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服

现代汉服

中文名 现代汉服
目录导航

历史渊源

现代汉服是传统汉服的继承与发展。

汉服源远流长,枝繁叶茂。

东亚平原农业文明是汉服的发生成长的环境。

时间上,上古先秦是童年记忆,中古汉唐是青春风采,近古宋明是成年典范。

空间上,黄河长江是摇篮,长城大漠是舞台,岭南西域是乐土。

亚洲许多民族的服装源于中国传统服装——汉服。

现代发展汉服

简称“现代汉服”。这类汉服以传统形制、服饰文化特征为主体,在布料、纹饰图案、局部结构上可适当放宽,允许适当的发展,以适应现代服饰工艺技术发展、社会生活环境、文化环境。汉服从来都是发展的,今天我们的汉服也不例外。对比日韩当代民族服装,我们可以看到,在面料选择上使用机织布,在裁剪上部分使用立体裁剪,在穿戴繁琐性上大大简化,这是对正宗传统汉服既合理继承,又适当发展。因此,现代汉服的主流,应当是对正宗传统汉服的合理、适度发展,在形制上部分生活化(比如袖长不必回肘,曲裾和襦裙有机结合),在做工、面料上采用现代工业技术,降低成本。

民族服装现状

目前我国最大的民族汉族服饰 ——汉服没有款式、布料等统一标准,现代汉服虽然处于加快升华发展状态,但是还是十分混乱复杂。原因:

(1)从历史上汉族发展看,由于中国历史悠久,朝代生活变化,汉服发展多样化,也造成每个人喜欢的款式不一样。

(2)从历史上民族间关系看,清军入关,统治中华,剃发易服,断三百年,所以当代人们对汉服陌生,目前的民间自发组织汉服复兴,没有规划性、组织性、统一性。

(3)现代汉服款式资料来源:学习电视古装、参照历史资料、网上搜寻解答,每个人对汉服的理解或多或少有些不一样。

(4)从国情了解,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经济发展还比较低,国服仍没有得到重视和发展,汉服布料还是属于普通布料。

(6)根本原因,若想汉服得到发展,必须先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与高度重视,确定规划汉服!

汉服运动

婚礼汉服婚礼汉服汉服运动是一场由青年人发动的传统文化复兴运动或社会意识形态运动,所不同的是它选择了以汉民族传统的衣冠为切入点,以大众性为诉求,自其诞生以来就不仅以衣冠为唯一内容,无论各种声音争执再大,这一点是共识。汉服是汉民族的传统服饰,是汉民族的民族服饰,虽然有极少数人圈内人提出反对,但都是皮相之论。

汉服运动的行为主体是汉服论坛或团队,他们不是“汉友”,不是孤芳自赏的圈子,而是普通的汉族同胞,但他们是民族服饰复兴的先导,故称之为汉服者,汉服运动成功后,汉服者一词将只有历史研究价值。

现代汉服作为一种服饰符码,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解读:首先,它是古典文化的象征,代表了人们对于现代性的反思、反抗,对思想归属的寻找和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再开掘;其次,它是汉民族的象征,代表了人们在汉民族形象模糊和全球化冲击的双重焦虑下,重塑身份认同的应对策略;最后,它还是一种消费符号,表达了人们对于文化、学识、才智、地位的想象,在消费社会中对“独特”的追求。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