谈借区动拆迁遗留矛盾化解办公室。
邵泉街道办事处调研员(援助青海)
援青任玛多县委常委、副县长。
尚玉琨街道办事处副调研员
协管街道社区党委工作。
李悦街道办事处副调研员
协管街道社区运行管控中心工作。[2]
老西门街道街道区域是上海老城厢历史形成的商业与文化的中心区域之一。辖区内老西门商业闹市,有老同盛、乔家栅、大富贵等一批“老字号”商店,有上海仅存的古城墙和建在城墙上的大境阁,有文庙、徐光启故居(九间楼)及小桃园清真寺、海上白云观等。在社区纵横相交的主干道有淮海东路、西藏南路、复兴东路、陆家浜路、河南南路。社区内有敬业中学等6所中学,实验小学、蓬莱路二小、梅溪小学等7所小学,有区文化馆、图书馆、体育中心和少年宫,有上海妇产科医院等4家医院。地处老城厢。作为大上海的发源地,老西门街道人文资源丰富,有较好的区位优势,社区内拥有上海市儒教圣地——文庙、徐光启故居、小桃园清真寺等历史、文化、宗教名胜,以及西藏南路、河南南路、陆家浜路、复兴东路等二横二纵的交通主干道,直达世博会主场馆。但社区二元结构明显,主要表现在居住形态、人口结构、居民层次、服务需求等方面。
社区面貌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全面推进了旧区改造和市政动迁:组织实施了河南路拓宽工程、小桃园绿地建设,大吉路绿地、中华路白漾弄公共绿地及北侧土地储蓄项目动拆迁等市政工程,老西门B块、2-2基地实施了拆平交地;推进了五坊园、琴海苑基地的动拆迁工作,共拆除旧房9.5万平方米,动迁居民2800户。加大城区环境的综合管理:对文庙路、大吉路等10余条中心道路和凝和路、唐家湾路、庄家街等3个菜场周边环境开展集中整治,确保道路畅通和环境整洁;完成居民老式住宅消防安全和公用部位整治16770户,安装简易喷淋近44万平方米;完成牌楼等6个居民小区9万平方米的平改坡工程,二次供水设施改造约20万平方米,曹家街、梦花街等13个旧小区7.7万平方米实行综合改造,完成了西林后路、大吉路积水点的改造,全面拉开景观道路建筑立面整治,面积达30余万平方米。采取“拆、改、留”相结合的办法,对一些结构完好、成片成幢的旧住房,通过更新上下管道、翻修道路、更新供电线路、增加绿化、改进卫厨等手段整修老房,历行低碳环保;三是根据原有规划引进各方,逐步改造,如士林华苑二期、中信泰富二期、江阴街琴海苑,以及艾家弄、乔家栅等地区,进行有计划地动拆迁改造。
第十八届宪法宣传周启动仪式
服务功能进一步得到完善。以“三个中心”为代表的基本服务设施建设逐步到位并发挥作用,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在原来的“一门式”基础上,通过受理项目归并、功能拓展,实行了“前台一口受理、后台分类办理、中心一头管理”工作模式,推进了社区事务受理服务的规范化建设;社区文化活动中心:通过资源整合,合理配置,办成了集社区教育、文化、体育、健康指导、娱乐休闲为一体的多功能的群众文化活动场所,每年接待市民近3万人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全市二十家示范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之一,也是市卫生系统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33家试点单位之一,建成了二个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站(艾家、唐家湾),四个全科团队(艾家、唐家湾、陆兴、中心本部),实施了“中心—服务站—家庭病床”三站式服务模式。
街道综治中心:聚焦了工作力量,将综治、维稳、信访、调解、帮教、社会管理等力量整合起来集中办公,建成了场所独立、人员到位、职责明确的综合治理大平台,推进实体化运作。
2000年街道先后荣获市文明社区、一级卫生街道、双拥模范街道等市级先进称号100多项。
2020年05月13日,上海市精神文明工作会议召开,会上对其进行了2018-2019年度上海市文明社区2018-2019年度上海市文明社区表彰[3]。
截至2013年,老西门街道户籍人口为8.75万,密度为6.01万人/平方公里。[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