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浦新村街道

彭浦新村街道

人口 156276人(2010年)
中文名 彭浦新村街道
行政区类别 街道
政府驻地 曲沃路470弄2号
荣誉 市二级卫生街道
目录导航

基本内容

街道概况

彭浦新村浦工业区职工宿舍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1958年,建职工宿舍56幢,建筑面积16.9万平方米,迁入职工1200多户。1978年,彭浦新村街道建立时,居民住宅397 幢,建筑面积42635平方米,居民6000多户,2.37万多人。原有市政设施不相适应,设备陈旧,管道堵塞,污水粪便外溢,每年夏天暴雨时雨水成灾,居民住宅前后违章搭建,环境卫生脏、乱、差情况严重。1978年,街道成立道路清扫队和通沟养护队,负责街坊道路清扫保洁、污水管道疏通和6000多只阴井养护管理,协助环卫所搞好垃圾桶(车)保洁工作。

地理概况

总面积3.27平方公里,位于闸北区西北部,东至岭南路,西以东高泾河为界,南至铁路北郊站北围墙、场中路,北接共康路高压线走廊。

街道建设

1980年,彭浦新村被市人民政府列为六五计划建设12个住宅小区之一,建设速度加快,原有市政设施与居民日常生活矛盾日益突出,经街道与有关方面多次协调,1986~1988年,上海市建设委员会拨款500万元,用3年时间,对4个老街坊彻底改造,拆除违章搭建,更换地下污水管道;铺平道路,修建花坛,调整绿化布局。同时,街道集资8.4万元对新村300多户底楼居民建造安全墙。1989年,街道动员居民拆除第六、第七居委会辖区内长260米的臭水浜四周的违章搭建,组织机关和居委干部参加填浜劳动,协调自来水公司和房管部门解决水管移位,重排地下管道,建造多层居民住宅楼。在曲沃路、闻喜路建造污水泵站和生活垃圾中转站[2]

环境整治

1990年6月,成立彭浦新村管理委员会和街坊管理委员会两级管理机构,对新村绿化、环境卫生、环境保护、道路交通、简易建筑和安全防范等进行综合协调、管理。制订“街坊管理规则”、“文明新村公约”、“居民须知”和“新村管理实施细则”等规定,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依法治村。环卫所负责道路清扫、垃圾清运、公厕保洁等环境卫生,做到垃圾袋装化,定时定点收集,日产日清。建立循环保洁专业队,环境保洁做到经常化、制度化。建立绿化养护保洁队,负责新公房地区4.5万多平方米绿化地的养护保洁和660多棵行道树的养护管理。街道团委和社教委与地区的中小学校挂钩组建12支“共青团护绿队”、“红领巾护绿队”和“环卫宣传队”。组织专人看管,禁止各种机动车随便进入街坊内,在共和新路、临汾路、闻喜路沿线人行道设置非机动车停放点。街坊内经常有“义务护村队”巡逻值班。对闻喜路、曲沃路的集市摊位进行整治,拆除40多户违章建筑,实行统一货架,按行业划类设摊,使集市环境卫生和交通市容得到改观。1989年,街道被评为市卫生整洁单位,1990年,被评为市第一批二级卫生街道。1991~1993年,继续保持市二级卫生街道荣誉称号。

社区文化

解放前,境域地处宝山县农村,农民生活艰辛,很少开展文化活动。解放后,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开始重视文化建设。1963年始,建“少儿之家”,活动面积40平方米,有少量图书和乐器。1975年,成立彭浦文化中心站,活动面积200平方米,有棋类、乒乓球、电视、阅报室、图书馆等。1978年彭浦新村街道成立后,建立由街道至基层群众文化网络。1986年起,街道建立“以块为主,条块结合,联办共建,齐抓共管”的社区文化管理体制,由街道办事处牵头与辖区内市属大厂、部队、学校、医院、商店、机关和彭浦乡等32个单位,联合成立“彭浦地区群众文化协作委员会”,协调发展彭浦地区群众文化工作,举办彭浦社区文化展览。1986~1993年,街道社区文化工作的经验6次在市、区群众文化研讨会上交流发言。街道有彭浦文化娱乐中心、晚晴园、儿童乐园、有线电视站等文化设施。彭浦文化娱乐中心面积达1300平方米,是规模较大,功能齐全、造型新颖的群众文化娱乐场所。彭浦文化娱乐中心重点丰富职工八小时以外业余文化生活,开展寓教于乐各类文化活动,有群众歌咏、夏令纳凉晚会、青年联谊舞会、业余摄影、文娱旅游等。1989年,举办彭浦地区家庭演唱会,有46个家庭参加,其中年龄最大82岁,最小仅3岁,有5个家庭参加上海电视台举办的“家庭演唱大赛”,有一家获特别奖。1990年1月,成立“彭浦文化艺术团”。1991年,建立老年活动中心,有老年合唱、迪斯科表演、时装表演、京剧、沪剧、影评、书评、文艺创作等队伍,定期开展培训、演唱和创作活动。演唱内容大部分取材于地区内的新人新事、真人真事。创作歌曲有“绿色的画廊”、“彭浦新村之歌”、沪剧表演唱“春风”、“彭浦新村的变迁”、“海峡两岸情”等。1984~1993年,图书馆被评为市先进。1991年,绿宝石舞厅被评为市文明舞厅,1988~1993年,连续6年被评为市文明录像放映单位。1990~1992年,文化娱乐中心被评为市特级文化站和全国先进文化站。1992~1993年,有线电视站获市先进有线电视管理站。

社区教育

1988年3月,建立社区教育委员会。嗣后,建立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社区教育网络,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社会各方面参与的全方位社区共抓教育新格局。

1989年7月,街道与武警上海指挥学校、区武装部、区教育局、团区委联合成立“彭浦青少年军校”,下设6所分校,对地区5000多名在校学生进行列队、射击训练,开展军营一日、军事夏令营等军事教育活动。1991年起,先后建立围棋、田径、书法、篆刻、体操、花卉等8个青少年俱乐部和10个中小学生社会考察基地,组织近万名中小学生开展“学雷锋、学赖宁,读好书,看好戏”活动。74个楼组长聘请为校外辅导员,成立老红军、离退休老干部、劳动模范等参加的讲师团,讲革命传统,对地区青少年开展宣传热爱党、热爱人民和国防等教育。并带领学生参观杨浦、南浦大桥等重大市政工程建设。街道还配合学校开展健优美幼儿评比、小学生作文比赛、好儿童好少年“银鹰奖”、“金龙奖”评选、青少年书法比赛、小学生及幼儿运动会、红领巾合唱团等一系列课余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街道重视特殊家庭子女和偏差学生教育,建立“中学生综合治理协调会”和“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促进会”,聘请200多名校外辅导员,对特殊家庭子女偏差学生进行调查,造册登记,落实帮教措施。1993年,街道针对不同对象,举办“幸福少年班”、“特殊家庭子女辅导站”等,动员社会各方齐抓共管,做好青少年保护和差生帮教工作。1991~1993年,地区中学生无违法犯罪。1992年,街道社区教育委员会被评为市“尊师重教”先进集体。1988~1993年,街道青少年保护工作3次被评为市先进集体。

社区经济

2006年全年完成总税16749万元,同比增长119.5%;完成地方税收2702.76万元(不含房产税);引进企业85户,引进资金13565万元。社区经济结构发生可喜变化,50万元以上企业由原来4个增加到2006年14个;100万元以上企业由原来2个增加到4个。财政收入结构由原来依靠税收和搭建出租收入为主变为2006年依靠税收为主,为社区发展奠定扎实经济基础。

市容管理

围绕“规划、改善、长效”目标,街道强化市容管理建设。整治场中路曲沃路至共和新路段“居改非”,对保德路、长临路、临汾路、场中路等路段160多家商店店招店牌进行统一整治,改建卷帘门100多扇。先后翻修闻喜路、长临路和三泉路,解决多年困扰康德公寓和共和新路4605弄小区居民通道问题。加大道路道路两侧、“三口”和小区的拆违工作力度,共拆除违法搭建6685平方米,完成年度任务167.1%。配合市区有关部门先后完成彭五小区12栋房屋成套率改造试点工程和共康四村21.4万平方米市综合改造工程。改建闻喜路农贸市场和配合改造平顺路菜场。创建扬尘污染控制达标街道和艺康苑市级安静居住小区。积极开展爱国卫生月、小区整治活动,全年发放各类宣传资料6279份,清除无主垃圾318吨,大件垃圾282吨,清洗明沟、垃圾棚(桶)5956处,整治3109个楼道和1200幢大楼公用部位,刷白门栋2105个。人口和计生工作坚持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提升优质服务水平,年内户籍人口出生466人,计划生育率100%,外来流动人口出生91人,计划生育率98.9%。

社会治安

紧扣“防范、控制、责任”环节,社区安全稳定进一步加强。在33个小区启动平安小区创建工作,年底有7个小区创建成区级平安小区。全年刑案下降12.91%,入室盗窃案下降3.01%。对小浴室、小理发店、足浴屋等进行集中整治和日常检查。组建450人禁毒工作志愿者队伍,对362位吸毒人员动态管理。对25个居民区74名610对象逐一成立帮教工作小组。及时化解、预防在先做好司法工作,实现社会矛盾纠纷联防、联勤、联调、联治。全年司法、信访接待来访260余起1400余人次,处理各类信访来件400余封。社区发生各类纠纷290起,解决成功率100%。“110”接处警946起,全部调处完毕。确保“六国峰会”和十六届六中全会等重大节庆时期社区稳定。街道与相关部门和辖区1000多家单位、3500多个岗位层层签约安全责任制。年内,出动检查人员2047人次,检查各类生产经营企业2424次(家)。辖区生产经营单位全年无死亡事故,安全生产重大事故得到控制并超额完成区安委办下达指标。

社区服务

着力“基础、对应、拓展”重点,做实社区服务体系。街道在组织措施、拓展渠道、清理公益性岗位、安置“双困”人员就业、青年培训和促进就业、职业培训帐户卡发放、创业带动就业、控制失业登记数、收缴外劳动力综合保险和队伍建设等方面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全年完成新增就业岗位1895个,是年计划111.4%;通过自主就业和街道推荐就业相结合实现就业有10050人,其中在外区就业占85%;职业培训帐户卡发放1620张,是年计划129%;月均参加外劳动力综合保险3373人,超目标数5%;安置双困人员445人,达到认定一个、安置一个、保障一个要求;登记失业人数控制在目标数以内。加强失业、医保、低保等弱势群体社会保障和帮困工作。申领失保金和延长申领失保金31221人次,发放失业保险金1288.24万元;发放各类帮困救助1093.75万元78535人次,大病重病医疗救助42.93万元258人次,爱心慈善超市发放实物共1300份,计4万元左右。社区卫生中心和市北医院为社区居民减免挂号费40万元;受理无保障高龄老人纳入社会保障1038人,办理学生卡10042张,社会保障卡1287张。改建并开放2210平方米10个星光老年活动室。新建彭浦第二老年公寓,新增养老床位120个。新建老年人日托照料服务中心。为1300位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对1800名独居老人开展结对关爱活动,完成全年240个“安康通”指标登记。圆满完成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街道被评为区残疾人抽样调查工作先进集体。2006年上海国际特奥邀请赛我街道为静安区特奥社区接待单位,10月12日至14日成功接待捷克共和国、文莱达噜萨兰国特奥代表团,接待工作得到区政府和市、区特奥执委会好评。完成创建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街道和通过市双拥模范街道验收。

基层民主

把握“制度、民主、活力”特点,基层民主建设进一步加强。成功完成第八届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产生第八届居委会成员252人。街道直选比例为82%,列全区第一。居委会主任研究会和特色创建工作为基层政权建设发挥较好作用,受到区政府好评。完成区十四届人大代表选举工作,全街道63800余名选民参加投票选举,选民参选率达到90.74%,并一次选举成功。

社区事业

抓紧“整合、互动、提升”工作,发展社区各项事业。改建社区文化中心,新建两片公共运动场,筹建社区人文历史展示厅,创造良好人文环境。深化社区教育,促进学习型社区创建。街道批准为《上海市社区教育实验街道》,《提升困难人群人文素养 共建彭浦幸福家园的实验研究》课题经市审核并予以立项。《培训社区教育品牌,提升居民文明素质》荣获区社区教育十大实事项目成果奖并在社区教育工作大会上作发言。组队参加市、区重大群众性节庆活动,在上海国际茶文化节社区老年茶艺比赛中获二等奖。精心组织19支队伍参加区八运会18项体育竞技,成功承办静安区手杖操比赛,获静安区群众体育先进集体、优秀组织奖。组织手杖操排舞代表区参加市十三届运动会比赛,并获乙组自选套路第二名,规定套路第三名。街道把文明创建工作作为推进社区党建、社区建设、社区发展总抓手,在社区形态文明、功能文明和素质文明等方面加大投入和工作力度。取得新版“上海市文明社区”光荣称号,圆满完成上海市文明城区“中试”测评与新版市级文明小区检查验收工作。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