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名:天地尧治河
出品人/总制片人:苗炜基
主演:李梦男王芳 王德龙 罗泽丽 张鹏飞 黄建云
电影以基层干部孙开林为原型,以文学和影视艺术的方式升华现实,再现了尧治河村人民战天斗地改变高寒山区贫困面貌的先进事迹。
日前,根据湖北保康尧治河村党委书记孙开林的事迹改编的电影《天地尧治河》在湖北圆满杀青。《天地尧治河》讲述了村主任候楷林在“要苦先苦干部,要死先死党员”的精神驱动下,带着全村老少以肩拉人扛的原始方式,在茫茫大山里凿出全村第一条通向外面世界的大路,走出了一条开发矿产、建设水电站、发展旅游业的富裕路。电影以基层干部孙开林为原型,以文学和影视艺术的方式升华现实,再现了尧治河村人民战天斗地改变高寒山区贫困面貌的先进事迹。国家话剧院著名演员李梦男出演男主角,这期间,李梦男阅读了大量孙书记的事迹和资料,在现有的基础上对剧本又做了修改,李梦男说主旋律的电影重点就是发掘主人公身上的独特人格魅力,经过他饱满激情的演绎,孙书记这个人物变得鲜活起来,感动了剧组拍摄的山沟,不再是过去概念的高大全,关机宴上,《天地尧治河》出品人、总制片人苗炜基和导演张祥林对李梦男在创作上的付出表示高度满意和感谢,李梦男近年来主演的主旋律电影电视剧频频获奖,今年初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档热播的医改大戏《生死依托》由李梦男领衔主演,获得了今年第十二届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因此李梦男被业内誉为主旋律代言人,他主演的《撑起那片天》《头等大事》《农民代表》都获得了观众的高度认可和称赞。他参与主演的《民兵葛二蛋》和《老爸的心愿》正在各地热播。[1]
电影《天地尧治河》经过一个多月的拍摄已经封镜,即将转入紧张的后期制作过程,预计明年1月前后将和广大观众见面。作为赚足了八亿人的眼泪的感情大戏《陪读》的导演张祥林,在这部反映保康县尧治河人战天斗地,矿电富民的电影中,又投入了怎样的感情?电影又有哪些看点呢?在电影补拍镜头的间隙,记者对张祥林导演进行了专访。
三易片名只因不够大气
初见张祥林,是在屏幕前,他端坐在那里,表情严肃,举着喇叭,一副“闲人免进”的架势。而片场的演职人员,更是表现的一丝不苟。
当我们这群“外来户”进入片场之后,工作人员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请不要说话走动,手机调成静音,剩下的就是“视而不见”。我们原本预约的采访只好作罢。好不容易等到天黑,结束了当天的拍摄工作,张祥林才有时间接受我们的采访。
“这部电影最初的名字叫《山巴佬》,来到尧治河实地一看,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这里山清水秀,别墅连成片,矿石堆成山;村民开着轿车,住的洋房,怎么也不是山巴佬的形象啊!”张祥林笑着告诉记者,他对尧治河的第一印象。带着对眼前景象成因的追问,张祥林曾有一个月吃住在尧治河农户的家中,踏遍了村里的道道山梁。
“尧治河人向山要路,筑坝拦水,变石为宝的事迹,冲天的干劲,让我想到了《冲出尧治河》这个片名。”张祥林说。“但谁也没想到这个名字,仅仅用了一个多月。”
随着电影的开拍,在剧本的再创作过程中,在与演员的交流沟通中,在和尧治河村干部群众相处的日子里,张祥林觉得尧治河人以一种大气磅礴的姿态,创出了天地之间的伟业,荆山深处的奇迹。一年投资十几个亿,被誉为“中国磷都”,中国第一山村……
“《冲出尧治河》的格局小了!”在与剧组成员沟通,与尧治河村党委交流后,大家一致认为,《天地尧治河》这个片名,更加贴合尧治河的实际。于是,电影第三次改名。
大朴实里藏有大智慧
张祥林说,其实改片名是因为大家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感受到了尧治河人的质朴纯真,而这种大朴实里,却蕴含了尧治河人的大智慧。
“没来尧治河之前,我只是通过图片、文字资料和少量的影像资料结合剧本分析,来塑造剧中的人物和场景。来到尧治河以后,当我真实感受到了尧治河农舍变别墅的当代奇迹后,我被眼前的一切惊呆了。”张祥林说,他简直不敢相信十多年间,尧治河发生的翻天铺地的变化。尤其是尧治河的奇迹,是在一个看着其貌不扬的“农民书记”——孙开林的带领下创造的。
带着疑问,张祥林和孙开林进行了大大小小十多次谈话,在尧治河体验生活时,更是从村民无意中流露出对孙开林的尊重里,感受到了这个有着中国传统农民耿直淳朴美德的书记,更有着现代人的创业智慧及勇气担当。“修路,是为了卖矿石,大路大富!”“开隧道,是为了将来子孙后代,我们现在吃的是他们的饭,将来不能让他们来还我们的债!”“啥子叫幸福,幸福在我看来就是高兴,就是啥事情不操心,无忧无虑的生活!”孙开林朴实的语言,让张祥林对影片主人公侯凯林的塑造,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生活中的孙开林不是一个山巴佬,他言语朴实,却发人深思;他是一个有智慧、有思想、有勇气、有担当的现代农民企业家,更身具一份不可多得的儒雅之气。”张祥林说,“而这份儒雅,也将是影片主人公侯凯林相比较荧幕上那些带有匪气的农民企业家形象不同凡响之处。这种儒雅的农民企业家形象,更是中国荧幕上不多见的。”
真性情感动戏里戏外人
《天地尧治河》这部电影,通过人物切入,以事件为载体。“筑水坝、挖隧道、修公路……尧治河村党委一班人在孙开林书记的带领下,真真切切的为村民谋福利。”张祥林说,“本部电影也正是通过对这一件件事实的再创作加工,以艺术的手法,反映尧治河人的真性情。”
在反映尧治河人驯服山洪,筑起水坝发电的戏里,山洪冲垮了即将完工的大坝。面对残局,村党委一帮人仿佛五雷轰顶,呆立当场,侯凯林痛哭失声。而这场戏,反映的恰是当年真实发生的事情,演员无助的神情和嘶哑的哭声,感动了不少在片场观看的群众演员。他们一如父辈当年所做的那样,悄然无声的扛起散落在河滩上的石块,悄然入戏。尧治河群众自发的行为,感动了在场所有演职人员。
张祥林告诉记者,山村戏花费高,片期长,一些演员来尧治河之前还有顾虑。可是,尧治河战天斗地的豪情和剧本里那一件件感动人心的事件,让演员无怨无悔的投入到电影的拍摄中。
“我们通过自己的艺术创作,来表达对尧治河人的崇敬之情,希望并且坚信《天地尧治河》的戏会很好看,也希望并且坚信《天地尧治河》能感动观众!”