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慰安妇”日军性奴隶档案选

“慰安妇”日军性奴隶档案选

中文名 “慰安妇”——日军性奴隶档案选
首播日期 2015年8月15日
目录导航

历史背景

慰安妇慰安妇日军“慰安妇”制度是二战时期日本政府有计划地为日军配备性奴隶的制度。“慰安妇”是日本对为日军提供性服务的妇女的统称,是对女性人权的赤裸裸践踏。

1932年1月,日军在上海向中国军队发动进攻。在此前后,上海出现了为日军官兵提供“慰安所”和“慰安妇”。

1937年7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日军在中国占领地全面推广“慰安妇”制度。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的慰安所也随之扩展到东南亚被占地区,直至日本战败投降,这一军事性奴隶制度才告结束。

档案记载

日军在中国占领地如东北、华北、华中、华东以及华南地区普遍设立慰安所,显现了日军“慰安妇”制度实施的地域范围之广;“慰安妇”不仅有中国妇女,也有朝鲜妇女,还有荷兰所属东印度(今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安汶等地的妇女,更是揭示了“慰安妇”问题的国际性特征。

重大意义

国家档案局有关负责人说,“慰安妇”制度的策划与实施,充分暴露了日本军国主义违反人道主义、违反两性伦理的野蛮、残忍和暴虐,是人类文明史上罕见的暴行,是日本侵略者制度化了的国家犯罪行为,它严重侵犯受害妇女的人权,是世界妇女史上最为惨痛的一页。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在这样一个庄严的历史时刻,作为曾经的战争策源地的日本,实质上并没有对那场军国主义侵略战争的性质和战争责任作出清晰明确的交代,向受害国人民作出诚挚道歉,干净彻底地与军国主义侵略历史切割。对于“慰安妇”制度及其罪恶,仅仅以“不能忘记在战场背后存在名誉与尊严深深受到伤害的女性们”为遮掩,使“慰安妇”制度受害人在二战结束已有70年的今天仍遭受着人权蹂躏。[1]

档案申遗

2015年10月4日,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第12次会议在阿联酋阿布扎比开幕,与会成员在3天内评审全球各国约90项关于世界记忆遗产的提名,其中包括中国申报的南京大屠杀和日军强征慰安妇相关资料。这一委员会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设机构,此次会议旨在审议各国申报项目,并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提出建议。在得到后者认可后,相关项目会正式列入《世界记忆名录》。[2]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