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美海棠

珠美海棠

目录导航

基本资料

抗盐碱树种———珠美海棠

珠美海棠原产于日本北部山区,是山荆子与三叶海棠的野生自然杂交种,也是我国园林科技工作者历经13年的时间,筛选繁育出来的一个新品种。这个树种曾在沈阳、天津、河北、内蒙、宁夏等地栽植,经多年观察发现,珠美海棠生长健壮、绿化效果良好,并具有以下优良生态特性:

1.抗盐碱能力强。

经试验表明,珠美海棠在正常管理下,能在含盐量0.6%的土质条件下正常生长,并能开花结果。在微酸性的土壤中也能正常生长。笔者曾在1991年、1992年春季,在山东滨海盐碱地上栽种一批高30至60厘米的珠美海棠小苗。秋季的调查结果表明,该品种在含盐量0.6%以下土壤上生长良好。年生长量最高可达66厘米以上,成活率在85%以上;如土壤含盐量高达0.7%以上时,叶片则开始枯黄,说明受到盐害。

2.耐寒力极强。辽宁兴城种植的珠美海棠苗,经数年观察表明,均能良好越冬,没有发现苗木冻害和枯梢现象。

3.树冠圆形,美观、无病害,是美化盐碱地区的理想树种。 

珠美海棠花粉红色,有浓密的芳香,花期较长(从4月初至5月初),持续40天左右,果清脆、甜酸可口。

4.可作砧木嫁接苹果在盐碱地较重的地区,用一般苹果树作砧木,会因盐碱重而难以成活。如用珠美海棠作砧木,嫁接‘乔纳金’、‘红星’、‘金师’等品种,嫁接成活率在86%左右,生长势良好。嫁接时间最好在秋季,先进行贴芽,至第二年春季平顶,再促其萌芽,当年即育成果苗。

培养

一、外殖体与处理

无菌外殖体的来源有3种:

     1、  从珠美海棠健壮无病毒的植株上采萌而未发的顶芽;

     2、  采休眠枝条在室内水培发芽;

     3、  从田间采开始萌发并带有2~3片叶片的新梢。在超净工作台上将外植体用0.10%的升汞(加入2滴吐温20)灭菌10min,再用无菌水反复冲洗6—10遍,在无菌条件下剥取茎尖进行接种培养。

二、初代培养和继代培养

接种在MS+6-BA0.50一Img/L+IAA0.50mg/L上的茎尖在25℃一28℃,相对湿度40%一60%,3 0001x光照,每天10—12h的培养条件下,1个月后,茎尖伸长和生长,此时将新长出的嫩芽剪下转入新鲜培养基上,培养40d后产生1—4片叶的茎丛,此时剪下具有3-4片展叶,高约3—4cm的嫩茎转入生根培养基诱导生根。把具有1—2片叶的嫩茎切下转入继代增殖培养基MS+6-BA 0.50ms/L+IAA0.50mg/L上继续扩大养殖,如此反复进行,可得到大批量的生根苗和无根苗。珠美海棠每45d的增殖系数能达到8.80倍。

三、生根和移栽

转入生根培养基上的珠美海棠嫩茎,经10。15d培养后一般都能生根,当根长0.50—1.50cm时,取出移栽,成活率较高。移栽时,将蛭石装入育苗盘中,移栽后浇足水并用塑料薄膜保湿,在15—20℃的温室内炼苗,使根系吸收能力和气孔的调节功能得以恢复,2个月后小苗开始生长,产生新根、新叶,此时可移栽入田间苗圃。春季气温较低时,要搭小拱棚保温,夏季温度高时,要用草帘或遮阳网遮荫,并加强田间管理。9月以后移栽的小苗,当年若不出圃,待秋季落叶后,在苗基部培土防冻,次年再培育出圃。

四、影响珠美海棠离体快繁的因素

1、培养基:珠美海棠在盐离子较高的培养基上生长较好,因此多用改良MS并附加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就能不断地增殖。生根培养基采用ASH培养基或MS培养基,并附加一定量的生长素。配置培养基时可选用质优价低的琼脂。增殖培养每升可加蔗糖或绵白糖30g,生根培养基糖浓度可减半。

2、转接时间:转接时间和方法与珠美海棠在试管内的增殖或生根质量有很大的关系。初代培养,当茎尖增殖时要及时转到新鲜培养基上,以扩大养殖。转接剪切时一定要去掉老的愈伤组织,有利于促进产生更多的丛生芽;生根培养与转接时间密切相关,苗龄过长,木质化程度高,生根率低;苗龄过短,木质化程度低,生根少而且根系短,移栽不易成活;最适苗龄应为40d左右。苗高3-4cm,有3~4片平展叶。

3、继代次数:继代增值倍数与继代次数有关,继代培养代数过多,若超过100代转接养殖时,养殖系数可高达11.80倍,但芽纤细、弱小、茎多,移栽不易成活,因此继代培养代数不要超过60代为宜。

4、培养条件:珠美海棠试管快繁质量与培养条件密切相关。恒温培养不如变温培养好;培养室密闭培养不如时时通风培养好;高温培养不如适当低温培养好;在生产过程中培养室的相对湿度在40%一60%为宜,当相对湿度超过80%时,试管苗易玻璃化且污染率高,湿度低于30%时。培养基易干,影响试管苗的生长;用透气封口膜封口比用不透气封口膜封口养殖出的壮苗多。

五、影响珠美海棠试管苗移栽的因素

1、自然光炼苗:由于培养室内光线较弱,试管苗的茎叶组织细嫩,移出试管后,光线变化剧烈,幼苗承受不了,易死亡,应逐步过渡。一种方法是移栽前20d,当根刚长出时,把试管苗带瓶放在自然散射光下炼苗20d并在移栽前打开封口膜,夏季在自然散射光下放置1-3d,春季放置3-5d,再取出移栽,经自然光炼苗的珠美海棠试管苗移栽成活率明显提高。

2、移栽基质:基质是珠美海棠试管苗能否大批移栽成活的关键,经试验能用于珠美海棠试管苗移栽的基质有蛭石、珍珠岩、火山灰、砂、腐殖土、腐熟的秸秆等,其中以蛭石和腐熟的秸秆为好。

3、苗龄:移栽的试管苗,苗龄30-40d、具有3-4片展叶、叶色浓绿的苗移栽成活率高,苗龄过长,根已老化的珠美海棠试管苗移栽成活率低。

4、移栽条件:移栽时的温度、湿度、光照强度对移栽成活率有很大的影响。移栽后湿度应逐渐降低,长期保持高湿度易烂苗,剧烈降低湿度会使气孔调节功能不健全的珠美海棠试管苗干枯死亡,最好采用间湿间干的方式逐渐降低湿度来刺激珠美海棠试管苗使其恢复健全孔调节功能:光线也应逐渐加强;温度适当低一些以15℃-20℃为宜,过低不能生长,过高易烂苗。

繁殖介绍

海棠通常以嫁接和分株方法繁殖,亦可用播种、压条及根插等方法繁殖。

① 嫁接:砧木一般用实生苗,枝接、芽接均可。枝接于春季发芽前进行,可用切接、劈接。接穗选取发育充实的1年生枝,取其中段(有两个以上饱满的芽),接后壅上细土盖没接穗。芽接在秋季7~9月进行,多用“T”字形接法,接后10天左右,凡芽新鲜,叶柄一触即落者即为接活,数日后即可割断其扎缚。

② 分株:多于早春未萌芽前或秋冬落叶后进行,挖取从根际萌生的蘖条,分切成若干单株,或将2~3条带根的萌条为一簇,进行移栽。分株时要注意保留蘖条的须根,以确保栽后成活。分栽后要及时浇透一次水,注意保墒,必要时还要遮荫。

③ 压条和根插:均在春季进行。小苗可攀枝着地,压入土中,大苗用高压法,压泥处均用利刀割伤,保持土壤湿润,待发根后割离母株分栽。根插法主要在移栽挖苗时进行,剪取较粗的主根,剪成10~15厘米为1段,浅埋土中,上面盖草保湿,成活容易。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