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淦

钱淦

中文名 钱淦
逝世日期 1922
出生地 江苏宝山真如人(今上海市宝山区)
朝代 清代
国籍 中国
目录导航

基本资料

 钱淦字画 钱淦字画  姓名:钱淦 字:印霞

  性别:男

  生卒年月:1875-1922

  国籍:中国

  时代:清代

  籍贯:江苏宝山真如人(今上海市宝山区)

  民族:汉族

  身份: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进士 

  个人著作:《蠡言》1卷。 

生平

 

 钱淦 行书 钱淦 行书       出生于宝山真如(今上海普陀区)的一个书香门第,“幼从父学,博学强识”。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参加江南乡试中举。次年,会试高中进士,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代的举人和最后一代进士。授庶吉士,1906年由清政府派赴日本留学,入法政大学速成科,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毕业回国,经大考获最优等,授予翰林院编修。恰逢宝山县筹备全县清丈,被推举为清丈局长。清丈从准备到丈竣历时4年,丈务从确定田步、尺度到测绘、丈算都很细致繁复,而清丈经费又窘,任务极为艰巨,钱历尽艰辛负责完成。

  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宝山独立,地方公推钱淦为民政长,就任日钱宣誓:“愿与民更始”,同时组成司法机关暨临时县议会,实行三权分立,又以县议会为县行政的监督。凡是地方财政预算和县事业的兴革,钱都详实规划,交县议会公决,通过后即执行。立法、行政的权力行使,有条不紊。民国元年(1912年)冬,地方官制颁布后,改任为县知事。钱进一步整顿财政,对赋税的征解,行政经费的开支,都详列细数,印发给各市、乡,公开理财;并关心体恤百姓财力,辛亥十月,3次报请豁免冬季漕粮的全额。民国元年,减免月浦乡冬季漕粮2至4成不等;并将杂收项中的余额,拨助地方公益。自己除俸金外,丝毫不苟取。钱淦办事认真细致,极琐屑的事也必寻根究底,对怀有疑义者,反复辨明事理,务使疑义消失。审批公文,不轻下一字,虽至夜半,不厌不倦。在任2年,因回避本籍人任县知事,奉省令调任省公署内务司统计处主任,历6个月,编成了江苏省内务行政报告书,随后调任经界局秘书、财政部新税处筹备员。当年袁世凯称帝,钱坚决反对,因时局动乱,厌倦在京工作,辞职回家乡。

  民国6年,钱淦被选为江苏省议会议员,曾向议会提出海塘经费应由国库拨款的议案,经议会讨论后,报经省署同意,于是海塘大修、岁修的经费得到了解决,使民间财力得到宽舒,海塘的险工得以修固,为民造福不小。同年,被公推任《宝山县续志》总纂,他提纲挈领,审定体例,重视采访,搜集资料,参互考订,对图表文字,力求洋密精练,历时3年多,纂修成一部较好的宝山县志书。

  修志甫成,经旅京同乡和地方人士推荐,钱淦出任县交通事务局长。先规划县境内南北和东西两条干线。筑路经费,原呈请省署批准分年在县税收内附加带征。但分年带征,缓不济急,与沪太长途汽车公司签订借款协定,由于规划得当,一年之间筑成南北干线(今沪太路)30余公里,接着又测定东西干线(今同济路以西的宝刘路)。当年筑路,事属创始,碰到的困难,不亚于清丈。当年的公路建设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经费问题。他克服重重困难,与宝山旅沪工商界人士协商投资,在上海申报和新闻报刊登招股启事,得到各界的大力支持。最后与沪太长途汽车站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借款协定,由沪太公司垫款16.35万银元。经过一年多的努力,1918年1月建成通车。接着,钱淦又规划东西路线,但未亲临施工,终以日夜操心,积劳成疾,与民国12年突然患脑溢血,卒于宝山交通事务局机关内,终年48岁。

       钱淦无论是在新政推行中,还是在修筑公路的过程中,钱淦都廉洁奉公,自己除俸金之外,丝毫不取分外之财。他办事认真细致,对小事情也要寻根究底。总之,作为科举遗留士人,钱淦除了领导宝山的地方自治、编纂《宝山县续志》之外,还热心参与公益事业,积极担纲交通建设的重任,为造福百姓、服务乡梓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就任民政长在钱淦执掌县政后,对清末的许多弊政进行改革。第一,1912年春,说服南京都督同意减征忙银二成至一半,全免辛亥年漕粮,为民众解决了最为困难的漕粮问题。同时,在学习借鉴日本巡警的基础上,在宝山全面推广巡警制度。第二,推广初级国民教育。非常注重在教育上加大投入的精力。“方今民国新兴,教育之一端,实为莫大之要务”,裁撤了劝学所,同时设立县级自治委员,统一筹划管理全县学校的公款和公产。第三,创办《宝山共和杂志》,为建立地方自治的舆论阵地,及时向宝山各阶层发布新政的信息,使国民及时了解到地方自治的改革措施与实质精神等,钱淦等创办了《宝山共和杂志》。第四,编纂《宝山县续志》。由于钱淦在清丈工作中表现出色,又被公推为《宝山县续志》的总纂。上任之后,便延请社会名流,审定体例、重视采访,对文字图表力求详密精炼。历时三年多,纂修成这部著作。梁启超阅后,认为是《宝山县续志》是民国志书中较好的一部,反映了时代的特点和宝山特色,是部传世之作。著有《蠡言》1卷。

辛亥革命中的宝山

        在上海郊县的独立行动中,最早拉响警报的是宝山。

        就在上海起义拿下江南制造局这天的11月4日,宝山民军即一鼓作气占领了该县。清晨,一支由起义的吴淞巡警和盐捕营兵士约五十人组成的队伍进入宝山县署,把吓得瑟瑟发抖的知县胡调元抓了起来。进攻者把在胡知县那里搜到的大宗窖银,一起解送到了吴淞军政分府。警局巡官仲杰随即以民军队长身份进驻宝山县城。当时驻吴淞的济军标统黎天才也同时反正。邑城遂由民军队长仲杰驻守三天。11月7日,当地士绅钱淦受邑城各界民众一致推举,出任县民政长。随即,吴淞军政分府宣告成立,组织北伐军。后来进攻南京之役,济军以全力进扼天堡城,在平定东南时立下了大功。吴淞义军创义之功,可谓功不可没。

  

钱姓起源

 百家姓 百家姓

  相传钱姓是颛琐玄孙彭祖之后,彭祖孙子乎,曾任周的钱府上士,由是部分家族,即以官职为姓。其后也有姓彭的,所以有些地方,传统规定钱、彭不通婚。钱姓起源较为单一,宋人郑樵在《通志·氏族略》中将钱姓起源归入“以官为氏”类,其远祖为陆终,得姓始祖为钱孚。陆终是颛顼帝的玄孙,陆终的妻子怀孕三年,剖腹产下六个儿子,其中第三子名,字铿,后来被封于彭城,因此得彭姓。又因其是著名的大寿星,传说他经历了夏、商两代,活了八百多岁,死了四十九个妻子,失去五十四个儿子,被人们尊称为彭祖。彭祖的后裔有个叫孚的。在西周时任钱府上士(钱府,掌管钱财的官署;上士,周代官名),其后人便以官为氏,成为钱氏。

        钱姓源出下邳(今江苏邓县),后分散各地。其中南下的一支先至浙江吴兴、江苏无锡地区,而后又进入今杭州地区。唐时吴兴就有钱姓大族,如大历十才子之一,曾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句闻名的诗人钱起。而由于钱镠的知名度和他的子孙遍及江、浙各地,据浙江临安钱氏研究会理事蔡涉先生估计,现在绝大部分姓钱的人都是钱的后代。在上海的钱姓,不论是早期的,还是后来陆续移人的,也大都奉钱镠为高祖。

        1994年,钱姓在上海有12.43万人,居全市第20位。人员遍及各区县,尤以金山、松江、嘉定、宝山为更多。

        另外,清朝满族有钱姓,明、清时期西南少数民族如哈尼族中也有钱姓。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