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9年8月12日(清同治八年七月初六),清朝科布多参赞大臣奎昌和俄国钦差大臣巴布科夫(一译巴普考)在科布多签订。条约共3款。
根据1864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关于从沙宾达巴哈山口起到浩罕边界止的中俄西段边界的规定,具体确定自布果苏克山起,至玛呢图噶图勒干止中俄边界上所设20个界碑的位置。[1]
科布多立界大臣会同沙俄立界官员巴布阔夫,遵照母约,具体规定了西北边界第二段,即自布果素克山经奎屯山到玛呢图噶图勒干(阿克求别)的一段边界走向。此约规定,自布果素克山起,向西南顺赛留格木岭至奎屯山,即往西行,沿大阿尔泰山,至海留图两河中间之山,转往西南,顺此山直至察奇勒莫斯山,又转东南,沿斋桑湖边顺喀喇额尔齐斯河岸至玛尼图噶图勒干卡伦,为两国边界,共建立牌二十处。
本约规定的边界中,由布果苏克山口至奎屯山一段,现为俄蒙边界;自奎屯山至玛尼图噶图勒干一段边界,后被1881年中俄签订条约及其第三子约——1883年的科塔界约重新修改。
原属科布多定边左副将军辖区的乌梁海十佐领划入俄境。中国又丢失了约1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科布多界约》是清政府和俄国沙皇,自《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后签订的又一个关于俄国沙皇侵占我国西北国土的辱权丧国的不平等条约。严重损害了中国的领土完整。这是俄国沙皇野心的又一次体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