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的太阳“风”帆
人类很早就学会了制造帆,利用自然界的风这种免费而无限的动力来弥补划桨力量的不足,在江湖和大海中远航,使得大海中扬帆而行成为一件很写意的事情。对于正在探索宇宙的人类来说,现代飞船有限的化学燃料能提供的动力同样不是很有效,如果能找到并利用宇宙中的免费动力,将成为一个很好的选择。不过,太空中虽然有太阳风(从太阳外层大气不断发射出的稳定的离子流)这种可以同地球上的风相比拟的动力,但令科学家们感兴趣的是推动力比太阳风大1000多倍的太阳光。
太阳帆 我们之所以在炎炎的夏日下也感觉不到任何阳光的压力,是因为它实在微小,一平方公里面积上的阳光压力总共才9牛顿。但太空中运行的航天器处于失重状态,又无空气阻力,所以轻微的推力(太阳光的压力)就可以让它加速,“宇宙一号”靠的就是它的光帆——非常轻而薄的聚酯薄膜,它们坚硬异常,表面上涂满了反射物质,使得它的反光性极佳,当太阳光照射到帆板上后,帆板将反射出光子,而光子也会对光帆产生反作用力,推动飞船前行。因此,光帆的直径越大,获得的推力也越大,速度也将越快,改变帆板与太阳的倾角可以对速度进行调整。
而且,阳光的好处是不会枯竭,同火箭和航天飞机迅速消耗完的燃料相比,太阳光是无限的动力之源,只要有阳光存在的地方,它会始终推动飞船前进,光帆将以每秒约1毫米的速度加速移动。如果把它当作真正的宇宙飞行器使用,那么它在展开光帆1天后,按理论计算,它的时速将增加到160公里,100天后飞船的时速将达到16000公里,如果它能持续飞行3年,速度会被提升到每小时16万公里,这是人类任何飞行器都没有达到过的速度,相当于人类的宇宙探测先驱“旅行者”号探测器飞行速度的3倍。如果用它来探测冥王星的话,可以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达到,而最快的传统飞船至少需要9年,美国宇航局使用普通飞船探测冥王星的“地平线计划”预期需要的时间却是十多年。
开普勒400年前的设想渐成真
著名天文学家开普勒在400年前就曾设想不要携带任何能源,仅仅依靠太阳光能就可使宇宙帆船驰骋太空。但太阳帆飞船这一概念到20世纪20年代才明晰起来。
1924年,俄国航天事业的先驱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和其同事弗里德里希·灿德尔明确提出“用照到很薄的巨大反射镜上的阳光所产生的推力获得宇宙速度”。正是灿德尔首先提出了太阳帆———一种包在硬质塑料上的超薄金属帆的设想,成为今天建造太阳帆的基础。
人们知道,光是由没有静态质量但有动量的光子构成的,当光子撞击到光滑的平面上时,可以像从墙上反弹回来的乒乓球一样改变运动方向,并给撞击物体以相应的作用力。单个光子所产生的推力极其微小,在地球到太阳的距离上,光在一平方米帆面上产生的推力只有0.9达因,还不到一只蚂蚁的重量。因此,为了最大限度地从阳光中获得加速度,太阳帆必须建得很大很轻,而且表面要十分光滑平整。“宇宙”1号的太阳帆面积为530.93平方米,与光压获得的推力仅为255克。
如果太阳帆的直径增至300米,其面积则为70686平方米,由光压获得的推力为0.034吨。根据理论计算,这一推理可使重约0.5吨的航天器在二百多天内飞抵火星。若太阳帆的直径增至2000米,它获得的1.5吨的推力就能把重约5吨的航天器送到太阳系以外。
太阳帆 由于来自太阳的光线提供了无穷尽的能源,携有大型太阳帆的航天器最终可以以每小时24万公里的速度前进。这个速度要比当今以火箭推进的最快航天器快4—6倍。即比第二宇宙速度快6倍,比第三宇宙速度快4倍。
理解这一点并不难。因为在太空中运行的航天器处于失重状态,又无空气阻力,只要加少许力的作用,就会改变运动方向和速度。比如,发射静止轨道卫星时卫星先进入大椭圆地球转移轨道,待其运行到赤道上空3.6万公里的最大高度时,遥控指令启动星上远地点发动机工作,后者产生的推力仅为几十千克,却能使几吨重的卫星移入静止轨道并到达预定位置。原因就是这后加的推力使卫星产生新的速度,与原来的运动速度合成之后形成的最终速度为每秒3.075公里。太阳帆接受光压的作用,它不仅可在需要时改变航天器的运行轨道,而且能不断加速飞行。
人类很早就学会了制造帆,利用自然界的风这种免费而无限的动力来弥补划桨力量的不足。对于正在探索宇宙的人类来说,现代飞船有限的化学燃料能提供的动力同样不是很有效。太空中虽然有太阳风(从太阳外层大气不断发射出的稳定的离子流)这种可以同地球上的风相比拟的动力,但令科学家们感兴趣的是推动力比太阳风大1000多倍的太阳光。
我们之所以在炎炎的夏日下也感觉不到任何阳光的压力,是因为它实在微小,一平方公里面积上的阳光压力总共才9牛顿。但太空中运行的航天器处于失重状态,又无空气阻力,所以轻微的推力(太阳光的压力)就可以让它加速,“宇宙一号”靠的就是它的光帆——非常轻而薄的聚酯薄膜,它们坚硬异常,表面上涂满了反射物质,使得它的反光性极佳,当太阳光照射到帆板上后,帆板将反射出光子,而光子也会对光帆产生反作用力,推动飞船前行。因此,光帆的直径越大,获得的推力也越大,速度也将越快,改变帆板与太阳的倾角可以对速度进行调整。
而且,阳光的好处是不会枯竭,同火箭和航天飞机迅速消耗完的燃料相比,太阳光是无限的动力之源,只要有阳光存在的地方,它会始终推动飞船前进,光帆将以每秒约1毫米的速度加速移动。如果把它当作真正的宇宙飞行器使用,那么它在展开光帆1天后,按理论计算,它的时速将增加到160公里,100天后飞船的时速将达到16000公里,如果它能持续飞行3年,速度会被提升到每小时16万公里,这是人类任何飞行器都没有达到过的速度,相当于人类的宇宙探测先驱“旅行者”号探测器飞行速度的3倍。如果用它来探测冥王星的话,可以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达到,而最快的传统飞船至少需要9年,美国宇航局使用普通飞船探测冥王星的“地平线计划”预期需要的时间却是十多年。
宇宙一号太阳帆 世界上第一艘太阳帆宇宙飞船于英国夏令时21日20时46分(北京时间22日4时46分)发射升空,但发射约20分钟后地面控制站突然接收到混乱信号,此后就与飞船失去了联系。人们为这次发射扼腕叹息 ,地面跟踪人员却透出消息“宇宙一号”还活着。
北京时间2005年6月22日凌晨4时46分,俄罗斯用“波浪”火箭发射了以太阳光为动力的“宇宙一号”(Cosmos-1)飞船,进行太阳帆的首次受控飞行尝试。最新飞行数据显示,飞船在起飞83秒后遭到失败,主持这一项目的美国行星学会说,在发射约20分钟后,飞船与地面失去了联系。目前飞船是否入轨正在等待进一步的证实。升空的飞船由8片三角形聚酯薄膜帆板组成,耗资400万美元,是美国一家私人组织“行星协会”、俄罗斯科学院和莫斯科拉沃奇金科学生产联合体花费数年时间联合建造的。
出发:非常规的水下发射
弗里德曼(左)检查光帆飞行器模型 与常见的用地面火箭将航天器送入太空的方式不同,此次升空的“宇宙一号”太阳帆飞船,以潜艇水下发射的独特形式开始它的航程。在发射前的三四星期,该飞船就已被带到了俄罗斯摩尔曼斯克市附近的瑟沃摩尔斯克(Severmorsk)海军基地,在之后的几星期,经过对光帆的检测和电池等设备的安装和充电后,飞船被安置在由SS-N-18洲际弹道导弹改进的三级“波浪”火箭(Volna)的弹头部,随后火箭被运到一艘俄罗斯核潜艇上,在距发射时间半天的时候被送往巴伦支海进行发射。如果发射成功,“宇宙一号”将最终进入800公里高的地球近地轨道,这将使其成为第一个真正进入地球轨道的光帆飞船,之前的光帆只是进行了亚轨道飞行。
“宇宙一号”的发射方向是从巴伦支海出发,经过俄罗斯北部、西伯利亚、堪察加半岛,在太平洋上空开始入轨。由于飞船的入轨是个非常重要的时刻,任何小的失误就可能导致整个任务的失败,所以在堪察加半岛和太平洋中部的马绍尔群岛上设立了两个移动地面跟踪站,负责跟踪接收来自“宇宙一号”的信号。其中堪察加半岛跟踪站负责跟踪远地入轨发动机点火之后一段时间的讯号,马绍尔群岛的跟踪站则处于“宇宙一号”进入轨道后的跟踪位置,“宇宙一号”入轨4分钟后将正好经过该跟踪站的上空,当“宇宙一号”入轨完毕后,这两个跟踪站就结束其使命。此外,负责长期跟踪联系的固定地面站还在俄罗斯、捷克、美国的加州和阿拉斯加设立。
过程:太空中的“孔雀开屏”
按照原定计划,“宇宙一号”被射进轨道之后,不会马上张开帆体,头几天将被用于检测“宇宙一号”上的各个系统,高度控制发动机也将点火以保持其轨道的稳定,负责拍摄照片的照相机要被检测,而离子分析仪则开始搜集数据,以便同帆体展开后的数据进行比较。
飞船入轨几天后,位于莫斯科的地面站将发出展开帆体的命令,“宇宙一号”通过向桅杆充气,首先展开它约15米长折叠的三角形帆板中的4片,如果一切顺利,几分钟后将再展开剩下的4片,它们将构成一个直径约30米、面积600多平方米的“圆盘”。地面控制人员也可能选择让“宇宙一号”再环绕地球飞行一周后,重新回到莫斯科控制站上空后再展开。待所有帆板都打开后,“宇宙一号”就真正成为了一个光帆飞船。
飞船的帆板将首先保持固定不动,使得专家们能有机会仔细观察“宇宙一号”的姿态和行为。随后,控制人员才会调整帆板的方向,让其对正太阳,或者反过来同太阳成垂直方向。在整个任务的众多挑战中,光帆的姿态控制是相当有难度的一关,没人知道它的稳定性能到底如何。控制人员只能用看不见的电波来遥控它对准阳光,一旦出现技术问题,“宇宙一号”就可能被阳光“吹”偏侧身,并从此迷失方向。
四百年的艰难曲折
太阳帆 著名天文学家开普勒早在400年前就曾设想过不携带任何能源,仅依靠太阳光的能量使飞船驰骋太空的可能性。他曾指出,彗星烟雾状的尾部就是在太阳光影响下“不断飘动的”。开普勒还计算出太阳光可为宇宙飞船提供的具体推力。但直到1924年,俄国航天事业的先驱齐奥尔科夫斯基和其同事灿德尔才明确提出“用照射到很薄的巨大反射镜上的太阳光所产生的推力获得宇宙速度”。正是灿德尔首先提出了太阳帆——这种包在硬质塑料上的超薄金属帆的设想,成为今天建造太阳帆的基础。而后科幻小说家阿瑟·克拉克在他的小说《太阳帆船》里太阳帆的概念深入人心。虽然“太阳帆”飞船的构想最早比人类第一枚火箭成功发射还早30多年,但它的发展却不是一帆风顺的,包含了人类将近一个世纪的梦想和曲折,也包含了它的设计者美国科学家佛里德曼(“宇宙一号”项目主任)半生的梦想。
弗里德曼毕生致力于推动光帆航宇的发展,早在上个世纪1976年他就职于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的时候,他就提出利用一个64万平方米的巨帆航向哈雷彗星进行探测的思路,美国宇航局认为太过冒险而没有采纳。他后来离开美国宇航局后,和他人一起组建了美国“行星协会”,在致力于推动国际太空合作的同时,让他认识了许多俄罗斯宇航科学家和工程师,弗里德曼最终从他们中找到了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建造并发射人类的第一个光帆。
合作中的投资方是美国的“行星协会”,金额为400万美元,负责建造的是位于莫斯科的一家前苏联的航空航天公司,这家公司在发射折叠飞行器并在太空张开方面有经验。该项计划在实施的过程中也遇到了重重困难。2001年4月,它在地面试验过程中,由于线路短路造成该飞船的一些元器件和电缆受到损害,亚轨道飞行的时间一推再推。2001年7月20日,人类的第一个太阳帆“宇宙一号”从一艘俄罗斯的核潜艇上发射升空,但飞船由于没能与第三级运载火箭分离而坠毁。在第一个“宇宙一号”失败后,弗里德曼没有放弃,决定重新建造新的光帆,名字仍然采用“宇宙一号”,工程师们花费了3年时间专门对太阳帆飞船进行改装和完善,2004年夏季还进行了附加试验,并决定不再重复短暂的亚轨道飞行,直接进行轨道实验,而这就是今天由俄罗斯核潜艇从巴伦支海发射的浴火重生的“凤凰”。出于谨慎为保万全,“宇宙一号”的发射日期也是一再推迟。
划时代的希望之行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都渴望着能够摆脱对火箭的单一依赖,找到新的动力方式,实现人类遨游太空的梦想,其中之一就是制造太阳帆利用太阳能来进行太空航行,2004年的8月,日本人研制的太阳帆升空并进行了170公里高的短暂亚轨道实验,打开了两个长约10米的树脂薄膜帆板,检验了光帆展开的可行性,之后火箭和光帆坠入大海。美国航宇局目前也在进行太阳帆飞船的研究,并为选择太阳帆的制造材料进行了大量测试工作,还探讨了如何发射以及太阳帆在太空怎样展开等问题。美国预计2010年成行的太阳帆飞船将历经15年以上的航程,飞行37亿公里直到太阳系边缘。
此次“宇宙一号”的飞行仍然是实验性的,科学家们认为,“太阳帆”飞船可能是人类星际旅行的唯一希望,因为以太阳光作为动力,可减少宇宙飞船携带的大量燃料,增加其机动性范围,使其在太空停留更长的时间,而且只要有阳光存在的地方,它就会不断获得动力加速飞行。太阳帆代表了人类未来太空飞行的技术,如果这次试验能够成功,它将为开发新型宇宙发动机方向迈出重要一步,可以相信,人类未来完全可以利用太阳帆从事深空探索,并给人类的太空旅行带来一场新的革命。因此,“宇宙一号”的命运不仅关系到未来星际航行中能源系统的建设,也将关系到人们对研制开发太阳帆的态度。
如果轨道高度低于800km,太阳帆基本就没有用武之地了,因为此时大气阻力的影响比光压要大许多。只有当轨道高度大于这个限度时,太阳帆才能在光压的推动之下产生一个非常微小的加速度,通过数月的累积达到足够的速度。太阳帆通常要做得很大,而载荷相比之下就非常小了。直到现在,太阳帆的展开依旧是一个不小的难题。
卫星
太阳帆可以悬停在地球的极地上空。配备了太阳帆的航天器也可以定位到离太阳很近的轨道上,并能相对于太阳或地球保持静止。这种形式的卫星被命名为Forward卫星。
轨道修正
目前正在飞往水星旅途中的信使号探测器便利用了其太阳能电池板上所产生的光压来进行轨道修正。通过改变太阳能电池板和太阳之间的相对角度,可以调整辐射压的大小,这比推进器要精确得多。在引力加速机制下,很小的误差也会被放大很多倍,所以,精确的轨道修正可以为以后节省大量的燃料。
日本发射的隼鸟号在回程时则使用太阳能电池板上产生的太阳光压当做姿势稳定控制,用以替代无法使用的X轴和Y轴控制装置,并与离子引擎加以辅助尚能使用的Z轴姿势控制装置。
星际飞行
以太阳帆直接进行星际航行一直是太阳帆研发的最终目的。
2012年止唯一确认以太阳帆进行星际航行的,只有日本于2010年发射的实证测试宇宙探测器IKAR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