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麂指名亚种

小麂指名亚种

目录导航

基本介绍

【中文名称】

【拉丁学名】Muntiacusreevesireevesi

【命名者及时间】Ogilby,1838

【英文名称】

【科属分类】脊索动物门、哺乳纲、偶蹄目、鹿科、麂属、小麂

物种概述

小麂指名亚种是麂类中最小的一种,也是中国特有种类。叫声如犬吠,故又称吠鹿或犬麂。体长70~90厘米,肩高约40厘米;脸短,颜面棱也比赤麂短;体背毛色变异较大,呈黄褐、棕黑色,颈背中央有一黑色条纹,臀周、尾下、鼠鼷部亦呈白色;蹄小于赤麂和黑麂;泪窝深而圆。栖于地势较低的丘陵、小山的低谷、山坡灌丛。以嫩叶、幼芽、青草、果实、种子为食。全年繁殖,产后还可受孕,怀孕期约6~7个月,每胎产1~2仔。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陕西,甘肃,浙江,江苏,安徽,湖北,湖南,江西,贵州,四川,云南,福建,广东,广西,海南。

保护等级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3.1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低危(LC)。[1]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