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目录
・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有时是从“违法”开始的。
中南海派员三下温州
先生娃,后取名
看“资本主义”,到温州去
一名兽医和他的“半社会主义论”
档案一 一位温州老百姓对“温州模式”的质疑
档案二 当前温州老板和雇工的一此情况
观点 交锋在温州
・这里是我所见过的全中国最具活力的地方,这里有全中国最具活力的人。
中国改革者朝觐的“麦加”
“杂草论”与老百姓经济
温州的经验在市场
假冒伪劣的“坏小孩”
香香臭臭温州人
档案一 温州新民谚
档案二 寻根叶适――800年前的温州“摇滚”
观点 学者眼里的温州
在中国,不懂得政治,就难以成为一赢的企业家;不懂得政治,就意味着危机四伏。
商人决战岂止在商场
悲怆“八大王”
南存辉怒斥魏京生
被“雇佣”的“打工”书记
寻找“自己人”的感觉
档案一 深圳民营企业的党员和党组织
档案二 鲁冠球:与政治共舞
观点 民营企业:“红黑两道”走不得
・一股边缘的力量在边缘地带造成了对原有秩序的突破,这便是“浙江村”,一个悬满了问号的“寓言之树”。它如此突兀地耸立在离天安门广场仅5公里的地方,以一种近乎“异端”的姿态向所有关注它的人们提出如此难解的质疑。
悄悄进了北京城
从边缘发动的“暗袭”
变通带来“新秩序”
一次危险的胜利
大清理运动开始了
“到哪里去?”
档案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清理整顿丰台大红门地区的通告
观点 中关村向浙江村学习什么?
・因为我们要试图改变现实;所以我们进行实验来重新构造现实。
只见过一天阳光的钱庄
血腥的抬会
用家具商标命名的信用社
草根层的声音与无奈
档案 郑乐芬、蔡胜南利用“抬会”进行金融投机倒把案
观点 关于民间金融试验的不同声音
・这是一群对时代和环境“另有想法”的人,一群对传统权威可以说“不”的人。
“说话”最多的人
催生“社会主义的尾巴”
“润滑剂”还是“催化剂”
档案 中国第一代革新派知识分子康有为的最后岁月
观点 知识分子对当代中国改革的基本态度
・一些人的富有将表明其他人也可能富有。这种对财富公平的竞争性的追求,将对我们的事业产生巨大的推动力。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