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东县马塘小学

如东县马塘小学

教学班 37个
学校类型 综合
中文名称 如东县马塘小学
创办时间 1906年
知名校友 王冬龄、朱小玲
简称 马小
目录导航

历史沿革

新老校区对比图新老校区对比图1906年马塘小学初建设;

2012年,学校在如东县马塘镇新镇区异地新建,实现了学校跨越式发展。

基础设施

学校现有教学班37个,其中小学部29个班,另有幼儿班7个。共有学生近两千人。有教职工一百多人。全校现有占地面积近两万平方米,学校建筑面积一万两千多平方米。学校各室齐全,拥有全国农村小学第一座儿童科学宫。现代化电教设备、教学仪器及图书资料齐全,拥有一百多台电脑的多媒体网络教室2个,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室2个,并开通近两百个接点的校园网,建有闭路电视和少先队“雏鹰”电视台。

学校荣誉

校园荣誉校园荣誉先后被评为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集体;

并被命名为“省教科所实验学校”;

“南师大教科院实验学校”;

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江苏省少科院实验学校;

江苏省“雏鹰红旗大队”;

江苏省科技特色学校;

江苏省“实施素质教育先进集体”;

江苏省“金钥匙科技竞赛先进学校”;

南通市“教育系统剑桥少儿英语培训管理工作先进集体”;

南通市“女教职工工作先进集体”等。

师资力量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优化教师群体,拥有省级特级教师2名,全国科研型校长2名,全国科研型教师2名,中学高级教师2名,县级“名教师”“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13名。近几年,教师在国家、省、市、县级教学观摩竞赛和教学基本功大赛获奖多达数十人次。其中一人获全国第五届计算机辅助教学观摩赛一等奖,三人获省级语、数优课赛一等奖。坚持教学中心,深入开展教育科研,已形成立体化科研网络,100%的教师参与科研,100%的教师发表文章,全校教师先后在各级报刊发表文章三千多篇,在全国各级各类论文竞赛中获奖近两千篇,曾被有关媒体誉为“马塘现象”“集团军作战”。

办学历程

校园风采校园风采(9)学校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坚持走“科研兴师、科研兴校、科研兴教”内涵发展之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取得显著成效:学校连续十一次蝉联省“文明单位”,四次蝉联省“模范学校”,四次蝉联“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先后荣获全国“巾帼建功”先进集体、全国“红花集体”、全国“红旗大队”、全国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省文明学校、省教育科研先进集体、省实施素质教育先进集体、省科技特色学校、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省多媒体实验基地、省少科院实验学校等数十项省级以上荣誉称号。

办学成果

学校先后培养了3位省特级教师,3位省劳动模范,3位全国优秀教师,7位全国科研型校长和全国科研型教师,12位中学高级教师和100多位省市县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优秀校长和优秀教育工作者,并为县、市输送了20多位优秀教育行政管理人才。从1997年起,全校实现了4个100%,100%的青年教师大专化,100%的教师参与课题研究,100%的教师发表文章,100%的教师有论文获奖。学校形成了一个勤于笔耕的教师作者群体。中央教科所有关领导视察学校后赞誉:“马小现象”、“集团军作战”、“全国之最”。《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新华日报》、《江苏教育》等20多家报刊先后介绍学校事迹。中国教育电视台和江苏教育电视台多次报道学校开展教育科研的先进经验。原国家副主席王震题词“科学育人”;原省委书记韩培信同志慕名前来视察题词“小学之花”;前省教委副主任周德藩同志题词“名校长、名教师、名学校、好少年,果然!”;国家教育部副总督学王文湛参观学校,欣然命笔“苏中小教一枝花”。

升旗仪式升旗仪式近年来,学校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走科研兴校内涵发展之路,秉承“智慧引领、科研兴师、科学育人、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大力发扬和凸显教育科研特色,以“构建和谐校园,造就科研型教师,培育智慧型学生”为办学目标,不断优化育人环境,引领师生共同成长,保持了学校持续高位的发展。

学校非常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首先是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努力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学校每学期根据实际制定思想道德教育计划,明确目标和阶段要求,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增强了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责任感,提高了师德修养。其次,深入开展高效课堂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能力。通过单周四的“研究课”和双周四的“过关课”的教艺切磋,以及平时的随堂课,深化了高效课堂教学的研究,提升了广大教师的课堂教学智慧;第三,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科研活动,提高了教师的研究能力。学校开展了省市级课题研讨活动,“培英”读书节系列活动,“教海扬帆”教育教学成果评比活动,组织教师参加省“师陶杯”、“教海探航”及省“金帆杯”征文等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全校教师的科研能力。为了保证教师队伍的可持续性发展,学校又成立了青年教师研究组、骨干教师研修组,既关注青年教师的成长,又促进中间层教师的发展,一支研究型的教师团队正逐渐走向成熟。

现代化教学楼现代化教学楼学校坚持文化立校,文化育人,确立了办学理念、学校精神、校风、校训、校歌、校旗等26个校园文化标识,编印了《有心与无意——马塘小学校园文化标识手册》,加强了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精心打造校园环境,构思设计了校园十景,努力把文化的触角伸向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深处,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学校将科学宫和综艺楼中的专用教室开辟为活动阵地,组建有合唱、铜管乐、二胡、声乐、舞蹈、书法、绘画、航模、船模、海模、篮球、乒乓球、足球、晨笛文学社、英语会话等20多个传统中心兴趣组,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需要;而读书节、艺术节、体育节和英语节系列活动,又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使得一批有特长的学生脱颖而出。

优秀的科研型教师队伍,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的智慧型学生,促进了学校的高品位发展。全校教师在全国各级各类报刊发表文章3900多篇,在全国各级各类论文竞赛中获奖2100多人次;学生在全国各级各类报刊杂志发表文章1600多篇,在全国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2000多人次。

学校令人瞩目的办学成果,在省内外甚至国外产生了广泛影响。原省教育厅厅长王斌泰、省教育学会周德藩会长等领导来宾先后来校参观,接待了新加坡卍慈小学、育能小学,江苏省典型特色小学综合考察团、中国教育服务中心,上海、苏州、山东、河南、陕西、甘肃会宁及山西等国内外兄弟学校领导和来宾约4.5万人次的参观学习,均受好评。

历届英才

著名书法家王冬龄著名书法家王冬龄王冬龄:57届校友,中国美术学院现代书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朱小玲:71届校友,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霍普金斯大学高级研究员、生物学家;

周越古:76届校友,南京市鼓楼区教育局长;

赵丹丹:81届校友,清华大学硕士,南京农业大学处长;

张蓉蓉:88届校友,现任如东县副县长;

现任校长

现任校长曹爱东现任校长曹爱东曹爱东

1971年5月生,数学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中共党员,中国西部教育顾问,中国教育学会会员,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先后荣获全国科研型校长、全国科研型教师、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省“十佳”少先队辅导员、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县名校长、县首届“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6次获省市优课评比、教学基本功赛一等奖,先后主持5项省级课题研究,发表论文77篇,论文获奖60次,主编5部著作。现任马塘小学校长、党支部书记。

校长寄语

历经一百多年的风雨沧桑,跨越世纪的教育历程,如东县马塘小学在几代人的汗水浇灌下,已成为一棵参天大树。桃李无言,下自成蹊,一步步坚实的脚印,一曲曲动人的赞歌,一项项惊泣的殊荣,一首首宏伟的诗篇。马小人以其激情的壮志,感天动地的豪情,放飞了教坛中一个个宏伟的希望。一百多年历程,一幅瑰丽璀璨的画卷,一个超越自我的梦想,一本丰实厚重的方志,一曲跌宕动人的乐章,杏坛风雨成就桃李芬芳。

新的世纪,新的挑战,厚重的底蕴,待发的强势。努力实现公平教育,让每一名学生同样享受阳光的温暖——建阳光校园,是我们不断的追求。质量立校,特色立校,新一中起始即以其冲天的气魄,壮丽的开篇,令各界刮目相看。凝聚教师合力,感动莘莘学子,初步形成“马塘小学”的学校文化;“不断超越自我,实现自身价值”的学习氛围,学校管理正向着“新的教育观念,铁的组织纪律,美的育人环境,高的教学质量”这一目标奋进。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