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寂寞拿过的时候
当你认同了痛苦,你便失去了自由。
当你直面一个人的孤独,是否感到巨大的空虚和恐惧?是否你一直在渴求内心真正的平静、充实、祥和、喜乐?
本书是心性治疗师素黑十多年写作生涯中最重要的一部作品,是熔铸她多年专业治疗经验与灵修亲历体验的心性讲座结集。在这些闪烁着心性之光的文字中,素黑将生命中的根本性困境一一为我们揭开,引领我们勇敢地去面对存在的核心,重新和内在本体建立深刻的连接,并精心教导了如何静心、自爱、自疗等诸多实用的灵修方法。
素黑,香港著名心性治疗师、作家、心灵启迪者。香港中文大学文化研究硕士,心疗顾问有限公司创办人,注册临床催眠治疗师。历年在多所大学做客座讲师,并应香港、大陆及马来西亚多家商业、传媒及教育机构邀请作公开演讲,开办专业情绪及心性治疗课程,亦担任商业教育机构情绪教育顾问工作。
第一讲 谁是另一半
先反问自己
另一半之谜
感情爱情有何不同
另一兰就是你自己
面对自己很困难
自爱,从心出发
第二讲 背负、宿命、自我
爱,并不容易处理
业,很好的借口
痛苦,自造的游戏
思维的运作和特征
痛苦还是快乐,你可以选择
自我,到底是什么
无为,最有效的自疗
双照,无为而为
回归平静的方法
第三讲 迷失,放不下
自疗,成熟的人约天赋责任
迷失的原因
生物进化论的解释
心理学的解释
医学的解释
心灵和能量的解释
是命定还是惯性
九种坏习惯心态
放不下的深层真相
迷失的正面意义,自处+自疗
自疗的基本条件
自我改善和提升的方法
第四讲 生死爱欲,心灵出走
第五讲 两性,错爱,绝望
第六讲 自爱,定心,回归身体
附录
《一个人不要怕》是素黑十多年写作生涯中最重要的一部作品,是熔铸她多年专业治疗经验与灵修亲历体验的心性讲座结集。当你认同了痛苦,你便失去了自由。当你直面一个人的孤独,是否感到巨大的空虚和恐惧?是否你一起渴求内心真正的平静、充实、祥和、喜乐?……
人若能把情感记忆的本能运用在正面的学习上,会有意想不到的优良效果。我曾经采用情感记忆的方法教学生温习,只要把要学习的内容扣紧在他们熟习和记忆深刻的事情上,他们会很容易记上心头。情感记忆的负面效应也同样强大,甚至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承受得起,因为我们的大脑会将情绪变成记忆储存起来,为它编一个程序,像处理和管理其他讯息一样,方便日后让我们能轻易地提取再运用,不用重新认知,学习和习惯。情感之所以很快地跑出来,当中涉及这个程序的自然机制,可以让脑袋不费吹灰之力把与之相关的旧记忆提取出来。此举一边可以节省回忆时间,但另一边却导致我们经常陷入痛苦记忆中不能自已。
偏偏,我们总容易记起不愉快的事,开心的事却难以记起。很多读者告诉我他们难以忘记的伤心事,要求我替他们催眠洗脑。他们的痛苦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有医学研究已证明原来负面感觉一经注入脑部的感情区域,是没法流掉的,所以负面情绪的记忆是没法忘记的。
说一个例子。向我寻求治疗的读者,都会先填写一份表格,当被问及“最开心/最有成就的经历”一项时,逾半都漏空未填。相反,关于“最不开心的经历”,却可以详细描述,细节记得十分清楚。
我有一位客户,她只记得她丈夫的所有缺点,可以不间断地诉说两个钟头,对所发生的日期时间也记得十分仔细,她完全未察觉自己只会记恨。我有意让她诉说,没有中途打断她。两个多钟头后,她终于说完了,我便跟她说:“你记得刚才所说的重点吗?”我简要地列出约十个要点让她重温,原来所有内容都是负面的,所有要点都是针对她丈夫的:她告诉我丈夫说跟她相处感到很大压力,但她却断然否认,并不停表示生活上任何大小事情都为丈夫着想。如说“我真不明白我这样对他好,他为什么还要去花天酒地?”我跟她说,其实在这段关系上她已得到不少好处。我告诉她:“试想想,当你是你丈夫,每天回家,你的太太都会把你的一举一动记在心,向你抱怨,数你的不是,你怎会没有压力,怎会感到快乐呢?”这位客户其实开始时只想跟我说她和丈夫之间的感情问题,怎料一开口便收不了,大数丈夫的缺点。我问她:一你知道你共说了多久吗?是两小时零四十分钟,你现在看到自己的问题了吗?你有什么感受?”她目瞪口呆了,终于,她惊觉到自己让人感到讨厌的一面,她只想我判断她的丈夫是罪人,却忘记将心比心。
我们都可能像她一样,不自觉沉溺在负面记忆中,所谓为爱情付出的,只是一大堆情感烂账,没有爱。不论男女,大家总爱说“我已付出了很多”,大家都认为自己真的已付出很多。其实我们以为自己所知道的,跟我们内在的感觉往往是两码子事!
刚才你不是被勾起伤心往事而流泪吗?那些眼泪很可能是为自己曾经付出而流的吧。当然,我没有否定你的付出,只是提醒你,你大可能是错用了付出的方法。你因为执著而穷尽所有精力、心力,对方又怎会感受到你的温柔呢?和你在一起又怎会舒服呢?你真的认为自己爱得很伟大吗?说白了,其实你连改变自己的力量都没有,又怎能改善关系呢?
面对负面记忆,重点不在于如何忘记或抗拒,而在于正面接受的心态,让它来去自由,不作干预,观照它,让它自动消失。我们越是不关注它,它在我们身上能吸取的能量就越有限,它得不到能量的补充,便会自动离开。
我曾给为人父母的读者一些建议,他们问我孩子老是在捣乱找麻烦,令他们感到很累,为应付孩子消耗很多精力,可毕竟是自己的孩子,难道要打要骂吗?如果用惩罚的方法,只会影响孩子的潜意识,后患无穷,长大后让他们留有负面记忆,打击他们的自信和对爱的信心,那该怎么办呢?孩子不断吸引父母的关注和能量,所以令父母很疲累。父母应安静下来,不要顺应孩子,以静制动,不作声,默默看着他们。起先孩子可能会变本加厉惹你注意引起你激动,但慢慢会自然地静下来,好奇父母为何不动情,是不是另有文章。小孩子其实喜欢看父母发怒,惹怒父母是很刺激的游戏,但当父母表现平静时,小孩子便会安静下来。
当我们肯安静下来,不动,用心观照一切的发生,心便会先静下来,周遭也会因应而安静下来。这是能量互相交换和感染的神奇力量。只要我们学习平静自己,观看而不回应,问题将会被凝固下来,不再打扰我们。然后,我们才有空间冷静地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案。我们的理智要在心思冷静的时候才管用,在情绪激动的时候,任何结论、想法和感觉都是心乱的结果,不可信。
P22-24
素黑,香港著名心性治疗师、作家、心灵启迪者。香港中文大学文化研究硕士,心疗顾问有限公司创办人。历年在多所大学做客座讲师,并应香港、大陆及马来西亚多家商业、传媒及教育机构邀请作公开演讲,开办专业情绪及心性治疗课程,亦担任商业教育机构情绪教育顾问工作。
素黑目前为国内《女友》《城市画报》《嘉人》《Shape》《都市主妇》《MISS格调》《希望》《时尚健康》等女性杂志撰写专栏及特稿,也是首位应新浪网站伊人风采频道邀请,担当特约专家主持并开设个人专栏的香港作家,亦应著名传媒主持杨澜《天下女人》网上杂志邀请,成为首位香港特约专家。其在新浪网开设的博客,曾荣获私人日记博客二级大奖。
已在香港出版著作有《这样爱,很好》、《绝望女人档案》、《两个人两个世界》、《一个人不要怕》、《两个人的孤独》等,并著有心灵成长寻爱小说《出走年代》。
爱人真挚地说:“有一天,你尝试把自己的情史写出来,由小时候开始,由最初相识开始,写你的感情经历,写你为何曾想做男人,写面对女性虚弱无助的深刻体会,写你一直承担着爱我的痛苦,写你作为治疗师作家面对自己内在脆弱时的挣扎,写你还不愿放弃的原因,应该会打动很多人。”
也许这会是情感治疗史上最激进的治疗方法之一。总有一天,我会写,但,不在今天。
我原来可以爱得很虚弱,是的,爱人明白又不明白,不过明白与否已经不重要了。对这份和他千世修来的爱是多么的庆幸,一直千万分珍惜,可它的背面同时又是偌大的绝望,曾经多么想放弃。这是爱永恒的吊诡。深深体会的是女性面对爱时某种无力与无助的交煎,即使一直以为自己是世上最坚强的女人。
多强悍的,多软弱的女人,大抵都孤独地经历过这样的时刻:因为爱人又笨拙又粗心又自以为是却同时非常虚弱蠢猫一样看不清楚的时候,叫女人承受无声辩驳的委屈,体会男性政治不正确的暴力,承担他任性莽为的超龄孩子气,唉,怎能原谅?也许他是对的,也许他的缺陷同时也正反映女人自身的盲点,唉,如何体谅?在这些难受的当下,我也会问,怎能抽离绝望看清楚?观照得越深,越发现那是超越所谓女人软弱、不安、多疑、嫉妒或小事化大的惯性,超越性别本身。怎么说呢?是纯粹作为一个人的存在被孤立的感受:一种无法用任何语言、意识形态或理论说得清楚,甚至无法分享的虚弱状态,抛到半空狂抓空气无法自处的失重和跌堕。
女人经常处于这种虚弱的状态。我无须为女性维护或辩护,也没什么可怜或可耻的,性别自有它自己的执著和美丽。讨厌性别二分和定型的判断,反而觉得女人因此更须活在自己的性别中,亲身承认它,拥抱它,观照它,释放它。
只有自己才能真正爱抚自己,拯救自己,不要等待外援。倒不如学习包容理解vs感受、接受vs适应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所有的伤痛是真也不是真,尤其是跟爱的本身无关,只不过是思维惹的祸。我宁愿承认,女性有其无可避免的软弱和感情胶着,正如男性也有他们逃不掉的死穴一样——欲望与自尊交叉感染,不懂善后。是的,这也许是男人最大的弱点:不懂得处理感情,管理好自己。(唉,女人又何尝不是?)男人无论有多温柔细腻,在既成男性的肉身和意识上,或多或少无法明白女人在承担爱时,只能抓住空气的臂弯阵痛,幻想慰藉的颠簸处境。
可这并不是女人沉溺于受伤,不能自拔、自救和自爱的借口。小心!
多年来活得太累时一直这样想:也许,我一生都太清醒了,没有让自己糊涂一下,依赖一下。假如有个人叫我跟他走,我会不顾一切,跟他到哪里都愿意。这种想法很女性吗?不,我却越来越发现,这可能反而是非常男性的倾向,很多男人甚至付诸实行。女人,原来最终一直被跟着走。总之,这么多年来,我不愿(哈,有人真的开过口,我却马上掉头走),没有跟谁走,却有一大堆人跟着自己走,黑色失去了隐藏自己的功能。
人为什么要分男和女呢?这是很有趣的问题,尽管不同的神话、科学和宗教有不同的诠释,我却宁愿认为,所谓性别的意义,大抵是为每个人此生修行路上提供的方便工具和资源,同时也是最大的阻碍和考验,不能跨越它,回到生命能量的本身,到达最纯粹的爱的状态,我们将被性别带来的诸多假相和局限困死一生,男女关系永劫回归地纠缠下去,为了考究谁负了谁的是非黑白,穷一生力量捍卫自己,教生命无法承受的沉重和浪费。
爱是可以从容和平静的,这是投入爱起码的信念,只是我们都太自以为是太糊涂了。
我今世是个女人,我蛮坚强,我极虚弱,我很聪明,也相当愚蠢。必须在矛盾的角力中救赎爱的信念,甚至决心放弃自辩和分析,绕过并谢绝不断诱惑和煽动负面自我意识的思维层次,回归最沉默而非默默承受或哑忍的自省方位上,返回灵性观照的境界去参透以感情、爱恋之名所发生的一切内心活动,到底给性别、存在、生命和爱传达了什么启示。
爱是很巧妙的,它是喜乐和悲伤,放开和占有,关怀和自私,孤独和相伴的同体。执著时全部都叫人受罪,看破时全部都是感谢都是爱。爱到底是什么一回事?能不能超越性别、关系、情绪、前世今生的种种业障,纯粹地启发自己,感染别人?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将业已发生的、谁是谁非、谁受伤害的处境放下,不再执著,不再否定,面对当下,对生命真正宽容,融化所有二元思维的角力?爱能不能提升至更高的层次,以至于我们就纯粹地活在爱的本身?
没有对爱深刻的体验和经历,不可能写真诚的爱;吊诡的是因为爱在不断散失,还未被真正触及,才要被社会谈论,被需要,甚至被消费。爱在我们的时代严重贫血。我在面对自己和众多苦情治疗中,体会非常深邃,而我只能写的,就这么一点点,羞愧还未碰及爱的大道理。
人在孤独面对自己时容易迷惘和害怕,爱人提醒我害怕的陷阱,看透而坚定地说:“思维最需要的就是叫我们害怕它,我们越害怕,它便越能乘机吸蚀我们的能量。它有数千万年的转世历史,而你才只不过三十多岁,斗不过它。”也真是的。要不害怕,便只有提升能量爱自己。但能量又容易因为思维的执著流失掉,尤其是从丹田的位置,这是武术和灵性大师提醒我们自我观照和自疗的智慧。
女性特别倾向流失能量,也许和生理结构有关,所以女人很坚强,却活得越来越虚弱,失去自爱的动力,宁愿埋怨。那天我提醒一位抱怨男友不专一,问世上为何没有天长地久关系的女客户:最长久,最真实,最不离不弃的爱,永远是自爱。她却不愿意接受,还藏在思想的角落继续埋怨,心里不甘。爱,是要上路的,不能待真理搞清楚,性别政治最正确时才迈开付出的第一步。我们从来是在跌跌撞撞中成长起来的。正如我在书内一个讲座中说过:“当你面对爱时,你可以观照自己,观照所发生在爱者身上的东西,嫉妒的、喜乐的、悲伤的、执著的,看着它们,尤其是你的情绪变化,不要认同它,让它发生和离开,穿过自己,向它说再见,所剩下的便是爱。你不需要再多问到底是怎样,当你还没有经历过时,你没有条件去问或否定,你只能经历。每个人的经验都不相同,每个人的前世今生都无从查证,只有面对,观照,让它穿过自己而去。就这样已经足够了。”
我还坚持一直走下去,一个人,不害怕。
我可以不再恋爱,我可以继续深爱,我是有选择的,但不阻碍我义无反顾地跟着爱人给我看到最重要的东西走:生命最高的价值,人性的尊严,对爱的坚持和信任。世上不可能有完美的爱人,但应该有完美的爱,这是我和爱人不管彼此拥有多少盲点和执著,还愿意相信的共同价值,也许是生命最后也最宝贵的价值。因为这个,我永不放弃,我愿意押上一生去维护这份尊严和价值,让它开花,微笑,回归平静。
感谢立品图书,让我有机会为大陆的读者带来自爱自疗的正面讯息。
素黑
2007年8月
素黑是带领读者穿越爱情红海的摩西。别人有感情问题,都写信来问我;我有问题的话,就会问素黑。
——彭浩翔香港著名导演
素黑的文字就如她的名字一样,干净中的干净,透彻中的透彻。
——郝蕾著名演员
素黑角度的爱,灵性与实用兼备。爱自己、爱他人,读素黑,看自己。
——深雪香港著名作家
索黑的文字,是在心灵阴暗无助时,连自己都想遗忘的角落里,唯一引领你前行的那柬光。
——伊能静台湾演员、歌手、作家
我人生的变革就是从《一个人不要怕》开始的。
——读者Ayine
在我走到人生的冰点时,朋友推荐我看《秘密》,我尝试在书中寻找正能量,但心仍觉得很痛;之后又看了《零极限》,让我学习Ho'oponopono疗法,但我做不到;之后,另一位朋友推荐我看《一个人不要怕》,只看了自序,已奇迹般地让我放松了。
——读者Zo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