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称】翠绿吸蜜鹦鹉指名亚种
【中文别名】翡翠吸蜜鹦鹉
【拉丁学名】
【命名者及时间】Hartert, 1896
【英文名称】Emerald Lorikeet
【科属分类】脊索动物门、鸟纲、鹦形目、鹦鹉科
翠绿吸蜜鹦鹉指名亚种羽色鲜艳,主要以花粉、花蜜与果实为食物,鸟喙比一般鹦鹉的长、更特别的是细长的舌头上有刷状的毛,称为刷状舌,方便该鹦鹉深入花朵中取得食物。身体内部的构造也很特别,它们的体内有一种特别的消化酵素存在,以便分解食物。但由于该吸蜜鹦鹉没有消化谷物饲料的必要,它们的沙囊处理硬食物的能力较其他鹦鹉弱了许多。主要栖息于山区森林、森林边缘、介于2300米到3660米之间连接部分开垦过的区域;偶尔会到约800米低纬度的地区活动。平时它们大多成对或是以小群体活动,偶尔会聚集高达30只的数量于花朵盛开的树上觅食,翠绿吸蜜鹦鹉主要以花朵、花蜜、花粉、浆果、软性种子和较小的硬种子为食。它们在野外的繁殖季为10月;人工豢养的翠绿吸蜜鹦鹉一次会产下2枚卵,孵化期为25天。
分布于新几内亚东部,从嘉佩乐山(Mt Capella)周边地区至欧文斯坦利范围。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