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远去的驿站
作 者: 张一弓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07-1
页 数: 327
定 价: 17.00元
装 帧: 平装
丛 书: 中国当代名家长篇小说代表作
ISBN: 97870 20058 754
张一弓的长篇小说《远去的驿站》所发现的世界是十分独特的。它表现了三个家庭三代知识分子忧国忧民、追求光明、报效国家的艰巨历程。三个主要人物中,无论是作为中国共产党职业革命家的姨父、激进的爱国民主人士大舅、潜心治学的教授父亲,都在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下,在各自的生命历程上表现了百折不挠、英勇献身的民族精神。全书还刻画了清末留德博士、女教师和私塾先生、洋车夫和女艺人、财主的女儿和长工、军官和难童等四十多个性格迥异的人物,表现了社会生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而又无不着力于民族凝聚力和生命力的重新发现与民族性格的重新铸造,为一度有点沉闷而灰暗的家族小说开了新生面。该书还在家族史中融入了中原地域的历史传说和民俗风情,表现了鲜明、厚重的民族文化底蕴和中国气派。
卷首篇 胡同里的开封
1.小布尔乔亚的暴动
2.八哥儿的预言
3.夹在书中的女人
一卷 姥爷家的杞国
1.洋人大笑
2.老姥爷中举
3.骆驼的叹息
4.毛润之先生的弟子来了
5.夺枪
6.日本俘虏
7.跳蚤
8.眼皮不跳了
9.别赋
卷外篇 浪漫的薛姨
二卷 桑树上的月亮
1.月亮走,我也走
2.公蚕蛾
3.大
[1]
《远去的驿站》作者通过一个孩童的经历和视角,写出了战火纷飞年代三个家族所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勾勒出中国近百年的社会变迁,描写了清末举人、开明绅士、游击司令及职业革命家等人物,生动而逼真。如果说,林海音的《城南旧事》是出于一个女孩眼中的诗,《远去的驿站》则是一首出于男童眼睛的歌。前者是柔软的,柔软得现出淡淡的乡愁;后者则在淡淡的乡愁中,透出特有的刚性苍凉。《远去的驿站》曾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图书奖等各种奖项。
•卷首篇·
胡同里的开封
1。小布尔乔亚的暴动
我的记忆是一个奇迹。我能清楚地记得,父亲是怎样把母亲娶回来的。
不管别人怎样表示不可理喻的惊讶,我仍旧记得,那时我挤在胡同口的人群里,好像是骑在一头石狮子的大脑袋上,望见一辆披红挂绿的“西洋马车”进裂着爆竹的脆响和五彩的纸屑驶进了巷口。父亲身穿深色西装,胸前插着一朵火红的玫瑰,与披戴着雪白婚纱的母亲并肩坐在“西洋马车”上。紧随其后的另一辆“西洋马车”却残破可怜,像一只走样变形、皱皱巴巴的摇篮。迎亲和送亲的青年男女过分拥挤地坐在这个大摇篮里,上下颠簸、左摇右晃,笑声和尖叫如五光十色的浪花四处飞溅,乒乓作响地跌落在凸凹不平的黄土路上。街上的行人都向马车扭动着脖子驻足观看。春天的阳光温柔明媚地挂在母亲的眼睫毛上,父亲的眼镜也在两个黑圆圈里闪闪发光。当彩色纸屑像风涌而来的蝴蝶翩跹飞舞的时候,我的记忆里闪现出一个不祥的念头,觉得那是风中飘零的落叶拍打在母亲的脸上。我从父亲鼻梁上看到了不合时宜的高傲,紧抿的嘴角深深地凹陷出两个小坑,好像从战场上得胜归来的勇士,从一个部落酋长的帐篷里俘获了一个尊贵的新娘。马车飞驰而去。我甚至记住了马车夫高高在上的背影,那是一个绣上了金黄色双喜字样的红缎坎肩,鞭梢上炸开了火红的鞭花。母亲说,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开封,马车行已经开始了出租“西洋马车”的业务。在古都开封的知识阶层,已经出现了第一批拒绝花轿和响器班的“先锋派”新娘。
我记不起“西洋马车”驶向了哪个院落。彩色纸屑随风飘逝以后,行人各自散去,只剩下我坐在石狮子的大脑袋上独自发呆。正在叫卖烤白薯的老人、吆喝“糖粘山里红”的小贩、争吃烤白薯皮的野狗和叮着山里红不放的苍蝇都没有发现我的存在。一个算命瞎子肩挎放着竹签卦筒的布袋,一手敲小锣、一手执竹竿敲打着路面走来。小锣“瞠”的一响,我就化成了一缕青烟,随着天上的鸽哨飞去,融入天边的白云。
父亲是从H大学文学院三年级女生宿舍里把母亲娶走的。母亲出身于古为杞国的一个富有的知识家族,热心于平民教育以结束平民的蒙昧以解脱平民的疾苦以最终实现世界的大同,因而担任了平民夜校的义务教师。父亲却是来自白河岸边古为楚邑的一个侍弄桑树、捏制桑权的农民的儿子,且有过闹学潮反对军阀而被信阳省立第三师范开除过一次的记录,后来又跑到开封,考上了省立第一师范音乐系,却又痴迷地爱上了“普罗文学”(注:普罗是英文pmletari『无产者一词的头两个音阶,普罗文学即无产者文学,这是二三十年代知识阶层的习惯用语。)而告别了音乐,又在省教育厅平民教育委员会谋得了一个小职员的差事,其动机却与平民的解放毫无关系,只是因为他的浪漫主义的文学梦需要一点儿现实主义的薪水来供养,让他可以用便宜一点的烧饼夹油馍圈儿和奢侈一点的羊肉汤泡锅盔为产生灵感提供足够的热量。
母亲和父亲是在平民夜校里认识的,接着就一起走进了一个“文学沙龙”。这个沙龙由于没有巴黎贵夫人提供的客厅和咖啡,只好在鲁智深倒拔过垂杨柳的相国寺内茶馆,或是赵匡胤坐问朝政的龙亭公园,或是包青天铡了陈世美的“包府坑”岸边聚会。参加聚会的有当时的足球明星、后来的著名诗人苏金伞和三十年以后写了《惠泉吃茶记》而受到毛泽东的批评,又写了《李自成》而受到毛泽东特别保护的著名小说家姚雪垠。而且我知道,父亲自从二十岁那年在刘半农主编的《世界日报》副刊上发表了短篇小说《葬子》以后,母亲就成了父亲最热心的读者,还是“沙龙”聚会时嗑瓜子儿、吃油炸兰花豆和五香花生仁儿的赞助人。当父亲啃着高梁面窝头就着芥菜疙瘩在文学殿堂里梦游的时候,母亲会请他去鼓楼街的饭馆吃一回涮羊肉,在涮了羊肉的肥汤里再下四两杂面条,为他日后发表的十多篇小说提供了差强人意的营养。父亲却总是梦见饥渴。他写过一篇《瓜农》,一个种瓜老汉要卖瓜还债,舍不得让帮他拉车卖瓜的小儿子吃一口西瓜。在卖瓜回来的路上,儿子因口渴中暑,猝死在烈日炎炎的荒野上。母亲为卖瓜少年流下的眼泪湿透了两块手帕之后,他们就决定结婚了。
姥爷是一位激进派绅士,当了省议会议员之后,又成了省城的著名律师。他绝不反对儿女恋爱自由、婚姻自主和“个性解放”,但也决不放弃对儿女的婚姻选择作出最后仲裁的权利。他可以对劳苦大众的疾苦表现居高临下的同情和悲悯,甚至在家乡杞地支持过农民暴动。但他绝对没有想过可以让女儿带回来一个出身寒微、“没有大家风范和高等学养”的女婿。母亲不无惶恐地向父亲大人呈上了未来女婿的一大摞小说,姥爷只瞥了一眼,就吝啬地收回了眼神,说:“雕虫小技!”躲在门外恭候岳父大人召见而终于吃了闭门羹的父亲被深深地激怒了。他愤而离开了那座铁灰色雷打不动的门楼。接着,我姥爷就在他的书报箱里取出了一封信:
尊敬的岳父大人:
我的确是一个农夫的儿子。我的生命只属于一块小小的桑园、一道低矮的篱笆墙、一棵老树和一座漏雨的老屋。但我毕竟拥有过一块小小的黄土地,不管它翻滚着绿色的波涛或是只收获带刺儿的蒺藜,不管它吹响了遍地金黄的喇叭花或是燃烧着灼人的红罂粟,不管绅士的眼睛向它轻蔑地斜视或是表现着高贵的悲悯,它都属于我的生命,是我人生的出发地。
然而我又是如此幸运而富有。我还有一个爬满青藤的小草庵呢,藤蔓上挂满了祖先的故事和远古的传说。几只喝足了露水的蝈蝈儿正在星光下拉弦儿歌唱,那是我幼年的音乐,伴着我纯洁无瑕的梦境。梦境里没有腐儒的气味和银元与铜板咬架的声音。月光下的露珠儿与牵牛花彼此友爱地活着。它们无求于律师,清风不会向明月提出诉讼。
老人家,您看到过壮硕的公狼吗?正是它蹲在旷野上对月长嗥,把我从老母亲的怀抱里蓦然惊醒,唤起我生命中所有的蛮力和野性。我便从那里走向文明,而且遇到了您的女儿,开始了我们的跋涉,去寻找属于我们的青草地和小星星。
当我们走完了十万里路,身心俱疲,白发如霜,生命的冬天伴着大雪降临,我会为她裹紧了老羊皮袄,把一个属于杞国的女儿带到一块属于楚地的小桑园里。那里有一块净土,一年一绿的桑叶理应覆盖两个渴望自由的灵魂。
老人家,我们没有指望得到您的祝福,只是愉快地对您说一声:我们已经上路,不指望一路顺风。
一个快活的小布尔乔亚。
写入这部长篇小说的,是以三个知识分子为主要人物的三个家族。按照原来的计划,这要分为三部长篇来写,一部写一个家族。但我实在不敢占用读者过多的时间,试图找到一种比较“经济实惠”的结构,将三个家族的众多人物包容在一部小说里,而不必在编织三个家族各种人物的相互关系上花费笔墨。我从“冰糖葫芦”的“结构”方法上受到启发,就用第一人称“我”的儿时经历和现在的“我”回眸往事的视角,把三个家族内外的各种人物串连起来。这样串连起来的“山里红”也许可以较少地受到加工工艺对原始状态的伤害,希望读者能够吃出天然的好味道。
这样的结构给我带来了一种自由,就是毋需在整体结构上煞费心机地编织一个完整的故事,而是每个家族及每个人物都可以带着他们未曾多加修饰的本来面目,从我的记忆和想象中浮现出来,只需“我”发挥一下“串连”的作用,人物就可以随时出现,也可以随时消失。但我必须小心从事,当我在一个类似散文体的大结构中获得叙事的自由时,始终不敢怠慢了读者阅读小说的兴趣,还必须提醒自己,“我”所串连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叙事性散文,而是“文学即人学”意义上的具有审美价值的人物。“我”还必须跟着“人物”走。他们都具有环绕着自己的社会矛盾和生存“难题”以构成“情节”,他们的命运应引起读者关注的兴趣以产生“悬念”,而且,他们必须是属于我的发现。
我在完成这部小说时看到,我给读者送去了四十多个人物,送去了他们各不相同的具有纪实特征的传奇故事与“心灵的秘史”,其中多半是我过去的作品中很少涉及的都市和乡村知识阶层中的男性和女性。我对他们的了解超过我过去惯常表现的中原农民。他们是由中国传统文化所造就,而又较早地接受了外来文化的一批人,有清末的举人和接受“西学”的绅士,有早期的职业革命家和他们的同路人,有教授、留洋归来的博士和不那么循规蹈矩的私塾先生。我儿时的一些最为美好而隐秘的记忆是属于女性的。因此,我还比较重视这个作品中所刻画的女性形象,除了“我”的母亲以外,还有创造了爱情神话的老奶奶莲子、热烈浪漫的薛姨、活泼机敏的小李姨燕子、凄婉多情的宛儿姨和她的不时扑闪着的“杏形的眼睛”。历史不愿意成全她们,即使对其中的胜利者,也要把始料不及的悲剧及其在内心引起的巨大痛楚和迷惘,遗留在远去的驿站上。人类不可避免地要在正剧和悲剧乃至于十足的闹剧中沉思着或是喧闹着,走向新的驿站。
与“大舅”和“姨父”拥有家产、知识和权力的家族相反,此书也写了教授“父亲”从中破壳而出的贫困、封闭的农民家庭。这是一个不会产生“理论”、“主义”和仁人志士的家族。他们在粗糙的物质生活、瑰丽或是奇谲的神话和历史传说所构成的亦真亦幻的世界里,在与自然界相互亲近和相互矛盾中,活着并消亡着。即使是“老爷爷”和“老奶奶”那样以惊人的生命力创造生命奇迹的人,最终也没能逃脱悲剧的结局。田园牧歌已经消亡在远去的云烟里,留给这个家族的,也只是挂在桑树枝桠上的历史的挽歌。
当我将作品中的父亲、大舅、姨父等人物作为三个家族中的主要人物来表现的时候,一点儿也不敢轻慢别的人物。他们在各自的位置上没有主次之分。即使只是在一个章节或是一些片断中出现的清末举人或留德博士、省委书记或开明绅士、军官或艺妓、私塾先生或盲艺人、爷爷或奶奶、财主或长工、老保姆或黄包车夫、英国牧师或收容院里的难童,等等,我都倾注了同样的心血。我希望,“我”所经历的人生驿站能成为一个流动不息的人物画廊,其中有的是工笔,有的是写意,也有素描和速写,但是都应具有独立的艺术品格,他或她一律平等。
作者向读者说明自己试图表现什么和怎样表现,实在是犯傻。这不仅因为他在写作过程中常常出现自己也说不明白的“写作冲动”,还因为读者并不在意作者试图表现什么和怎样表现,而只是重视自己从作品中感受到了什么。因此,这篇短文只能说是作者犯傻时与读者的谈心。他诚挚地希望此书能赢得读者的喜爱,那将是对他年逾花甲之后的许多个不眠之夜的褒奖。让我用巴金老人《真话集》后记中的一句话激励自己:“我的生命并未结束,我还要继续向前。”写于2002年、小改于2006年4月
卷首篇 胡同里的开封
1。小布尔乔亚的暴动
2。八哥儿的预言
3。夹在书中的女人
一卷 姥爷家的杞国
1。洋人大笑
2。老姥爷中举
3。骆驼的叹息
4。毛润之先生的弟子来了
5。夺枪
6。日本俘虏
7。跳蚤
8。眼皮不跳了
9。别赋
卷外篇 浪漫的薛姨
二卷 桑树上的月亮
1。月亮走,我也走
2。公蚕蛾
3。大壮牛与红绣鞋
4。起风了
5。卷席筒
6。爷爷的鬼世界
7。试论刘秀称帝与老张家桑园之关系
8。舅爷
9。绝唱
卷外篇 倒推船
1。坟头上的铃铛
2。伊甸园
3。蒙受羞辱的日子
三卷 一关爷庙上的星星
1。三姨的新郎
2。红罂粟
3。“打狗”兼论“泥水匠”之危害
4。刘拐子
5。雨夜的逃亡
6。红项圈
7。三杯酒
8。白金枪、鹅毛扇与红萝卜
9。杀人告示
10。豫西事变
11。战俘
12。星星跑了
13。红色幽默
14。锁在柜子里的爹
15。狗娃看家
四卷 琴弦上的父亲
1。劈破玉
2。荆紫关
3。享受饥饿
4。夜半军号声
5。劈不破的玉
6。火蝴蝶
后记
张一弓,1935年生,河南新野人。曾任《河南大众报》记者,《河南日报》理论处处长,河南省委办公厅副主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名誉委员,河南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1956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远去的驿站》,中短篇小说《黑娃照相》《犯人李铜钟的故事》《张铁匠的罗曼史》《春妞儿和她的小嘎斯》等。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社曾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出版优秀长篇小说选拔本,集中展现了当时长篇小说创作的风貌和水平。新时期以后,长篇小说创作的数量大增,题材、风格、手法亦日趋多样。为了比较全面地反映这一时期长篇小说创作的成就,二00四年五月,我们编辑出版了“中国当代名家长篇小说代表作”丛书,收入了二十五位作家的作品。这些作品或以厚重见长,或以独特取胜,或曾引起强烈反响,或为读者喜闻乐见。丛书出版后,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这次重新出版时,我们对原丛书书目做了调整,增选了一批作品,同时将其中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品归入“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全集”。这样,“中国当代名家长篇小说代表作”丛书的选目更趋完整、全面,且与我社已出版的“中国当代长篇小说藏本”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全集”等两套丛书互相衔接、照应,使读者能够从不同的阶段和角度更加清晰地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长篇小说创作的发展轨迹和整体风貌。
我们对所选作品做了文字校勘,部分作品由作者进行了修订。
谨向对丛书出版给予支持的作者和有关出版单位致以谢忱。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
2006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