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途中张国焘分裂党和红军的主张和活动。1935年6月红军第一方面军和第四方面军于四川懋功(今小金)会师后,在红四方面军担任领导工作的张国焘,反对中共中央关于红军北上建立川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决定,主张红军南下川康藏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并公然向党争权,提出由他担任中革军委主席,有“独断决行”的大权,遭到中央拒绝。为照顾红军团结,中央任命张国焘为红军总政治委员。9月俄界会议后,中共中央率领红一、红三军和军委纵队继续北上,10月胜利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张国焘坚持分裂主义错误,擅自率领一部分红军南下。同年10月在卓木碉(今马尔康县足木脚)另立党的“中央”、“中央政府”、“中央军委”、“团中央”,公开分裂党和红军,使红四方面军受到重大损失。在中共中央以及南下的朱德、刘伯承等坚决斗争下,在南下部队强烈要求下,张国焘被迫于1936年6月宣布取消他另立的“中央”。7月红二、红四方面军在甘孜会师。经过朱德、任弼时、贺龙、关向应等的斗争,张国焘不得不同意红四方面军与红二方面军一起北上。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静宁地区和宁夏将台堡胜利会师。1937年3月中共中央召开延安会议,对张国焘的分裂主义和反党行为作了系统的批判,并作出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张国焘同志错误的决议》。
1935年3月,张国焘由于对中国革命形势估计过于悲观,擅自决定放弃川陕革命根据地,率领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8万余人开始长征。1935年6月,红一、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会师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两河口召开会议,确立了红军继续北上,建立川陕甘革命根据地的方针。张国焘会后借口给养困难,拒绝执行中央命令,主张红军南下川康藏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并公然向党争权。
张国焘在长征途中分裂党和红军的反党活动,内容是分裂主义、逃跑主义和军阀主义。1935年6月,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地区会师后,中共中央确定了北上抗日的战略方针。但张国焘却主张向川康边境退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对张国焘进行了耐心争取和批评教育,先后召开两河口会议和沙窝会议,否定了张国焘的主张,再次确定两军会合后向川陕甘进军,北上抗日,并组织红军为左、右两路同时北上的方针。但张国焘拒绝执行中央方阵,要挟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所在的右路军南下,甚至企图动用武力。中央立即召集巴西召集会议,决定迅速脱离危险区、率一、三军团单独北上。9月12日,中央在俄界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作出《关于张国焘同志错误的决定》。张国焘仍然坚持南下主张,率领一部分红军向川康边境退却,并于10月另立中央,公开分裂党和红军,造成红四方面军重大损失。在中共中央及南下的朱德、刘伯承等人的坚决斗争之下,张国焘被迫于1936年6月取消伪“中央”。但依然没有改变同中央对抗的立场。7月,红四方面军与红二、六军团在甘孜会师后,张国焘企图拉拢红二方面军支持他的错误主张,不过遭到了红二方面军领导人的坚决抵制。最后在朱德、刘伯承、任弼时、贺龙、关向应的力争下,张国焘
被迫同意红四方面军与红二方面军一起北上。10月,三大主力红军顺利会师,标志着张国焘“右”倾分裂主义的破产。1937年3月,中共中央召开延安会议,系统批判了张国焘的分裂主义和反党行为,并作出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张国焘同志错误的决议》。
由于张国焘“分裂主义”的错误,红四方面军屡遭挫败,被迫放弃天全、芦山,退却到西康的甘孜一带。二、六军团在甘孜与红四方面军会师,朱德、贺龙等同志与张国焘的分裂主义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张国焘被迫取消伪中央。1937年3月,张国焘分裂主义的错误得到了系统清算。
(本词条内容,由搜狗四史百科编委会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