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印花邮票

红印花邮票

作用 清朝海关的一种票据凭证
中文名称 红印花邮票
目录导航

简介

华邮之王——红印花!中国第一枚“代用邮票”!中国发行时间最短、发行量最少的邮票!世界现存量最少的清代珍邮!举世罕见的多种变体珍邮!中国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大龙邮票先后一共印制了100万枚,一百多年过去了,至今存世已不及总数的百分之一,品相完好的旧票更是颇为难得。大龙邮票的图案设计有着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气息,它以龙为皇权的象征,体现了至高无上的权威。大龙邮票是我国自行印制发行的第一套邮票,在邮票发行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中国第二套邮票——小龙邮票1897年因币制改革,由银两制改为银元制,当时用“小龙”邮票加盖“暂作洋银”使用。“小龙”也因此成为我国第一套加盖改值邮票。第一枚中国邮政系统发行的邮票——蟠龙邮票最早期的中国邮票——镇江工部邮票。最早期的中国邮票——芜湖书信馆邮票。最早期的中国邮票——重庆信局邮票。第一枚中国纪念邮票——慈禧寿辰纪念票。最具代表性的文物级邮票——安南邮票。第一枚中国正式印制的欠资邮票——伦敦版第一次欠资邮票。第二套中国纪念邮票——宣统登基邮票。

历史

红印花”是清朝海关的一种票据凭证,在1886年由英国的一家印厂印制完成。但由于英国人向清政府交付“红印花”时,主管此事的北洋大臣李鸿章正满面春风的在美国公款考察,住在高档酒店,还自己带着厨子做燕窝,无暇顾及国事;所以,这些“红印花”就被暂存入海关库房,没有立刻投入使用。

文献专著概况

最早的红学专著,是陈复祥先生印行的《红印花暂作小贰分版号识别表》手册。同时亦有一些资深的集邮家和古典华邮的研究者、爱好者,将自己(或他人)对红印花邮票的研究汇编成册出版。如1960年2月在香港出版的,由李颂平编著的《小龙、万寿、红印花加盖暂作洋银票》;1961年5月在台湾省出版的,公孙柳编著的《红印花加盖暂作洋银邮票》;2000年5月台湾省出版的《红印花、小龙、慈寿邮史》;2003年10月在江西出版的《红印花珍邮知多少》,这些专著都是有关红印花邮票的研究文集。

黄光城先生专注于红印花邮票的研究,撰写了大量的“红学”研究文章。1976年,黄先生将其对“红印花小壹圆”邮票历经数十年研究和考证的经验,汇集成《红印花小壹圆存世考图鉴》一书,在马尼拉出版。该书32开,近300页,20余万字。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记录了该书出版时已出现的28枚“小壹圆”的流传沿革和当前归属;第二部分汇集了与“小壹圆”的版式进行了分析研究,并记录了几十年来28枚“小壹圆”历次出售、拍卖价格和一些掌故珍闻。这是一部极具影响的“红学”专著,被世界邮坛公认为研究红印花,特别是“小壹圆”邮票的权威著作。从此,在邮学论文或拍卖目录中,凡提到某枚“小壹圆”时,必定会使用此书中的编号。事过境迁,虽然今天“小壹圆”又增添了新的“传奇”内容,但《红印花小壹圆存世考图鉴》仍然是“红学”研究中最具影响力的经典文献之一。笔者通过阅读该书,发现黄光城先生在书中还披露了“红印花图鉴”第贰辑(红印花未加盖原票、小2分倒盖兼复盖、小4分复盖票、小2分绿色试盖样票等其他四宝图鉴)、第叁辑(红印花加盖票版式之研究图鉴)、第肆辑(红印花加盖票错异体之研究图鉴)的出版计划。可见其对“红学”课题锲而不舍的执著研究精神。然而未等这些巨著问世,1989年黄老便驾鹤仙逝。在他逝世后,1990年菲华邮学会将其发表过的40余篇“小壹圆”邮票的研究邮文,汇集为“纪念红印花邮票专家黄光城先生特刊”,以《菲华邮刊》第38期的形式出版。

1983年著名邮商吴乐园先生将其手中欲出让的全部红印花邮票,编印了一册精美的《红印花加盖邮票专集》(16开、165页),书中收入了许多珍贵的邮票图照,有些还是首次公开,并均为彩色精印,在当时可谓是一册不可多得的“红印花图录”。但其中文的文字介绍有限,颇为遗憾。

我国台湾省的张敏生先生,由于其曾收藏有“小壹圆”和“绿衣红娘”等珍邮,故有“台湾邮王”之称。同时,张先生对红印花邮票亦有着极深的研究,其邮集《中国1897年加盖邮票》曾在历次重大邮展上获得佳绩。张先生生前曾趁众好友相聚鹿港,共研邮学之时,曾多次将其邮集,及所集藏之与红印花加盖票有关的珍品自费编印成精致的特刊分赠同好共赏。如《红印花邮票选粹》、《中国1897年加盖邮票》、《红印花邮票暨民国四珍》等,可谓异彩纷呈,精美绝伦。

2002年12月旅法集邮家留伯仙先生的《红印花加盖票古封录》在香港出版,该书汇集了作者收集的三百多件各类封片及邮票剪片的图片资料,并有文字介绍。

2003年10月,集邮家华裕宽先生编著的《红印花封片简执据存世考(上、下册)》出版,该书可以说是新世纪“红学”文献的一个经典之作。这套巨著为16开全铜版彩色印刷,精装,书中展示了615枚红印花封片简的图文资料,是“红学”文献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部巨著。该书比上述《红印花加盖票古封录》印刷更为精美,内容更丰富。但两部著作之间的资料不尽相同,相互可为补充之参考。

2004年11月,以红印花邮票上的邮戳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专著——《大清红印花邮票戳录》(周传义先生编著)一书,在台湾省出版。该著与《红印花邮票》和《红印花封片简执据存世考》形成“系列”,这样“红印花”票、封、戳专著均得以出版。

幕后故事

红印花是中国清朝ZF于1896年印制的有红色图案的小票,准备贴在进口税单上以防止不法进出口商人骗取大量“复出口退税”,但因商人反对而未使用。次年国家邮政成立后,红印花被加盖暂作邮票使用。红印花加盖暂作邮票历来以其独特的身世、娇艳的色彩、加盖版式的丰富变化,深受华邮收藏爱好者的钟爱。当今华邮拍卖成交的最高纪录,屡次都被红印花系列珍品刷新,该邮票名列中国珍邮之首。目前,全世界公开出现过的“小壹圆”共31枚。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